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之際,我國會計改革再度發力。日前,財政部正式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繪就了我國從會計大國邁向會計強國夢的藍圖。
《綱要》的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是: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會計法制建設、會計標準建設、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會計服務市場建設和會計理論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會計管理體制和機制,全面推動會計轉型升級。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強化法治、堅持服務發展、堅持文化傳承、堅持開放合作。
《綱要》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系,深入推進會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現代化。會計法制和會計標準體系更加科學,會計工作轉型升級取得實效,會計工作者執業能力明顯增強,會計管理體制更加完善。
《綱要》對“十三五”時期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作出了具體的部署。
加強會計法制建設,是我國“十三五”時期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首要任務。
中國會計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主題是會計法制建設。經過不斷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會計法》為核心,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會計法規、規章為規范主體的會計法規體系。但應清醒地看到,會計法制的基礎不牢固,會計法規體系不完善,會計法制意識觀念不強,漠視與踐踏法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嚴重損害了公眾投資人的利益,也扭曲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綱要》提出要修訂《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及其配套法規、規章,完善會計監管、行政執法機制,切實落實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會計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完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全面推行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加強其他會計審計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動各項會計審計標準體系的貫徹實施。
會計工作轉型升級被列入“十三五”時期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任務。
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把“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戰略目標,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傳統會計工作主要從事會計核算,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業務越來越復雜,如果會計工作不加快轉型升級,將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會計工作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綱要》提出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夯實會計基礎工作,積極融合新技術、新手段,推動會計核算技術的優化升級;以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為抓手,引導、推動管理會計廣泛應用;探索會計信息資源有效利用機制,進一步推動各單位會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政策引導、經驗交流,不斷強化會計工作在信息利用、資本運營、價值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范等方面的職能作用。
會計工作者執業能力建設,被列入“十三五”時期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任務的重中之重。
會計工作者是會計工作的主體,會計工作者的執業能力,不僅決定了會計工作的質量,更關系會計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目前我國會計從業者整體執業能力不高,觀念陳舊,知識結構不完善,尤其是復合型、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缺乏,嚴重制約了會計功能的發揮,影響了會計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培養大批理念和技能能夠適應發展需要的人才,是我國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主要任務。
《綱要》提出要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會計人才評價政策,促進會計工作者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職業道德素養進一步提高、執業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培育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會計人才隊伍。
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已經明確,廣大會計工作者應積極行動起來,認真學習、全面領會、積極貫徹、扎實推進,共同推動我國由會計大國向會計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