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部隊從難從嚴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訓練強度難度險度越來越高,官兵心理問題較之以往數量日益增多、涉及范圍更廣、影響程度加重。有效開展心理服務工作保持官兵心理健康,成為部隊當前面臨的緊迫而現實的課題。
部隊心理咨詢工作有其特殊規律,應該和經常性思想工作充分結合起來,發揮綜合效能,提高工作質效。
把握兩者結合的充分必要性。心理咨詢工作與經常性思想工作在理論依據、針對問題、解決方式、適用范圍和基本目標等方面都有很大區別,但都是圍繞官兵身心健康、部隊團結鞏固開展工作。如果孤立地抓兩項工作,勢必浪費人力資源、時間資源,配合不好還會制造矛盾、起反作用。應該科學把握心理咨詢和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內在聯系,把兩者結合起來抓、捆綁起來做,力爭形成最大工作合力。
分清兩者概念的基本關聯性。經常性思想工作是部隊基層開展的最常見最基礎的工作,主要是采取教育引導手段,及時發現、準確掌握、正確處理問題苗頭,由于少數干部骨干不懂心理學常識,可能導致工作開展效果不好,甚至起到反作用。心理咨詢工作是運用心理學知識對主動求助的官兵提供心理援助,由于專業力量為咨詢對象提供建議往往受限于部隊現實條件,可能導致咨詢和疏導效果不好,甚至好心辦壞事。兩者基本結合點在于對官兵具體思想問題的解決,目標是保持身心健康和促進全面發展。
融合兩者工作的具體可能性。心理問題是因,思想問題是果,心理問題主要是分析感覺、知覺、思維、情緒、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問題,思想則常涉及觀念、態度、立場、原則等抽象問題。解決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有殊途同歸的目標和相互鏡鑒的手段,心理咨詢工作和經常性思想工作融合可發生在構建工作網絡、尋找問題根源、開展心理疏導、教育轉化個人、團體行為訓練等許多環節。另外,軍隊政治工作優良傳統里面有一套非常管用的經驗,比如生病受傷有病號飯、遇到困難有人解難、成長成才有人助推等等,事實上具備良好心理學效應。
思想工作骨干隊伍全面負責、一人不漏做工作,心理服務骨干隊伍則查漏補缺、一人一事做工作。
把行政管理力量和心理咨詢力量組合起來。部隊心理服務工作力量體系主要是政治干部主責主抓,心理咨詢師輔責輔助。部隊不少政治干部和官兵骨干通過報考心理咨詢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咨詢常識和技能,又通過平時的教育管理實踐積累了開展心理疏導的技能,并在自己單位培養一批懂心理學知識的行政管理骨干。以醫衛人員為主體的專業心理咨詢師,定期到部隊開展心理常識和心理疏導教育,開展心理問題巡診,幫助基層官兵解決實際心理問題,也更容易取得求助官兵信任。心理咨詢師對于熟悉的個人、直接上下級開展咨詢幫助,往往難以奏效。一些具備心理咨詢能力的行政管理力量開展工作應避免以管理者身份參與,盡可能轉換角色以戰友身份平等對待求助者,盡可能交叉負責友鄰單位的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咨詢師要嚴守職業道德,自覺提高職業技能,對情況嚴重的咨詢對象要視情提醒所在單位送診。
把思想骨干隊伍和心理服務隊伍融合起來。部隊的思想骨干隊伍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主要瞄準對象是可能誘發安全問題的隱患苗頭、違反規章制度的錯誤認識,通過談心交心、及時發現、準確剖析、正確處理保證工作對象思想穩定。心理服務隊伍的主要職能是進行心理常識教育,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和心理行為訓練,指導心理宣泄等。部隊的思想骨干隊伍應在心理服務隊伍的幫助下提高工作能力,提升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效率,同時根據工作實際情況,確定心理服務工作需求,擬制相應工作計劃;心理服務隊伍應與思想骨干隊伍經常交流,通過全面掌握個案情況,給予積極負責的具體指導,主動介入處理一些棘手心理問題。
