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訓元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教育教學有更多途徑,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1前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數學課更有趣味性,為學生創設出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求知欲得以滿足,并充分感受到數學世界的豐富多彩和無窮樂趣。所以,教師要真正認識到現代化教育的本質,不斷探索信息技術下數學課堂教學新模式,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2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究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活潑有趣的情境,并在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這樣能夠讓學生保持著濃厚的學習性卻,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為學生展示動聽的音樂、豐富的圖像和富有趣味的動畫,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教學情境之下,可以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2.2展現過程,深化認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借助信息技術的聲像功能,可以讓一些難點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深化學生的認知程度,同時將數學內在規律與現象的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變靜為動,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通過多角度、多方面的演示,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形成求異思維。
2.3讓數學走進小學生生活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很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現實生活材料既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與問題。所以,信息技術可以為數學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生活材料,有利于提升教學的效率。
3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3.1創設情境時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參與興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創設出形象、有趣的情境,學生置身于其中,可以產生積極探索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這樣課堂教學效率無疑很高。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教師以一段flash動畫或一幅優美的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例如:對《空間與圖形》的講解,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和圖形與位置等教學內容,制作成為微課視頻,重點講解圖形的測量和圖形與位置,并通過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幾何圖形,來讓學生們直觀的對其進行了解與認識,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指出自主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們通過觀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動,來發展其空間想象能力,從而確保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創新能的提升。
3.2導入新課時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掌握了牢固的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實物圖像、運動過程呈現在學生眼前,運用定格、慢性、重復和放大等特技,讓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和形象,刺激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如以“數的大小”為例,我們可以利用《西游記》人物創設一個“師徒分桃子”的故事情境,在PPT中插入圖片或Flash動畫,形象地引入“數的大小”的概念,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感知數的大小。其次,可以借助PPT為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層次練習,比如可設計“鯉魚跳龍門”這種游戲式的練習題,循序漸進。同時一我們也可以在PPT中設計VBA程序實現自動出題和自動批改題目的方法,快速制作“小學分數四則運算自測練習”習題課件。如此一來,既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3.3講解重難點時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例題、插圖、推理、證明等等內容都是靜態的,如果教師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很難真正理解,主體參與意識也無法得到增強。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信息技術讓靜態知識動態化、將抽象知識情境化,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的熱情。例如“圓面積計算公式”教學時,學生對于其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化圓為方”的道理難以理解。這時可借助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黃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一個地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3.4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運用信息技術,調整學生情緒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刺激學生,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思維動力,讓學生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狀態。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特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如下動畫:筆直公路上行駛著自行車、手推車、三輪車、汽車、摩托車等,車輪為圓形。此時教師可以暫停播放,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車輪都是圓形,如果把車輪換成其他形狀會出現怎樣情況呢?”之后繼續播放,馬路上行駛車子的車輪變成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圓形,車子則出現了顛簸,甚至停止前行。之后教師要讓學生自己總結圓的特點,并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結語:總之,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在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