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賓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存在人員編制不足,與辦學規模增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定編人員崗位結構不適應中職學校市場化辦學需要、編制內容不適應新形勢,與當前社會對職業學校提出新要求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應盡快重新核定中等職業學校編制、優化編制結構,實行動態管理。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教師 編制
近年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但現行的教師編制標準沒有與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相適應,教師編制問題成為制約職業學校規模發展、內涵提升的瓶頸,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編制改革迫在眉睫。
一、中職學校現行教師編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員編制不足,與辦學規模增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1)定編標準一直參照普通高中,致使教師缺口較大。目前一些普通中專的編制標準仍然是參照1985年原國家教委、勞動人事部聯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人員標準(試行)》,和普通高中的生師比的標準,致使教師缺口嚴重。
(2)參照普通高中的編制標準不符合中職專業教學要求。中職有其專業特性,課程設置較普通高中區別較大,所需要的教師較多。
2.定編人員崗位結構不適應中職學校市場化辦學需要
(1)固定編制,實名制管理不適應中職學校引進退出教師需要。
一是現行人事考試制度與優秀教師引進不相適應。中職教師隊伍建設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引進教師應具備專業技術資格,但屬于事業單位的中職學校“逢進必考”,結果造成“想要的人進不來,進得來的用不上的、留不住”。
二是編制管理形式與辦學市場化矛盾突出。中職學校面向市場辦學,具有生源總量相對彈性、專業調整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各專業學生數量受多種因素影響等特點,現行編制準入與退出機制機動靈活性較差,教職工一旦通過考試進入編制管理即為固定員工,除特殊情況外不予辭退。
(2)臨時或新增功能占據學校緊缺教師資源。一些地方未設置附加編制,學校發展建設任務、增加職能、教師暫時性緊缺造成人員多崗兼職。
3.編制內容不適應新形勢,與當前社會對職業學校提出新要求矛盾日益突出。
(1)承接社會各類短期培訓、技能鑒定亟需增加專職人員。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就業準入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尤其是2011年、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學校,尤其是農業職業學校成為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主力軍,短期培訓人數大幅增加,有的甚至遠遠超過全日制學生,越來越多地占用了包括教師在內的教學資源。
(2)寄宿制學校發展較快需要增加編制。許多中職學校都為寄宿制學校,為確保寄宿制正常運轉,加強對寄宿制學校安全工作的檢查、管理和指導,需配備專職生活教師,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飲食安全和正常學習生活秩序。
(3)中職學校德育課(含心理咨詢)、就業指導課專任教師未納入編制考慮范圍。
二、優化中職學校編制的對策建議
1.重新核定中等職業學校編制
(1)合理設置學校領導職數和機構數額。可根據3年內在校學生平均數,核定學校領導職數、機構數額(包括黨政管理機構和教育教學機構)。
(2)科學核定學校人員編制總數。中職按專業分為農工醫類、服務貿易類、藝體類3個類別,進行核定編制總數。
2.優化編制結構,實行動態管理
(1)固定和流動編制并存、實名和非實名制管理并行。本著“總量控制,動態管理”的原則,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設置固定編制和流動編制,采用實名制和非實名制管理。
(2)根據功能需要適當增加附加編制。對承擔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國家級重點學校或其他重點建設任務的學校,根據新增功能需要允許增加附加編制,待履職結束后,編制自行終結。
3.設置合理教師結構。
設置合理教師結構應充分考慮短期培訓、專職寄宿管理教師、德育(心理)和就業指導課專任教師。
4.進一步完善編制管理辦法
嚴格執行學校編制優先滿足專任教師需要,嚴控領導職數、行政崗位及工勤人員比例,嚴禁擠占挪用教師編制。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