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90后乃至95后官兵已經成為部隊的主體,他們富有個性、自主意識強,面對部隊的嚴格管理、艱苦環境和繁重任務,心理問題明顯增加。培養和造就一支“能發現戰友心理問題、能鑒別診斷心理問題、能疏導緩解心理壓力”的心理骨干隊伍,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
注重選準建強心理骨干隊伍,堅持訓用一致,強化素質培養,實施獎懲激勵,全面夯實心理服務工作基礎。
一是織起骨干網絡。按照“優中選精、梯次配備、輻射全面”的選配思路,建立心理骨干隊伍。形成“1+3”骨干網絡模式,即:單位由主官負總責,機關有心理咨詢師、衛生隊有心理醫生、營連有心理骨干的3級人才網絡;營級單位由教導員帶三名指導員組成,連級單位由指導員帶每排1名心理骨干組成。針對小散遠直單位實際,明確由機關業務部門1名干部具體負責。結合干部調整、老兵復員等時機,及時進行調整選配,確保心理教育、訓練、咨詢、疏導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強化素質培養。聘請心理學專家組織心理骨干技能培訓,通過專家輔導、案例分析、難題會診、實踐操作,突出學習“診斷技巧、心理測量、繪畫療法”等方面內容,提高心理骨干的專業水平。組織心理骨干到學校實地參觀見學,通過親身參與、交流討論、鞏固驗證,領會和消化所學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提升實踐能力。
三是實施獎懲激勵。營連每半年對心理骨干隊伍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一次考查測評,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更換。堅持把心理骨干開展工作情況納入“雙爭評比”,與單位評先評優和個人的立功受獎、入黨考學、轉改士官等方面直接掛鉤,對實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失職失責引發問題的嚴肅問責。
以心理骨干應具備的“三種能力”為突破口,歸納需要扮演好的“三種角色”。
一是當好發現心理問題的“觀察員”。心理觀察就是直接地在一般情況下對身邊人的舉動和言行進行觀察。采取“三看、三問、三找”方法,即“讀書上網看興趣,集體活動看參與,來信來電看情緒;變故之初問冷暖,遇到困難問需求,壓力大時問原因;閑聊之中找熱點,發表意見找觀點,個別談心找焦點”,深入官兵之中,打成一片,做到處處留心、事事留意,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隱患。
二是當好鑒別心理問題的“診斷員”。采取“望、聞、問、切”的鑒別診斷方法,為官兵把準脈象,鑒別診斷心理問題。“望”就是觀察官兵初始情緒反應的強烈程度、尚未泛化的心理健康狀態,判別官兵的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聞”就是傾聽引起官兵心理問題的現實激發因素、癥狀持續時間的長短,診斷官兵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問”就是用談心的方法掌握實情,依據自我評價標準、心理測驗標準、病因病理學分類標準、外部評價標準和社會適應性標準,找準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切”就是對照官兵常見的4類19種不良心理反應,利用心理測查系統進行輔助分析判斷,診斷官兵具體心理問題。
三是當好解決心理問題的“疏導員”。對一般心理問題,利用合理宣泄、換位體諒、情景轉移等心理調試法,配合放松訓練、意象對話等技術手段緩解官兵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引導其回歸正常心理認知。對嚴重心理問題,管理上堅持做到“三定”,即“定人、定責、定范圍”。定人就是針對性格孤僻、自卑心強、自控力差、固執偏激和容易動怒的人員,管理控制上指定到人;定責就是下任務給心理骨干,要求對幫管對象包情緒穩定、包不私自離隊、包不激化矛盾的責任;定范圍就是把人員納入有效的控制范圍。對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心理骨干要及時提供信息,提出合理建議,為專家進行科學診斷和治療提供客觀依據。
要想打好心理服務主動仗,必須認清心理服務工作的特點規律,突出重點,加強融入,搞好建設。
