[摘 要]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對高校科研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這里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提出提高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幾點對策。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72-01
高職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特色類型,同樣具備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基本功能。目前,高職與本科院校同樣進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區,科研作為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科研管理工作,如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加強其社會服務能力是高等職業院校亟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高職院校的科研及科研管理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還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因此,促進高職科研工作健康地發展勢在必行。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對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全校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服務、學術交流等工作。具體包括:制訂學校科研工作的各項管理辦法和制度;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推薦、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全院的科研統計、科研獎勵和科研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全院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成果鑒定、成果轉化等工作。
目前,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數量還不多,有的學校尚未采購科研管理系統軟件,因此科研管理者一般通過Word、Excel等辦公軟件進行登記存檔,或者在需要時下發表格到學校各部門各學院采集數據,雖然這些暫時也能滿足日常的查詢管理需要,但是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科研成果越來越多,各類科研統計也逐漸增多,科研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此外,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設現代化高校,就要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優勢,高校整體的信息化建設水平起著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良莠不齊,存在不同業務系統之間信息不能共享、已建成的系統使用率不高等問題。因此,對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實現科研管理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提高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對策
(一)建設集申報、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于一體的管理系統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國家、省、市及區級的項目已逐步實現網絡申報、評審、立項和結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紙質材料的使用,節約了社會資源。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采購了校級項目申報系統,通過系統申報,不僅可以訓練科研人員項目申報的規范性,還可以實現校級課題項目網絡申報、網上評審,項目評審立項后自動導入學校科研管理系統,有利于高校自主項目申報的規范化管理。
(二)增加學生成果管理
隨著高校的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課外訓練項目的要求不斷提高,有學生參與的科研項目、專利等逐漸增多,但目前,學生科研成果管理工作長期缺失,一些高校學生科研信息統計仍采用傳統紙質備案登記手段,進行全面管理與統計存在一定的難度。可以在現有的科研管理系統基礎上,增加學生科研管理成果模塊,讓學生也可以錄入科研成果,在方便統計各類學生科研成果數據的同時,也規范了學校科研成果管理,提高了學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財務、人事等系統與科研管理系統對接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多個系統,如人事、財務、科研等部門均為獨立系統,沒有互相打通,數據彼此獨立,因此,一是在統計數據時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特別大;二是統計手段傳統化,各系統同一指標數據統計結果可能存在出入。三是科研經費報銷通常由科研部門審核,報銷由財務處負責,兩部門信息不互通,導致科研管理部門不能及時監管項目經費使用情況。所以,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完成財務、人事等系統與科研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現財務、人事、成果等實時更新和提取,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和工作效率。
(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服務隊伍
高校科研管理系統信息化的充分利用應依靠一支高素質的科研管理隊伍,要求科研管理人員不僅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還要精通業務知識和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學校可以從科研管理部門和信息化師資隊伍中抽取一部分老師組成科研信息化建設服務與信息化平臺使用隊伍。針對這支隊伍,采取定期的、有計劃的科研管理業務培訓和信息化手段使用培訓,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服務隊伍。
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信息化時代,科研信息化建設務必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總之,要做好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必須引入信息化科研管理的理念與模式,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高素質的科研管理隊伍,實現科研管理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從而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教學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巖,柳瑛,張瑞.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實踐:以財經類高校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4(21):102-103.
[2]楊小燕,廖清遠.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