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富華+高耀德
[摘 要]信息化時代對農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特別是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數據技術給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其主要體現為農民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農產品生產資料的價格走勢,科學合理地安排農產品的生產,避免扎堆上市,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銷售環節借助互聯網技術開設電商平臺,在政府的支持下與物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做好農產品的包裝、宣傳、物流運輸、保鮮、資金流轉方面的工作,使農產品銷售區域更廣更大。
[關鍵詞]農業;大數據;電子商務;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63-03
信息化時代,就是大數據時代,每個行業及領域都匯聚了大數據,它為“三農”問題提供了各種數據和權威參考。使用好以及管理好大數據,能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現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會議中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的開發共享。
隨著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國內外關于大數據的話題和研究如火如荼,數據被認為是一種搶占市場先機的戰略資源,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大寶藏。據云計算帶來的計算能力革命,針對大數據資源的處理挖掘和分析,找到這些數據相對應的人群,再將這些群體進行個性化的分析、總結,并以此展開個性化的服務逐步成為可能。農業數據由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構成,數據量大,涵蓋領域廣、數據類型多,屬于典型的大數據。農業信息服務目標內容廣泛,個性化需求強烈,將大數據應用于農業信息服務領域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不僅可為農業和農村新型服務帶來革命性進展,還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和農村經濟整體進步。大數據的概念已進入人們的視野,也有學者提出搭建一個農業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的設想,但對農業大數據資源的處理挖掘和分析技術還不多見。農業信息服務要主動跟上大數據時代的步伐,適應未來發展趨勢,必須著力克服目前農業農村信息服務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實現和發展新型農業與農村電子商務,逐漸形成農業大數據體現數據價值的重要途徑。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農業電子商務對農業生產、流通、消費影響重大,是信息時代獲取農業數據的重要渠道,也是利用數據直接調節生產、消費的重要平臺,是當今農業大數據體系的重要組成。
一、農業大數據時代的發展
農業信息服務應主動跟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機會,把重點放在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服務,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業數據的重要途徑反映數據價值逐漸形成,從地區位置上看,要以國內數據為核心,以國際農業數據作為參考,這不僅包括在國家重要數據,還包含省級市級提供具體區域研究。從專業角度看,應該實施有效步驟,首先在農業生產中建立一個專業的數據資源,其次應循序漸進地規劃數據資源。如市場需求的豬、牛、雞、鴨等動態數據,每年農業研究活動都有大量數據集成,這些數據的挖掘和利用對現代農業發展極為重要。
二、 農業大數據力助農業發展
農業的發展對人類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農業提供了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元素。另一方面,農業為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做好了基礎鋪墊。自然因素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之一,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經營模式,調動生產積極性是發展農業的基本,因此,農業生產中我們必須注意氣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響。數據的采集、數據挖掘、數據的統計,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特點和外部環境變化,方便預測或者調整農業生產、資金投放、技術改進等。傳統農業生產主要依靠經驗指導,收獲與預期誤差比較大;使用農業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避免數據的丟失現象,分析所有的數據,可以大大提高預測精準度,在農業生產中做出及時的響應,可以為選育新品種、化肥的使用現狀、收獲的成長提供信息。
三、農業大數據存在的問題
雖然大數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應用于某些領域,但人們對于農業數據仍存在著錯誤的理解。首先,大數據有過度炒作的嫌疑,許多人還認為大數據只是海量存儲,是獲取更多信息的平臺,缺乏核心價值。其次,一些人過分認為大數據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認為傳統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將被大數據取代。這兩種極端的認識都是不可取的。大數據的存在和發展是信息進步必然結果,我們必須正確面對,并用其來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大數據概念、技術、方法尚不成熟,大數據預測結果并非準確無誤,只是依靠算法和過程提供可能性,更多的還需要人來指導。
四、我國農村發展電子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截至2013年底,我國農村人口有6.3億,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6.3%。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我國農村人口在總體人口中的占比持續下降, 但農村網民在總體網民中的占比卻保持上升, 農村地區已經成為目前我國網民規模增長的重要動力。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字,截至 2013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為28.6%,規模達1.77 億,相比2012年增長 2101萬人。不過我國農村居民的互聯網普及率僅為27.5%,相比城鎮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這也預示著其未來成長空間很大。
在淘寶發布農村淘寶全國各省TOP10排行榜中,廣西購買量排名前十的土豪村都在南寧市橫縣。據悉,今年7月21日,橫縣與阿里巴巴簽訂了農村電子合作協議,成為全區首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試點縣。