把互教互助小組和心理骨干培養結合起來。經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載體是開展群眾性談心和互學、互幫、互教活動,部隊基層多年實踐形成了多種互教互助性質的群眾性組織,比如“三互”小組、“三幫一交”小組或“幫戰友”小組等,其開展互教互助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著力培養骨干知情、說理、疏導、解難能力。培養一名心理骨干對于開展經常性工作具有很大幫助,但是也有培養周期比較長、需要實際工作鍛煉等多種問題。開展教學互助活動應該把培養心理骨干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在部隊思想工作、安全工作、網絡工作中積累有用的心理學知識,通過互教互助提升整體能力;培養心理骨干還要依托院校送學、崗位實踐,通過專業考試、嚴格持證上崗,確保心理骨干素質過硬,真正具備“助人自助”的能力。
經常性思想工作貫穿部隊官兵教育、訓練、工作和生活始終,可以依靠靈活的工作方法,把心理咨詢工作融入進來。
科學統籌心理服務工作。突出全員額、全要素、全過程,把心理咨詢工作和經常性思想工作綁在一起抓。搞好心理服務工作統籌,主要依靠定期心理巡查和平時心理管理。定期心理巡查,是心理咨詢師定期到部隊開展心理常識和心理疏導教育,進行心理測量和心理篩查,通過接納主動求助對象,開展心理咨詢,確診心理問題。平時心理管理,主要依靠干部骨干,臨機開展教育引導,通過日常觀察、形勢分析、談心交心和開展互助活動排除官兵不良心理反應,開展心理宣泄和心理行為訓練增強官兵心理素質,如遇到難以處理的異常情況及時送診專業醫師處理。
提高心理常識教育水平。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內容,要把心理常識、心理疏導教育和官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還有經常性教育都充分結合起來。教育方式應該靈活多樣,可通過理論授課、對話辯論、互動交流、競賽活動等方式展開,使每名官兵及時啟發心智、調整心態,遠離心理霧霾。教育前,可以組織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詢師召開“碰頭會”,共同剖析當前官兵心理問題的新特點,制定具體對策措施,充分利用鮮活網絡資源,通過部隊、社會、家庭充分共育,調動官兵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此外,要結合實際情況建好心理宣泄室,引導官兵找到適合自身實際的心理宣泄方式,提高官兵自主心理調適能力。
加強心理行為輔助訓練。心理訓練內容包括自我調適訓練、心理認知訓練和心理行為訓練。通常武器裝備操作使用,都安排有心理訓練的內容,可以加強模擬訓練器材、實兵對抗系統訓練,使官兵擺脫對軍事訓練的恐懼感,培養對訓練感興趣程度。對于提高團隊協作水平,增強官兵的自信心、歸屬感、榮譽感,最好依靠心理行為團體訓練,經常利用課余、文化活動時間開展一些戶外活動,比如“信任背摔”“生死關卡”“穿越沼澤”“荊棘排雷”等課目,都能讓官兵樂在其中,既開發心理潛能,又增進相互配合、團體協作,適應未來戰場需要。
開展貼心暖心愛心活動。話貼心、事暖心、獻愛心,是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經常性思想工作要真正為困難官兵干好事、辦實事,就要繼承傳統、豐富形式。平時要通過身邊戰友互幫互助、增進感情、鞏固團結,適時開展一些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如球類比賽、才藝晚會、武術健身、書法繪畫和網絡競技等,陶冶官兵情操,增進戰友溝通,疏導心理壓力。善于發現官兵思想問題,“進飯堂看飯量、在宿舍看睡相、接電話看表情”都是部隊好的經驗。對待有困難疾苦的官兵,要指定專人負責,“三幫一”或“多幫一”,找到問題癥結,爭取組織關懷,做好經濟幫扶,搞好思想解難,幫助成長成才。
拓展網絡心理服務工作。網絡心理服務能夠為官兵提供更多選擇空間和功能應用。部隊政工網、互聯網專業網站可以為官兵提供形式多樣、通俗活潑的心理常識教材,網絡心理咨詢具有遠程、快捷、保密等優點,可供官兵私密使用;官兵可以通過MOOC平臺參加心理學課程,可以利用心理測量軟件及時進行心理自評和他評、及時掌握心理狀況;可以通過VR應用(虛擬現實)開展模擬軍事訓練,提高心理素質;可以通過音樂、電影、網游、即時通訊愉悅身心,保持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系77251部隊政治部干事】
把心理咨詢和經常性思想工作結合起來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