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群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電子專業課程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建設與研究
李洪群*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教育信息化勢在必行,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是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創新型教材,是職業教育適應信息化的產物。本文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了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內涵建設及開發流程。優秀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離不開創新,它是創新創造的結果。
信息技術;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2015年7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6月,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已達48.8%,網民數量達6.68億,而手機網民數量達5.9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88.9%。作為一種技術,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迫切要求教與學的“雙重革命”,加快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從知識傳授為主轉變為能力培養為主,從課堂學習為主轉變為多種學習方式——劉延東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教育信息化勢在必行,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是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創新型教材,是職業教育適應信息化的產物。
職業能力不能只是簡單地通過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來獲得,它是要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下,通過體驗式學習,不斷地探索、解決和轉化問題的過程中來提升。由此產生了項目化教學,有了項目化教材。
在電子類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有一些難點和重點成為學生學習的絆腳石,教師上課不能反復地講同一問題,重點難點做成微課,便于學生課后學習。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開放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更適合職業教育,與SPOC對應的教材,就是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教育部關于“十二五”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2】9號),總體思路是完善教材管理體制,創新教材建設機制,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教材建設原則:推進中高職教學標準、教材內容要合理銜接和貫通;更新教材結構和內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材的表現形式;大力開發職業院校專業大類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以及公共基礎課程教材,加強實驗實訓類教材以及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是適應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項目化教材產品。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但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教育”:老師在互聯網上教,學生在互聯網上學;信息在互聯網流動,知識在互聯網上成型;線下的活動成為線上活動的補充與拓展。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任務式“項目化”教學內容設計使“教學做”融合為一體。將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放在互聯網上,有利于每個人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完成學習生活,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互聯網+”呼喚更多、更優秀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難度較大,更需要把課程進行一體化建設,開發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是區別于傳統教材的一種教材形式。新形態一體化教材要適應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為學習而設計教學,充分網絡化、智能化的傳播手段,將知識點碎片化、數字化,形成一體化教學資源。以方便學生學習為目的,在形式內容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基礎上,將系統的數字“碎片化”資源與系統的教學知識技能點有機整合為一體,真正滿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新需要。
新形態一體化教材的核心是紙質教材,再配合以數字化資源,是一種新型的教材產品。通過一體化設計紙介質教材和數字化資源,紙介質教材充分發揮知識體系的完整、數字資源則可呈現多樣性和服務個性,通過各類網絡技術(二維碼、AR等)以及新穎的內容編排和版式設計,有機銜接紙介教材和數字化資源,形成相互支撐、相互配合的知識體系,支持學習者可以使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材的適用性和服務課程教學的能力。
新形態主要體現在載體新、內容新、體系新、形式新、使用模式新。一體化:教材內容與數字資源建設一體化;教材編寫與課程開發一體化;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一體化。通過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實現E-Learning,即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內容傳播和快速學習。這里的“E”代表電子化的學習、有效率的學習、探索的學習、經驗的學習、拓展的學習、延伸的學習、易使用的學習、增強的學習。
(一)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開發流程
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精品課程建設團隊為開發團隊成員,對課程內容、資源熟悉,便于梳理、優化、提升。在原來項目設計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整體設計,進行知識點拆分、分析技能點;確定資源建設類型。

圖1 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開發流程
[1]王詩瑤,王永紅.基于“理實一體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材建設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1:112-113.
[2]劉曉書,孫小蛟.中等職業學校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5:95-96.
[3]胡明霞.高職路橋專業“工程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材的建設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6:42-43.
李洪群(1974-),男,碩士,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自動化控制。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