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勇+胡志海+楊玉龍+王菊+周麗萍
[摘 要]大學擴招后專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的新形勢下,必然要進行校院兩級管理,而二級學院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以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為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的教學質量監控存在著一些問題,要明確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要點,為二級學院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供較強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 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現狀
[中圖分類號] G64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81-02
1999年以來,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約382萬人,約占普通高中畢業生的83. 4%,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分別是1998年的3.5倍和3.2倍。2013年各種形式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460萬人,比2012年增加135萬人,增長4.1%。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縮短了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發展為大眾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提高了勞動者的職業素養,其在產生了客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由于生源素質較低,高校普遍存在教學質量下降的問題[1],新建地方院校尤其突出。
大學擴招之后專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在目前教學管理的局勢下,必然進行校院兩級管理[2],自然導致學校教學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二級學院下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的模式,雖然不同程度地拓展了學科專業建設的空間和提高了管理效益,但是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卻因為教學管理重心的下移,反而出現一定的松懈和弱化,這就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并發征。[3]
目前,二級學院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4],如何科學、有效地監控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教學質量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具體工作的焦點。教育規模與質量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各高校關注的大事。
在校院兩級教學管理的工作中,二級學院是教學管理、質量保障、質量監控的前鋒和主力,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是教學過程的直接監督者,是教學效果的直接檢測者。[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級管理,最終要讓二級學院充分發揮教學質量的監控職能,學校最大限度地賦予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具體職責,使二級學院成為教學質量監控的主體。[6]
一、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現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級學院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由于教學管理面廣權寬、涉及教學方方面面等諸多原因,存在一系列普遍的問題。[7]主要體現教學質量監控機構不全和不合理、質量監控內容和手段單一、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不完善和不系統、教學監控缺乏常態化和沒有形成長效機制、教學質量信息采集時效性差和技術手段落后等。現就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的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現狀進行分析。
(一)教學質量監控機構不全和不合理
校院兩級管理中,二級學院的教學質量監控主要由教學督導督查組來完成,人數偏少,職能單一。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等權威專業機構人員涉及教學質量監控少,沒有很好地將學風建設納入教學質量的監控范圍,缺少對學生學習投入情況以及家長、校友對教學質量問題及意見的監控。目前學院成立了教學質量督導督查小組,成員大部分為教學管理工作者,缺乏第三方來參與督導督查工作,存在教學管理工作者自己監督自己的不合理之處。
(二)教學質量監控內容和手段單一
課堂教學規范、課堂紀律、試卷命題是二級學院監控必須考慮的環節。但是,整個教學質量監控不止這幾個方面。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實際僅在課堂教學質量監控上入手,很少涉及教學管理、教學改革與建設、學風建設、實踐實習等,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教學督導聽課成為二級學院的教學質量監控的唯一手段。僅在聽課、查教案、查授課進度等方面,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監控,沒有對監控進行放大、放寬、加深。
(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不完善和不系統
校院兩級管理,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不完善和不系統,各項監控措施彼此孤立,沒有覆蓋到所有教學環節。現有的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中更多的是對課堂教學環節的監控措施,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監控措施不多。在監控內容方面,更多的是對形式上的監控,對內涵方面的監控較少。在監控體系的構建上,制度建設和運行保障不夠完善、不夠系統。
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應該覆蓋備課、課堂、作業訓練、實驗、考核、見習、實習、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不僅要有教學行動準則,教學過程結束之后,還要根據各個環節質量標準及評價方案進行考核,最后要有教學反饋及改進措施方案。所以,質量標準及評價方案也是制定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教學質量監控的前提條件,致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教學監控缺乏常態化和沒有形成長效機制
校院兩級管理,二級學院的教學監控缺乏常態化。上級管理有指令,二級管理才有行動。這樣致使二級學院的教學監控長期處于斷斷續續的狀態,整體教學管理不成系統。二級學院停留在依托上級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務處的各類教學比賽、培訓、督導、整改、評比、教師針對性的指導等活動上。雖然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初步構成,但在操作方面存在不足,運行缺乏監督管理,不能實現常態化,運行一段時間后不了了之,缺乏保證監管工作持續有效運行的機制。
(五)教學質量信息采集時效性差和技術手段落后
二級學院應重視各種終端信息的采集,關注教學管理過程中發展性或是潛在的信息,及時進行預防處理。但是,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的信息收集不全,由于技術手段落后,對信息處理缺乏有效分析,調控糾錯能力差,尤其是跨院和跨部門的反饋信息更是難以跟蹤,導致反饋信息處理較慢、偏差較大。因此,必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教學質量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分析、反饋工作。
二、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要點
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教學質量監控的效果,除了要了解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現狀和問題外,還要明確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要點。
(一)對教學質量監控的正確認識
因為教學質量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教學質量監控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正確認識教學質量監控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教學質量監控本質就是對教學質量形成的相關因素進行觀察和控制。具體過程為分析判斷、措施干預、教學工作完善、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學質量監控應該包括教學管理、教學過程和教學對象等方面的內容。教學管理方面的監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教學過程方面的監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對象方面的監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二)教學質量監控的指導思想
教學質量監控的指導思想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二是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力度的關鍵在于科學的思想、觀點、方法。因此,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其次要用全面、發展和科學的思想、觀點、方法指導教學質量監控工作。
(三)構建系統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構建系統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應該具有多元化、長效性、時效性等,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機構,即具有多元化的質量監控機構、標準的評價體系、科學的監控制度、合理的反饋體系。
三、結束語
本文以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為例,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二級學院的教學質量監控現狀,發現其存在教學質量監控機構不全和不合理、教學質量監控內容和手段單一、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不完善和不系統、教學監控缺乏常態化和沒有形成長效機制、教學質量信息采集時效性差和技術手段落后等現狀與問題。要明確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要點。對以上問題的認識、分析和總結,能使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者清楚看到教學質量監控的問題所在,進一步明確教學質量監控目的,充分發揮教學質量監控的職能,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的作用,構建規范、系統、科學和實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 參 考 文 獻 ]
[1] 紀霞,高成.二級學院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監控作用及意義[J].機械管理開發,2008(5):154-155.
[2] 吳虹.建立健全高校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J].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2):110-112.
[3] 王小燕,梁生旺,戴華芳,等.建立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討[J].教育論壇,2008(5):83-84.
[4] 趙梅鏈,陰亞芳.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究[J].新西部,2015(2):120-121.
[5] 馬玉涵,金光明,董杰,等.加強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安徽科技學院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探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01-202.
[6] 倪艷波,劉鳳,張立霞,等.地方醫學院校二級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4(3):45-48.
[7] 倪景峰,耿曉偉,賈進章.二級院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24-326.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