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恬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
放松訓練對短跑運動員短跑成績的影響
熊恬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訓練中放松技術使神經靈活、使肌肉群協調、用力準確,是速度與耐力的源泉。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有利于短跑運動員提高運動成績,通過對放松技術、放松能力的生理機制、放松能力對運動速度的影響等幾個方面的分析,論述了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對短跑運動員掌握和運用合理的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作用。本文運用文獻法、分析法,闡述了肌肉運動的放松機制和機理,分析了放松能力對提高運動員短跑成績的影響。
放松訓練;運動員;短跑;提高
在當今短跑的比賽中,影響成績的因素很多,如心理因素等。這些因素對于提高短跑成績有重要作用,特別是放松訓練對于短跑成績的保持和提高更是至關重要。我國優秀短跑運動員普遍具有動作靈敏、步頻快的特點。起跑至30米處,能達到3.0秒~3.2秒的水平,但普遍存在步幅不夠大,后階段減速的缺點。短跑放松技術是指運動員在短跑過程中的心理、生理及運動負荷能相到適應,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得以按短跑技術要求協調工作,人體得以放大限度發揮體能,從而獲得最高速度的一種專項技術。大量的研究表明,短跑成績的提高,與肌肉的放松能力和效果有密切關系,并且,隨著短跑距離的增加這種作用和效果就更明顯。本文試圖從心理、生理、運動學、訓練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提高運動員短跑水平,供廣大教練員參考。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分析法
3.1 短跑成績的提高與肌肉放松的關系

項目60米100米200米成績提高幅度7秒-6秒410秒9-10秒20秒5-20秒肌肉放松能力19.58%21.20%46.32%
以上研究結果說明短跑成績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肌肉放松能力和短跑的放松技術。20世紀70年代莫斯科體育科學研究院所費多諾夫對肌肉放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在腹四頭肌快速收縮時,從肌電圖上明顯看出有收縮與放松兩個階段。但隨著收縮頻率的加快,則放松階段越來越短,當達到最高頻率時,肌電圖上就明顯出現連續不斷的生物電,即沒有放松階段了。這個研究證明了兩點:第一,肌肉的放松是任何動作的重要環節,只要做動作就應有放松。因此,提高肌肉放松能力,在短跑教學、訓練中應占有放松應地位。第二,肌肉緊張收縮時,妨礙肌肉快速收縮的主要原因是肌肉不放松。也就是說肌肉不善于放松,就不能達到最大頻率的收縮,速度就要受到影響。
3.2 心理特征
我們知道人的心理是大腦對客觀現實能力的反映,大腦興奮的骨骼肌就不自主張地緊張了,過分激動會使肌肉達到無法支配的地步。當大腦安靜的骨骼肌之間的聯系是互通的,即大腦的安靜狀態能使肌肉放松,而骨骼肌的積極活動對大腦起興奮作用。短跑的良好放松技術,能大大提高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與抑制的轉換能力。神經系統靈活性的提高,將有效提高有關動作速度,改善工作肌群之間及其與對抗肌群之間的協調性,減少對抗肌群因緊張而產生的內阻力和多余能量消耗。這就說明心理活動制約著肌肉放松與緊張,肌肉放松可以通過心理的訓練而獲得,所以我們應高度重視心理訓練對放松的影響。
(1)注意在放松訓練中的作用。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一個優秀運動員應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指向自己所參加的比賽,而不是周圍的觀眾、對方隊員的干擾或其它無關的事物上。運動員適宜的精神狀態,能使機體處于良好的競技狀態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的協調配合處于良好的狀態,這是運動員完成技術動作,發揮機體最大潛能,取得優良成績的有力保障。
(2)信心對放松技術的影響。運動員正確技術的發揮,成績的取得與其自信心有很大關系。能夠以適宜的心態,很客觀、準確地評價自己,對比賽和取得優異成績充滿信心,就會使神經系統處于最佳狀態,在其支配下,肌肉系統積極協調放松工作,發揮最大運動能力,為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3.3 訓練學特征
(1)心理訓練方法。心理訓練也是放松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狀態是獲得神經、肌肉放松感和積極的心理情緒的前提。
(2)放松技術訓練
①節奏訓練。在短跑訓練中,往往有這種體會,良好的動作節奏使跑的技術協調放松,能產生韻律感,這種感覺既能發揮速度,又相對節省體力提高興奮性,達到技術放松與合理化。
②專項放松跑的訓練。專項放松跑技術訓練,是通過各種形式短跑練習來提高跑動中的放松能力。在訓練中首先反復強度放松技術在短跑中的重要性,并要求運動員個人用最大速度的85%~95%進行各種跑的訓練,可采用順風跑、下坡跑、勻速大步跑、彈性跑等,讓運動員在跑動中逐漸體會肌肉放松的感覺,另外訓練后一定要及時對肌肉進行放松,提高肌肉的彈性。跑的訓練結束后,利用游戲、球類活動等進行調節練習,可以達到身心愉快,消除疲勞之功效,這也是放松訓練的最終目的。
4.1 放松跑技術在短跑訓練初期要循序漸進,常抓不懈,從心理訓練到技術訓練,平時放松技術訓練和實際比賽相結合。
4.2 放松訓練對短跑運動員體能的合理消耗及步長、步頻的優化組合起積極作用。
[1] 楊志友.怎樣提高放松能力[J].田徑,2000(1):52-55
[2] 李永紅.提高短跑放松能力的幾個訓練環節[J].體育師友,2001(4):67-68
[3] 全國體育院校成人教育協作組《人體生理學》教材編寫組.人體生理學[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5:34-36
[4] 體育科學學會出版.現代田徑運動訓練的手段與方法.1999:27-30
熊恬(1989-),女,漢族,陜西西安人,體育碩士,陜西中醫藥大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
G822.1
A
1671-1602(2016)22-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