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經費投入的不斷增長,高校經費不斷增加,預算管理在高校的各項工作中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預算管理水平反應了學校的綜合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對預算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解決預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做好高校預算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各高校應高度重視,統一領導;充分考慮預算的規劃性、急需性;創新預算管理模式;加強預算執行的考核機制,強化預算的嚴肅性;加快支出進度,以此加強預算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學校發展。
[關鍵詞]
高校;預算管理;前瞻性;問題;創新管理
隨著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教育經費的不斷增長,財政部門對各高校預算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出臺了很多政策、制度。各高校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不同程度上也加強了預算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對預算管理的認識還不高,重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一、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預算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一直以來受到過去傳統觀念和意識的影響,對預算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時代,仍然沒有擺脫過去預算體制的影響,沒有將做事與經費需求很好的結合到一起。預算工作依靠財務部門的現象較為突出,總認為預算工作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基層預算工作顯得十分被動。
1.從現代預算管理角度出發,必須先有預算,才能有支出,沒有預算就不得支出。預算單位必須先確定要做的事情,并納入規劃和計劃當中,才能配以資金的預算。反之沒有事情,資金預算也不能成立。這就對預算單位的規劃和計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通過預算管理水平能夠反映出單位整體的工作水平。
2.現代預算要求專款專用,安排打醬油的錢不能用于買鹽,調整預算需要有程序。但在執行過程中,預算單位往往會出現預算約束觀念淡薄的現象,事先預算過于簡單,執行過程中再進行調整,導致了預算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3.對預算管理中資金使用效率的認識存在偏差。現代預算管理要求資金使用周轉速度,強調支出進度,防止資金沉淀,當年的預算資金要求當年支出。受過去傳統理財觀念的束縛,人們往往還認為預算資金審批下來之后,支付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情,早支出晚支出一樣,支付不出去的資金單位可以留存。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預算單位沒有大局意識,沒有真正理解財政部門加快預算支出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二)預算編制時間點存在客觀問題
高校工作結點往往是以學年度為一個周期,包括考核與工作計劃,而財政預算是以自然年度為周期,造成工作周期與預算周期的不一致。每年10月份,按照財政要求,就要開始下一年度的預算,此時學校新學年的工作剛剛開始,而且上一年度的資金支付壓力還未緩解,很多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下一年度的工作規劃和任務還沒有擺在桌面上來,也不可能認真考慮下一年度的重點工作,這樣就造成了預算編制工作時間結點存在相當的困難,出現了預算編制時間短論證不充足等客觀現象。
預算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預算編制作為整個預算管理的起點,需要預算單位下一年度整體工作布局的確定。確定好下一年度的重點工作任務和重點投資方向,才能指導各單位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和重點工作,是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過程。然而,實際情況是,在上級時間要求的催促下,預算工作往往是由財務部門牽頭,其他部門被動參與的情況下完成,在積極性不充足,編制依據不充足的情況下編制的預算,質量不高也就在所難免。長此以往,周而復始。
(三)預算編制相關因素考慮不全面
有些高校預算編制一直沿用的方法是,以上一年度的實際支出為基礎,考慮下年度影響財務收支的各種因素,來確定新年度的預算,也就是“基數+增長”的方法。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的產生上一年度的各種不合理支出再次出現,預算金額一年比一年高。資金哪里要的急就往哪里安排,預算指標沒有約束力,起不到預算的權威性和調節性。
1.缺少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在上一年度預算執行后,對預算執行情況及執行效果缺少考核,只是對資金執行進度和項目執行情況有初步的統計,對未能按預算執行、超支和調整較大的情況沒有懲罰,有些部門為了保證下年度不消減預算指標年底突擊花錢。對收繳學費、創收等行為獎勵力度較小,難以調動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2.對現有存量資產與預算新增資產的結合不夠。預算屬于投入性的增量資產,而現有資產是屬于存量資產,為了發揮存量資產效益,應該是存量資產決定增量資產,增量資產刺激存量資產,進一步優化存量資產的使用效能。凡存量資產能用夠用的就應嚴格控制增量資產,存量資產不足需求的,通過增加增量資產帶活存量資產的使用,存量資產報廢或不具備使用需求條件,方可投入所需的增量資產。近年來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各預算單位資產管理取得了較大進展,建立了資產管理網絡平臺,每個單位都能夠隨時了解本單位的資產存量,這為資產的使用、資產的調撥和項目預算提供了參謀作用。關鍵是預算單位需要建立和完善資產保值增值的機制,對各部門資產持有數額進行有效評估,鼓勵事業發展與資產使用的有機配套,加強預算資金向事業發展需要的部門傾斜。
