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摘要:本篇文章嘗試從重視板書設計、有效布置作業、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三個方面,來闡述改善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堂環境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因為教師教學藝術的提升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改善教學的旅程也是沒有終點的。在改善教學的實踐中,我逐漸積累了一些思考的成果,嘗試借由本篇文章分享給各位高中物理教師。
一、重視板書設計的有關問題
1、為何要重視板書設計。一般情況下,物理教師傳授知識依靠的就是教學語言,但是,總是單一地依靠教學語言也是不現實的。因此,很多情況下,教師還是需要依靠其他的輔助形式,其中最簡便直觀的形式之一就是板書。但是,板書也不是隨意的,比如:教師板書的設計不合理會導致學生理解上的時間延誤,這樣不僅沒有發揮板書的作用,還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簡言之,物理教師要想板書發揮最佳的效果,就要重視板書設計的有關問題。
2、提升板書質量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布局是否合理。學生主要依靠視覺觀看板書,所以,板書的布局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第一個方面。教師喜歡使用中心布局的原則,把所有的板書都寫在黑板的正中間;另外有些教師則更加喜歡采取分散的原則,把主要的內容分散于黑板的不同位置。其實,教師具體采取哪一種布局方式并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教師要經常變換布局的模式,以免學生產生視覺上的疲勞。此外,教師還有必要根據具體的章節內容選擇不一樣的布局模式,以期達到最佳的板書效果。
第二,字體大小適當否科學。字體大小是否合宜是影響板書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當前,大部分的高中采取的還是大班授課的模式,因此,為了確保班上所有的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板書上的內容,教師就不能把字體寫得過小,但是字體過大也會影響板書的量,因此,教師合理把握字體大小也是講求一定藝術的。字體的大小乍一看是一件小事,其實課堂就是由一件件小事架構起來的,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做到最好,才可以真正改善教學。
第三,顏色搭配問題。很多人都說,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枯燥的課堂,所以大多數的物理教師都在努力找尋著提升課堂趣味的方法。其實,在板書的時候注意顏色搭配的問題也是可以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在不同顏色的視覺沖擊下,學生對板書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而這種興趣直接就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觀看板書、記憶相關知識。
二、有效的布置作業
寫作業是當前很多中國高中生都恐懼和排斥的一件事情,學生之所以排斥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貪玩之心猶存,一方面也是因為教師布置的作業量太大了。高中時期,學生需要學習的學科本來就多,如果每一學科的教師都布置大量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和壓力確實不小。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學生不僅難以保質保量完成作業,還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的心理。正因如此,教師一味呼吁給學生減負,甚至要求取消家庭作業。其實,這樣的想法未免過于偏執了,相當于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完成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不論是預習新的知識,還是溫習舊的知識,都是學生必須要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作業不能取消,但是學生任務量過大的問題也不能視而不見。其實,高中物理教師要想有效的布置作業,只要堅持典型性和針對性兩個原則就足夠了。
1、堅持典型性原則,以兼顧“質”與“量”。堅持典型性原則是物理教師控制作業數量,減輕學生任務量的關鍵原則。以往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總喜歡要求學生把練習冊或其他學習資料上的試題全部完成。其實,這些試題中,有相當一部分考察的是相同的知識或原理公式。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已經熟練掌握這個原理或者知識的話,再做完所有的題目其實是沒有多大必要的。這個時候,教師只要按照典型性原則的要求,揀選出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作業給學生,那么學生在完成這一道題目的時候,就已然在思維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所以,典型性原則既保證了教師布置的作業的含金量,又壓縮了作業的數量,成功兼顧了“質”與“量”兩個方面。
2、堅持針對性原則,以保證作業真正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除了作業的數量,作業的難度也是影響學生作業完成的主要因素。不同學生擅長的物理領域不盡相同,學習能力也存在差別。因此,千篇一律的作業布置形式不僅容易忽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還會消磨學生物理學習上的信心和耐心。針對性原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針對性原則強調的就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生學習程度布置大同小異的作業內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學生的作業都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教師沒有十足的精力幫助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制家庭作業;另一方面,作業差異過大其實也有可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所以,在針對性原則指導下布置的物理作業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在一些難度過高的題目上適當降低對部分學生的要求。總之,針對性原則是一種人性化的原則,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師布置的作業真正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感受和需要。
三、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課堂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客觀因素,因此也是教師試圖改善教學時必然要關心的主題。一般而言,滿足下列四個條件的課堂環境是比較積極的課堂環境。
1、學生的成就感得到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得到滿足,就說明這個課堂環境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
2、學生在課堂上有安全感。安全感是學生享受課堂時光的關鍵感受之一。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安全感,那么學生就會在情緒上出現各種局促不安的情況。學生的學習潛力也不能完全釋放出來,更談不上享受美好的課堂時光了。
3、學生的主體感在課堂上得以實現。最后一點,也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學生的主體感得以實現。主體感強調的是學生學習主題地位實現的感覺,是學生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感融入課堂的核心感受。如果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總是感覺到被動和壓抑,那么就說明學生的主體感沒有實現或者說實現得很不全面。
改善教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物理教師要想早日實現這一教學理想,就需要真切地注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