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已悄然來臨,大數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人們的知識結構、價值體系、生活觀念以及工作方式。信息網絡化時代,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大量數據,掌握數據成為了解實際的重要手段。軍隊政工干部應自覺跟上時代步伐,強化數據意識,善于發現數據、解讀數據、運用數據,增強數據素養,努力推動軍隊政治工作科學發展。
早在1980年,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首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他將大數據稱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如今,大數據已成為社會上的一個熱詞,從一般意義上看,大數據就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產生的大量的、多種類型的信息,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動態的數據體系、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巨大的數據價值四個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數據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大數據現象促使人們的思維發生三大轉變:一是人們可以分析更多的數據,有時候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現象相關的所有數據,而不再依賴于隨機采樣,這標志著萬物皆會數字化,數字信息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二是人們研究的數據如此之多,開始逐漸由關注精確數據信息向重要數據信息轉化,這標志著數據價值化;三是人們從熱衷追求數據信息之間的因果關系向相關關系轉化。
1.政治干部生產、收集數據的難度加大。大數據環境下,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要求先將有關的數據“收進來”,在此基礎上再推送出去。如今,軍隊政治工作在數據“收進來”過程中面臨三個困難:一是政工資料數字化水平較弱,數據流失嚴重;二是政工干部從工作實際和信息網絡中跟蹤數據、收集數據的能力弱,不善于積累數據;三是對掌握的數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整合成有價值、可利用數據信息的能力弱,無法有效地應用于軍隊政治工作當中。
2.政工干部判別、分析數據的難度加大。大數據技術使個體軍人言行和心理的測量和量化成為可能,政治工作可以精準到各個獨立的客體乃至每個工作細節,但由于信息量巨大,使捕捉、判別有用信息的難度加大。例如,官兵通過上網產生了一系列思想、情感、言行等數據,政工干部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對數據進行收集,掌握政治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戰中,我們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收集大量作戰對象的情報信息,而如何判別這些信息的真偽至關重要。大數據環境下,我們有可能比以往更容易了解把握每個官兵以及作戰對象,但對數據和信息的判別成為政工干部的新課題。
3.政工干部管理控制數據的難度加大。在信息網絡化環境下,廣大官兵成為了數據的制造者、傳播者和共享者,數據在官兵中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手段新,政工干部感到逐漸失去了對數據的控制和主導。如何能夠有效處理所有工作對象的信息,從復雜的信息環境中分析出有價值的內容,做到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切實鞏固工作的主動權,成為政工干部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化工具成為開展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政治工作決策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綜合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切實把握政治工作各要素的變化規律和特點,這就要求軍隊政工干部必須具備發現、獲取、評估和使用數據的素養。
1.政工干部要具備較強的數據意識。數據意識是形成數據素養的先決條件,表現為人們對所關心的事物及數據敏銳的感受力、判斷力和洞察力以及對數據價值的認同。政工干部的數據意識就是政工干部對政治工作相關數據及其變化具有敏銳的感知力,善于利用數據化手段對官兵的思想、行為進行感知和分析。政工干部應不斷強化自己的數據意識,積極主動獲取、積累政治工作相關要素的數據,為找出數據相互關系、詮釋數據意義、應用于實際工作打下基礎。
2.政工干部要具備對數據的辯證認識能力。政工干部對數據的辯證認識能力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于海量的、類型多樣的數據和信息,要能辨識它的存在形態。在新媒體環境下,廣大官兵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交流的方式都發生著深刻改變,信息網絡及各種終端已經與軍人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與這些信息化工具發生聯系的行為就構成了數據信息,每名官兵都是大數據的制造者、傳播者、共享者和分析對象。政工干部要能辨識信息及數據的類型、存在形式、內容價值等,以便快速、有效地采集和利用數據。二是要認識數據的價值和安全,如涉密數據的辨別與保護、數據失真的辨別等。數據來源廣泛、渠道多樣,雖然數據易得、開放、透明,但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必須注意,嚴守軍事秘密是數據采集和分析的重要前提條件。
3.政工干部要具備對數據的綜合運用能力。政工干部要學會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必要的數據采集工具或系統,搜集各種政工要素相關數據;利用常見的數據可視化工具制作成數據信息圖,分析數據信息關系,并把分析結果和過程進行演示;能通過官兵的數據信息發現政治工作問題、工作重點難點等,通過將其分類匯總,支持政治工作決策及實施。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圖書館館員】
信息網絡化時代政工干部要強化數據素養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