3.預算編制人員問題。預算工作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也是預算單位其他部門的主要工作。預算的執行和各項政策的落實,是一個“全民”實施的過程。預算單位各部門相關人員缺少對財務政策的學習和把握,也是預算工作質量不高的重要因素。當前,各項改革和政策出臺較快,雖然從上到下對這些政策和制度會進行有效的宣傳講解,但要讓預算單位各部門相關人員都掌握和執行,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二、預算工作的前瞻性
(一)預算管理具有前瞻性
一方面預算管理的時間期限決定了要有超前的思維,另一方面預算管理要與規劃實施緊密結合。
按照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每年十月份要申報下一年度的預算,批復與執行期均是下一年度,執行期一般從下一年度的3月份開始到年底結束。各預算單位必須事先進行專項預算項目庫的建設與評審,至少要在每年的4月或5月份就要啟動下一年度的專項預算工作,比項目批復時間要早一年的時間,而預算單位往往在3-4月份剛剛啟動當年的工作。這就對各部門提出了很高的工作要求,在布置安排當年工作的同時,要對來年工作進行謀劃。一個教學項目的產生不是孤立的,背后是一個專業的可持續的發展;一個校園環境建設改造項目,背后是校園規劃的延續與配套,是對未來三年或五年規劃的具體實施。因此,對項目的申報與把控,至少要想到前后三年,對項目連續效應有很清晰的前瞻性,做到分步而行,前后接應。
(二)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根本
過去曾經論述過“抓兩頭帶中間”的專項工作方法,一頭是項目預算,另一頭是項目的驗收,中間是項目的采購執行環節。按照財政的規定,申報的預算需提供詳細的預算明細,專項經費要組織進行第三方評審,凡評審并批復下達的預算原則上不允許進行變更,批復的預算作為第二年執行的依據。這就要求我們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經過認真的調研,形成成熟的方案,列出可執行的預算明細。過去那種先將預算對付過去,執行時再說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成為歷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的政策要求。由于預算編制的嚴肅性,形成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局面,預算編制做的扎實可信,執行就順利。反之,預算環節出現問題,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出現問題,就會埋下不規范或違規的隱患。
三、加強預算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議
(一)高度重視,統一領導
預算單位高度重視,堅持統一領導,是加強預算管理的前提。要擺脫預算管理中的被動局面,改變讓預算編制、支出進度逼著走的現象。單位整體規劃及工作安排要與預算管理的節拍保持一致,下一年度預算的項目庫建設最晚要在在本年度中期開始建立,根據單位建設發展和信息化的規劃,早策劃、早預算、早形成、早評審。預算單位每年十月份研究下一年度的工作規劃,提出資金投入的原則性意見,為十月份啟動的下一年度預算編制做好導向作用。
(二)充分考慮預算的規劃性、急需性
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要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優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項目,做到人員經費按人數,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項目。經費預算考慮到具有前瞻性的特點,必須與規劃相結合相配套。局部建設一定要符合學校整體規劃與布局。
(三)創新預算管理模式
全面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趨勢和要求,在執行過程中,應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落實,尤其是創新預算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但最好要與學校實際相結合,以量化管理為出發點,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目的,以規范、高效、節約為目標,使預算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機制。
(四)加強預算執行的考核機制,強化預算的嚴肅性
建立學校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考核機制,主要包括預算執行的真實性、合法性,預算執行的績效性,支出進度完成情況。對預算執行情況較好的部門進行獎勵,對績差的部門給與懲罰。只有保持一定的檢查考核力度,才能引導各部門主動學習財務政策,遵守各項財務規章制度。
(五)加快支出進度
從財政的要求來說,當年的任務當年要完成,當年的預算要當年支出完成,這對預算單位的壓力非常大。一是加速批復工作。預算項目單位內部審批后,要進行第三方財政性評審,這是項目合理性原則的重要環節。前期工作抓的緊,會給后面執行預留更多的空間。二是簡化支出程序環節。嚴格、嚴密是現代的主流,審批把關也是正確的,但過多的程序和手續會影響支出進度,一個事項多人簽字,多個部門審批,易造成責任的不明確。三是積極開展工作。支出進度表面是財政經費問題,根本是任務完成的問題。強調支出進度,實際上是強調工作開展的進度,只有將事情執行完成,才能談的上支出問題,這樣的支出進度才有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