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即富士康)CEO郭臺銘于4月2日正式簽署收購協議,以3890億日元(約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此外,富士康還將認購夏普增資發行的1136.4萬股特別股。
2016年2月5日,夏普最新財報顯示,2015財年后三季度凈虧損1083億日元。夏普在上世紀20年代起就開始涉足無線電設備,并在1925年就推出了首款收音機;1953年推出了首款黑白電視機;1964年生產出了電腦桌面以及小型的桌面計算器;1978年推出了首款PC。在這每一次推出的產品中,產品的質量和設計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隨著更多電器廠商和科技巨頭的崛起,夏普沒有很好地理解市場定位,創新能力也逐漸衰弱,公司一路下滑。
從富士康的角度來看,收購夏普簡直就是太值了。目前三星已是面板中的強者,在市場十分蕭條情況下,許多家電企業都陷入小幅度虧損或持平狀態,三星旗下LGD和SMD市場占有份額仍非常高。面對市場上升的需求,三星不得不擴大規模,并投入巨資建立10.5、10.6代線生產,但建工廠需要時間,收購夏普液晶業務,可在原有工廠進行面板生產,還能利用夏普面板技術。
富士康給人最大的印象是“世界代工廠”。作為代工企業,富士康的苦惱是專注于訂單生產,卻不能分享品牌價值,利潤率極低。這些年,鴻海一直在謀求轉型。夏普手中有大尺寸0LED生產的技術氧化物薄膜電晶體(Oxide TFT),收購夏普能壯大鴻海旗下群創光電液晶技術和推動群創OLED研發。加上富士康能形成優良供應鏈,降低成本,蘋果甚至不需要再向三星LG JDI采購液晶面板。鴻海也不再只是做iPhone手機組裝,還通過提供手機部件提高生產效率,與對手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