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蔚 王海燕
[摘要]理實一體教學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行動導向教學和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創設職業化的教學環境和崗位目標任務的教學內容,推行理實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實行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建立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能夠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完成理論教學與實習指導,以便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理實一體教學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隨著全國中等教育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動手參與學習的機會少,在這種模式下,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學生所學的知識不能及時轉化為技能,不能學以致用。基于這種情況,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會計電算化專業必須瞄準市場,借助企業參與共同創新教學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能力培養為目標。創建仿真教學環境實行“崗位模塊教學、手工實訓與理論課并行、手工電算雙軌并行、崗前全真模擬”的“理實一體”教學模式。
二、推行理實—體化的必要性
理實一體教學是將職業模塊所需要的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融合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能有效促進學生認知水平提高和能力發展。
(一)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0]9號)亦明確指出:“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創新教學環境,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式,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通過數字仿真、虛擬現實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學中普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多渠道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可見,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二)行動導向教學的需要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追求學生的行為改變為教學目標,通過師生的交流和活動,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使學生形成符合生產需求的行為規范。行動導向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改變學生行為為目標,以實踐任務為內容,以活動為方法,強調以人為本,認為人是主動的、不斷優化和自我負責的,能在實現既定目標過程中進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饋,學習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個自我控制的過程。
(三)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
現今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企業員工不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備綜合的職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職業教學活動應圍繞職業活動開展,為滿足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服務,教學內容應貼近職業崗位需求,教學方法適應工作現場和工作過程。
三、如何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一)創設職業化的教學環境
按企業財務室的標準建立綜合性的會計仿真教學實訓室,配備財務辦公用桌椅、文件柜、財務日常用品等,為學生提供真實企業的業務處理環境,使學生有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業實際環境的感覺。在職業環境中學習,體會職業工作,提升職業意識,培養職業精神。同時積極與部分會計公司聯合,安排學生到會計公司實習實訓,對整個會計系統在實際中的應用有全方位的認識和感受。
(二)創設崗位目標任務的教學內容
通過深入企業調查,明確會計電算化專業崗位標準,歸納會計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從而確定對學生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會計電算化專業需建立以會計職業崗位為基礎的授課模式,設計出納崗位、結算崗位、助理會計崗位、會計崗位、會計電算化崗位、庫管記賬員崗位等,從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要求出發,面向企事業單位會計具體的核算崗位,培養會計核算型人才和會計事務管理人才。
創設崗位目標任務主要是想實現以下三個目標:(1)對知識和技能進行多元整合。在會計專業課程中,就是要根據工作任務的要求將有關的知識整合起來,形成符合崗位需求的、以技能為核心的、把各類知識進行合理組合的課程體系,最終把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科性系統改造為適應實際需求的實踐性知識系統。(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注重把課程的改革與教學模式的改革配套進行,真正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和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觀,采用項目或任務為引領的教學路線,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3)兼顧職業需要與學生發展。一體化教學把職業要求和技能培養作為安排課程教學內容的出發點,關注把社會需要與個體需要的結合落到實處,真正深入全面了解學生個人和職業世界,以利于學生的學習與職業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三)推行理實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
明確定位中職會計學生將來的崗位職責,依據工作實際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在理論教學與會計仿真環境實訓中,實施“教、學、做”有機結合、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實施理實一體教學,確保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較早地進入實際工作崗位的情境并模仿操作。
(四)實行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從以“教”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為中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為目標,通過“案例教學”、“分組討論”等行動導向型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按照職業活動的要求組織好教學內容,把與活動有關的知識、技能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學習,教學要按學習領域的要求編制好教學計劃、明確教學要求、安排好教學程序。上課前,要充分做好教學準備,要事先確定通過哪些主題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張貼板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易懂,輕松高效。
(五)建立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
教學模式的改變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電算化專業重視“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會計職稱考試,獲得高層次職業證書。每年選送專業教師到企業學習或鍛煉,承擔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工作和技術服務,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和學習,積累實際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自身實踐技能和指導學生專業實踐訓練的能力。全面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使本專業教師具有較強的企業服務能力,成為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教學能手。
四、操作實效
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的形成,真正使學生在實踐工作中學習、成長,不但學到了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同時也學到了企業員工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
對如何實施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結合各中職學校實際情況,形成符合自身行之有效的本土化教學模式。讓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提升職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