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形成了以升學為主的固定模式,教學中基本采用一種課堂上“滿堂灌”、復習時“題海戰”、平時同繞“考點轉”的教學形式。而我們的教育目的卻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要求我們在育人時,抓好契機,講求方法,培養高能力之人。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嘗試;契機
筆者就自己對高中物理新課改談一些淺析的認識和見解:“新課改呼喚新教師”,新課改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改變舊有的教育觀念,重新審視、鉆研新課改,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
一、教育植根于愛
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友愛,有助于物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效果。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是學生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教師熱愛學生既包含著情感因素,又包含著理智因素,因此是一種最崇高的愛。如何建立和發展良好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1、以身作則,誨人不倦。教師個人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學生品質形成。一個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的教師,會讓學生欣賞并有意模仿其言行。學生更愿意與教師接近且樂于接受其教育。
2、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師不能輕易損傷學生的“面子”。中學生由于生理上的發展變化,獨立性逐漸增強,注意力開始從外部世界傾向內心世界,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時表現出自尊心、好勝心明顯增強,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師要避免對學生有成見或偏見,應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1避免以“先人為主”、“第一印象”等錯誤認識看待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學生,做到不但聽其言、觀其行,而且要知其心,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二、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是教學的兩項任務,它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培養能力更為重要。愛因斯坦指出:“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教育要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并為之服務,就必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分析、提出問題,做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嘗試解答并進行驗證的方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筆者就教改嘗試的實施策略供大家鑒賞:
1、設疑引思,發現問題?!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片面夸大教師的作用,忽視學生心理的需要,否定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看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器皿”和“倉庫”,強調生硬灌輸。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釋疑解難、有所進取。
2、拋磚引玉,分析問題。當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時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線索。比如,需要搜索的資料從何獲取,以及權威人士解決類似問題的探索過程等。讓學生領悟如何獲取信息。例如,在進行“引力常量的測定”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物理情景:(1)我們共同探究了“萬有引力定律”是通過合理猜想、科學抽象及邏輯推理形成。(2)設問:如何設計一個實驗驗證萬有引力定律成立?(3)教師可向學生提供有關測出磁力微小變化的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約翰?米歇爾的信息和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的有關資料。學生通過課余時間對約翰?米歇爾和卡文迪許等科學家有關資料的獲取,理解前人靈活應用知識,如何巧妙地將物體間的非常微小的力顯現和測量出來,從而了解實驗裝置及其原理,深刻認識實驗的意義。
3、順藤摸瓜,變通問題。教師通過和學生合作,組織學生根據搜集或掌握的資料,共同進行課堂分析、探究。充分展示學生自己的思考才能。使學生悟出如何變通信息的方法。教師可直接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
4、共嘗戰果,解決問題。教師組織學生探究、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相互啟發,相互切磋,集思廣益。進行對各自的觀點補充、修正。檢查自己的思路在那里出了問題?以后應該如何避免?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指導學習的方法,滲透情感教育
在《物理課程標準》中談到高中物理課程要有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達爾文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應該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基本點,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相關知識使學生體會科學方法的重要性。同時《物理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的教學目的或者課程性質做出了明確的說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應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科學觀,這是物理教學德育、美育等功能的重要體現。比如,“電磁感應現象”這一節課中,這樣的指導學習方法和滲透情感的教育設計較好: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的方式理解磁通量概念,并指導學生結合圖像,變抽象為形象,進行簡單計算。通過法拉第研究電磁感應史實及演示實驗,使學生悟出學習物理的方法是:設想(猜想)一實驗(驗證)一總結規律。培養學生“真理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為實踐服務”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通過介紹法拉第不怕困難,頑強奮戰十年,終于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的事跡,激發學生在學習與研究中能樹立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頑強意志,同時讓學生體會法拉第的偉大貢獻來源于崇高的理想和頑強的精神,讓學生感受物理學家們的人格美、情操美等。
現在,中學物理教育正面臨著一個革新的時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都進行著全方位的革新,物理課堂一個總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具有適應新世紀科學社會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鉆研科學精神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