農村淘寶全區TOP10排名:
1.校椅鎮校椅街,2.陶圩鎮陶圩街,3.六景鎮八聯村,4.云表鎮蓬塘村,5.六景鎮良圻農場,6.校椅鎮東圩街,7.校椅鎮橫塘村,8云表鎮宿龍村,9.平馬鎮蘇光村,10.校椅鎮六鳳村。
五、廣西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農村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網絡平臺服務三農,讓廣大農民成為受益者。如今,廣西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農村電子商務沒有引起縣(區)政府的足夠重視
農村電子商務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致使鄉鎮基層政府缺乏專業知識技術人員,硬件設施差,電腦數量少,利用率低,農業信息收集、分析人員嚴重不足,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滯后。
(二)市轄縣(區)缺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政府、平臺、網商、供應商、服務商五個主體組成部分需求網狀交織在一起,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平臺保障。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就是這樣一個平臺,而廣西許多市縣(區)缺少這樣的平臺,無法發揮公共服務中心的作用;無法挖掘地方特色產品,提供平臺對接與進行營銷推廣;無法培育、支撐、服務縣(區)電商發展。
(三)農村電子商務缺乏完整、暢通的物流渠道
很多地區的物流配送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但農村市場的配送范圍卻很有限。除了中國郵政外,順豐、圓通等主要的快遞企業的營業網點最多只能設到鄉鎮,并且鄉鎮的網點布局也并不全面,有些鄉鎮都沒有網點。盡管有的配送范圍能夠到鄉鎮,但僅提供自寄自取服務。由于缺乏完整、暢通的物流渠道和電商的介入,農民即使有電子商務的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更談不上農產品的網上銷售了。
(四)農村缺乏素質高的電子商務從業人員
農村電子商務人員普遍沒有受到職業培訓,對于商品收集和傳播信息、社會的反饋缺乏了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農民會使用計算機還比較少,農民使用的物流配送方式落后,冷凍與保鮮的方式落后也阻礙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推廣和應用。
六、農村信息化發展探討
(一)要建立農業大數據信息管理系統
農業大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可以通過政府服務外包的方式,以招標形式來建設農業電子商務信息平臺。農業大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平臺應具備如下信息:
1.三農政策信息、扶貧信息,包括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扶貧地區的各種扶貧、惠民政策,文件及扶貧措施。讓貧困群眾及時了解,靈活運用有效政策,提高貧困戶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貧困地區的詳細信息,包括家庭人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家庭財產,致貧原因等信息,要保證貧困信息的透明公開。幫扶責任人信息,包括幫扶措施方式、責任、脫貧進展情況等扶貧單位或引導考評信息。農村產業開發信息,包括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推廣信息,如各市縣地方特色產業,農化各產品發展信息,流通信息,農家樂旅游開發項目。
2.農村產權交易信息,即農村土地流轉、土地經營權、農業生產設施等信息。通過加快土地流轉,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最終形成一批有質量有規模的特色產業基地和養殖大鎮,形成一村一品,引導農民的“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加盟。農村金融扶貧信息,要主動發揮區域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作用,進行金融扶貧工作。如廣西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中借助金融扶貧數據平臺,推進扶貧工作,做出了有效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值得學習推廣借鑒。
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包括安居工程、生態移民、道路修建等信息。農村公共服務信息,包括社會力量對口幫扶、跟蹤幫扶、農業保險、農村信用、農貸擔保等服務信息。農村教育扶貧信息,包括扶貧家庭學生資助、技能培訓、就業培訓信息,提升貧困戶的就業功能。
(二)政府要做好實地研究,制訂發展計劃
電子商務要在農村地區發展,政府必須做好發展的計劃和融資政策,利用國家相關發展政策對農村進行適當的電子商務設施建設,并同企業聯系溝通,讓企業能參與其中。此外,研究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傾聽農民的意見和觀點制定發展規劃。
(三)加強知識教育,進行分批發展
由于農村信息相對獨立,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要提高對農村電子信息的宣傳,使一部分人先主動使用電子商務平臺,這部分人學會利用電子平臺后可以帶動其他人共同學習、共同發展,讓他們在政府和企業的幫助下改善農村電子商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在農村正一點一點地走上發展的道路。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為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發展排除困難。
[ 參 考 文 獻 ]
[1] 涂蘭敬.專家觀點:“大數據”與“海量數據”的區別[J].網絡與信息,2011(12).
[2] 白云川.迎接大數據時代[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1(12).
[3] 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6).
[4] 韓蕊.淘金大數據 業務創新才能贏[J].互聯網周刊,2013(11).
[5] 王愛萱.新農村視角的農業電子商務風險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6] 徐先海.湖南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模式構建與發展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9.
[7] 馬存.廣西農業產業化中的電子商務應用及對策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3.
[8] 劉鹛.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現狀與服務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
[9] 石魯達.黑龍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3.
[10] 王玨輝.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