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芬
【摘要】優質的數學教學離不開教師對有效教學方法的運用。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日記的寫作: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顧,鞏固基礎;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拓展學習內容,訓練數學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日記
優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A-0104-01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高效的學習活動離不開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有意義的探究發現,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教學。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寫數學日記,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歸類知識,鞏固數學基礎知識
在數學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數學課程內容不斷豐富、知識體系日益完善,其中有些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梳理和歸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作數學日記,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回顧,總結知識的特點和應用,不斷完善數學知識結構。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了七年級數學的《有理數》一章內容之后,教師布置了數學日記的寫作任務。這一章內容主要圍繞著“數軸”展開,需要學生掌握數軸的三要素,學會在數軸上標出對應的點,加深對正數、負數概念的理解,因此,筆者讓學生在數學日記中必須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畫出數軸,并且標示出已知點的位置及數據,寫出自己對數軸的認知和理解。由于教師提出的要求具體明確,學生大都能結合溫度計上的刻度、不同地方的海拔高度、向兩個方向不斷延伸的馬路等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畫出數軸,標出對應的數據。通過這樣的數學日記形式,學生對數軸的三要素有了比較深刻的認知,并且通過借助數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鞏固了有理數的知識,取得了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回顧過程,總結數學學習方法
很多數學基礎知識,如數學概念、定理等,是由大量的事實推導出來的,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的推導過程,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會正確地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數學日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回憶,強化獨特的數學學習體驗,概括數學學習方法,高效地進行數學學習。
例如,在學生完成了七年級數學的《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一章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數學日記寫作任務,要求學生根據這一章學習的內容,總結自己的收獲,自由表達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想法,并且寫出自己對數學課程學習方法的理解。由于教師明確了數學日記的寫作內容和思路,大部分學生能在日記中談到自己數學調查的方法,從樣本的選用、調查的過程,再到數據的整理,最后作出統計圖,根據圖形進行數據分析。從中,學生們普遍認識到了數學調查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出了自己的一些學習體驗及學習方法。
三、拓展內容,訓練學生數學思維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會學生教材上的知識,而應該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日記的寫作,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思考,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促使學生對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反思,寫出自己思考探究的過程,破除思維定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了七年級數學“絕對值”一節內容之后,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對“絕對值”概念的理解進行反思,完成數學日記的寫作。大多數學生在數學日記中通過畫出數軸,根據“數軸上一個點到原點的距離”來理解“絕對值”的意義。有的學生寫下了自己對“數軸”概念外延的認識過程,如,0的絕對值還是0;正數的絕對值是其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其相反數;任何一個有理數的絕對值都是非負數……有的學生在自己深刻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絕對值相等的兩個數一定相等嗎?學生們通過數學日記的寫作,加深了對“絕對值”的認識,進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通過對已有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推理,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行了數學邏輯思維的訓練,從而達到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總的來看,寫作數學日記作為一種靈活方便的學習形式,能夠促使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并反思,鼓勵學生拓展課堂學習的內容,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在將數學日記應用到教學中多下功夫,加強指導,認真批改,及時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體驗。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