一是突出“三個重點”,解決好心理工作特點認識不清的問題。心理骨干開展工作需要重點把握3類人群,即負擔較重、生活困難、久病不愈的人員,單親離異、性格孤僻、情緒反常的人員,未能如愿、受過處分、工作受挫的人員,要積極展開心理疏導幫助,及時緩解心理壓力。重點把握9個時機,即新兵入營、新兵下連、學兵選送、考學提干、駐訓演習、老兵復員、士官選晉、評功評獎及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時機,做到心理問題早發現、早疏導、早治療。重點解決8種不良心理,即因壓力增大產生焦慮心理、因競爭加劇引發攀比心理、因性格內向形成自閉心理、因失敗挫折產生自卑心理、因婚戀問題誘發苦悶心理、因疾病困擾滋生沮喪心理、因生理發育帶來困惑心理、因進步不順導致挫折心理。
二是抓好“三個融入”,解決好心理骨干工作開展滯后的問題。心理服務工作要融入軍事訓練,采取放松訓練、模擬訓練、心理宣泄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集體的溫暖”“力量角逐”“機遇與陷阱”等趣味訓練,不斷提高官兵的自我調節和心理防護能力。融入經常性教育,針對官兵心理變化實際,廣泛組織“三愛三心”活動,即“愛學習、增強進取心,愛生活、增強自信心,愛崗位、增強責任心”,不斷培養官兵積極的人生態度,保持健康的身心發展。融入經常性管理,及時掌握官兵心理行為變化特點,做好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干預,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及時采取“三個不放在”措施,即“不放在重要工作崗位、不放在重要執勤哨位、不放在單獨執行任務點位”。
三是搞好“三個建設”,解決好心理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問題。按照“學習有資料,活動有場地,實踐有平臺”的標準,建好用好心理服務軟硬件設施。建設學習資料庫,購買心理學圖書雜志,方便心理骨干學習充電,提高理論素養。建設心理服務硬件設施,設置心理服務室、心理宣泄場,制作信任背摔、合力沖擊等心理行為訓練器材,用以增進心理服務效果。建設網上互動平臺,依托上級政工網絡資源,開設心理咨詢、心理常識、心理訓練等欄目,為官兵參與網上互動提供便利條件。
心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把制度規定落實好,才能切實提高心理服務工作的質量效益。
一是建立組織領導機制。著眼“職責明晰、協調暢通、運轉高效”的原則,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把心理服務工作作為年度重要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堅持齊抓共管,形成政工首長和政治部門主管、業務部門主抓、心理骨干主做的上下銜接、覆蓋全員的管理機制。堅持明晰責權,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制,形成心理服務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責任”的良好局面。
二是規范工作運行機制。規范開展“心理骨干活動日”,堅持團每月組織一次活動,圍繞挫折心理、適應心理等方面組織專題學習,聽取心理骨干情況匯報,對“疑難雜癥”問題,采取原因大家找、問題大家解、措施大家定的方式進行會診,制定疏導緩解方案。規范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結合新兵入伍、學員分配、老兵復員、崗位調整和重大政策出臺等時機,及時進行心理測試,并建立官兵心理檔案,做到心理問題有跟蹤、心理疏導有措施。規范“保密制度”,明確心理骨干不得將工作情況報告、重點關注人員心理狀況、個人心理檔案等內容透漏給本人和其他無關人員,嚴格控制知情范圍。
三是完善檢查監督機制。政治機關把心理服務工作作為檢查指導的重點內容,及時發現和解決矛盾問題。一方面通過對心理骨干進行理論基礎知識測試,看背記知識點牢不牢、準不準,看處置方法符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測評群眾滿意度,看是否經常進行心理疏導,看所服務群體的心理狀況是否良好,看有無隱患苗頭,看心理服務能力水平和功能作用的發揮。
【作者系65657部隊政治委員、政治處主任】
發揮骨干作用推動心理服務工作落地落實
岳艷青 姜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