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榮
摘要:大多學生由于課業負擔過重導致有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缺乏創造精神,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思想觀念的轉變,作業的優化,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的改變等是徹底減負的關鍵。
關鍵詞:優化作業設計;作業減負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把大量的知識強塞進學生的腦袋里,讓學生背上沉重的課業負擔,致使學生討厭學習,討厭老師。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潛心研究、不懈努力,就一定會使學生的課業負擔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減輕。使學生脫離題海,擺脫沉重的課業負擔,有更多的業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科技活動和文體活動,學生就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使他們思維活躍,自主學習、團結協作、敢于創新,還孩子們一個天真、愉悅的童年。身為一名小學教師,親身經歷和目睹小學生沉溺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被剝奪了少年兒童的天性和童趣,不但束縛和影響了少年兒童創造力及想象力的發揮,有悖于素質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如果能為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找出具有實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對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以及對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都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對此,我認為要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作業的布置應把握關鍵知識,減少低效和無效勞動。
練習題量的多少并不是與學習成績成正比的,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優化作業設計,開展減量不減負。為學生布置作業未必“多多”就會“益善”,而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精心選擇,抓住知識的關鍵所在布置作業,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而非增加數量。減輕小學生的作業負擔,提高作業效能,應該在作業數量上把握好,不能太多,太多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也不能太少,太少不能鞏固掌握知識。還要在時間上掌握好,學習新知識,也要對舊知識進行鞏固,作業時間不能間隔太長,也不能太短,要掌握好尺度。要對難易程度掌握好,太難,學生的積極性會下降,太簡單,影響對知識的掌握。作業的重點應是對知識的鞏固,作業應多一些趣味性。增強作業的趣味性,有效性,創造有效合作學習,探究科學的教學環境,教師對作業內容,時間和完成形式,作業完成的過程,作業管理,作業評估等全方位地給予指導,已達到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的目標。
二、作業的布置要選擇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題型
教師在布置練習題時,事先一定要認真考慮,抓住每一個重點知識來選擇需要布置作業的內容與多少,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作業的題型、內容與教材上的相似,只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可。對于中等學習能力的學生,作業的題型、內容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加以變化,要求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后,能將課本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較靈活地處理問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作業的形式內容可以更加豐富、開放,增加難度,讓他們走出課本,自主探索、融會貫通相關知識。學生可以自編自選習題,開展精編精選習題。使學生認真做,仔細體會,從作業中感受知識的樂趣,從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輕學生負擔過重的主要途徑
對關鍵知識著重講解,也可以進行反復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學習就會在學生心里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課堂提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師利用提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關鍵知識的認識與思考,更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習在學生的心中成為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如何才能科學地組織問題呢?首先,要科學選擇提問內容。太簡單的內容自不必說,但如果問題太難,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白白浪費掉很多思考或討論時間也于事無補??梢姡O計的課堂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考慮學生實際,這樣才能使他們通過思考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率。其次,提問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鐘。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恍然大悟,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于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在學生思考時,教師要掌握介入指導的時間。如果學生還沒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會減少學生本可以自主發現的機會;介入過晚則會讓學生過久處于迷惑狀態,造成學習興趣降低。當然,根據實際情況,有時教師無需介入,學生們就能解決問題。
四、家庭作業應具有主題性和拓展性
家庭作業是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一個自我檢驗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家庭中完成,由于絕大多數學生家長缺乏輔導學生學習的能力,給學生正確完成作業造成一定困難。因而,回家作業的錯誤率較課堂作業高,難免挫傷了學生回家作業的積極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教師要在遵循課標、吃透教材、把握好難度的基礎上,設法使學生在作業中體驗到成功感。讓其成功,幫其成功,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使學生的內在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把家庭作業確定在兩方面,一種是主題性作業少而精,一種是拓展性作業,因人而異。主要是以拓展性為主,開展相應的答題和知識競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家長教育觀念的更新是學生減負工作的重要保證
家長的工作是長效的工作,可能多年以后才能產生效果,要引導家長不但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還要客觀地認識孩子,承認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不參加課外補習,避免使學生產生課堂學習效率低,就靠課外補的思想,使學生家長走出靠補課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誤區,杜絕使用教輔資料,避免學生重復做大量的習題。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他們輕松面對任務,學習上做到有的放矢,精益求精,避免造成太多不必要的浪費,真正做到“減負不減效”,讓學校的教學質量在“輕松無壓力,快樂我要學”的佳境中創造輝煌!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稅小玲,官永峰.《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作業設計》,2007.
[3] 蔣壽軍.《例談小學語文作業與練習的設計》,2007.
[4] 李嫻.《新型作業初探》云南教育、小學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