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
摘要:所謂項目管理模式,就是在工程實際建設過程中,把建設項目當做整體系統,利用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以及管理手段,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其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會嚴重影響到工程項目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以及建設工期,工程建設目標以及項目效益均和管理模式有著緊密的關系。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優化
中圖分類號:TU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3-42-02
前言
現階段,工程項目管理一般是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以及施工總承包單位一起執行的,想要達到工程項目建設目標,就應該按照項目建設存在的內在規律,通過現代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
1.優化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和趨勢
市場經濟是開放經濟,因此各市場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的時候,必然面臨兩個市場的競爭的:即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考內到國內經濟管理體系實際并未完全松懈這一現實,對企業而言,國際市場的競爭比國內更為激烈和殘酷,因為在國外競爭,無論你是何種性質的企業,都不會有兜底…沒有人會為你的失敗買單。但是這也是機遇之所在,國際市場規模程度大、成熟程度高,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都遠遠超過國內市場,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奮斗的目標都是贏得國際市場,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同國際接軌”,我們終究是要走向世界的,在目前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的建立等一系列戰略性舉措的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外建筑市場是必然的趨勢。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總體上仍然存在水平不高的問題,在建筑工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中必然會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針對性地優化建筑工程企業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適應國際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1.2國內市場競爭的需要
國際市場經濟競爭越發激烈的,而中國國內市場巨大,因此必然導致一大批資質優秀的國外建筑工程企業進軍內地,從而給我國本土企業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國外同行技術先進,管理理念卓越,會計核算嚴格,員工隊伍素質優秀,這對管理模式本就不高的本土建筑工程企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壓力。但壓力就是動力,正因為目前國內建筑工程企業與世界其他優秀國家的企業相比處于不利的位置,我們才應該及時優化和創新本土建筑工程企業項目管理模式,通過國家大力改革管理體制,放松企業經營管理,深化市場改革:企業自身不斷學習和引進新的管理制度和理念,盡可能地創新管理模式,力爭在新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優化
2.1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創新方向
從當前而言,結合國內建筑工程發展實際情況,建立具備彈性生產力、剛性產業結構和貼近市場需求為特點的科學組織體系已經成為未來長時間發展的核心內容。國內建筑產業發展存在的基本問題主要在于工程項目管理層面缺乏與社會聯系,建筑產品嚴重違反生產活動規律。因此,立足于建筑行業發展實際情況,建設符合產品特點即生產規律的組織體系,以對國內建筑行業進行綜合治理,已經成為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的具體方向。
2.2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調整對策
2.2.1組織結構層面調整
首先,確立彈性生產力發展原則。總承包人的施工管理制度與基本作用職能應該明確分離,用工制度則應該明確彈性、科學、合理。
其次,建立符合剛性產業結構的市場需求。國內建筑行業總承包往往擴區域進行,但必須直接與業主簽訂承包合同,便于施工及維權。
第三,立足市場發展規律。總承包的跨區域經營往往會直接影響管理模式。例如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必然會影響到決策的準時下達,更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組織結構的設置應該立足于市場發展規律層面,貼近市場需求,并適當將權力下放,以此建立相對靈活機智的組織機構,便于應付突然事件的發生。
2.2.2思想觀念層面調整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首先應該創新思想觀念。只有企業管理者的思想觀念真正實現創新,才能夠直接推動項目管理的觀念創新,整個企業就會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處于創新環境,已形成不換觀念就換人的基本分為,從而為項目管理者思想觀念創新奠定基礎。
要實現管理理念的創新,項目管理著自身管理理念必須走在前面,在工作矛盾中處理好多種關系。施工企業為確保自身權益和長期發展,為確實現與業主的合同條款,就必須加強項目管理,確定合理的成本目標、工期目標和質量目標。可以說,明確處理好這三大目標的對立統一關系,已經成為項目管理的核心所在。當然,這三大目標在達成過程中,不可能都處于最優值,必須進行各方面比較,做到目標最優化。
2.2.3利用PERT法則
項目進度計劃是項目體系實施過程中的核心部分,更是項目管理和項目控制的前提依據,是其他計劃得以開展的基礎。編制較為合理、科學的項目進度計劃已經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所在。
當前,較為科學編制方式,主要是指利用PERT法則,將項目作為系統從整體出發,將系統中所需要各個相關要素利用網絡圖形式展示出來,并利用圖形分析和時間參數等進行計算,以預料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眾多影響因素,統籌安排優化目標,讓項目實施能夠按照計劃和目標向前實施。在工程實施過程之中,項目進度計劃同樣需要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不斷進行調整,以確保工程完成質量最優、成本經濟且節約時間。
除卻上述組織結構、思想觀念以及PERT法則之外,建筑項目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職能在于控制,主要是指為確保組織目標及相應計劃得以實現,并根據事先確定或者因發展需求而重新制定的計劃進行衡量、測量和評價,并及時糾正相關偏差,以防止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一般而言,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在實踐工作過程中,一般對此三方面進行科學有效管理。
2.3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創新運用
2.3.1企業技術層面
技術創新直接關乎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作為企業基本形象的展示者,企業項目部直接體現出企業的綜合實力,更是企業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障。項目施工管理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努力,才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企業長期發展。從本質層面而言,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運用到企業技術層面,就是利用新技術、采取新知識,運用新型管理模式,以希望能夠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占據一席之地。
歸根到底,人才是技術創新的關鍵所在。加快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不斷培養技術與管理復合型、技術與經濟復合型以及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步伐,為企業技術提升奠定重要基礎。除此之外,企業人才還可以根據市場發展需求,確定長期培養亦或是短時引進。與此同時,施工企業需要不斷改善自我組織機構,提高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比重,提升生產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科技素質,并提拔青年科技人員參與到重大工程課題的研究與開發中,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成長,成長中創新,創新中發展。
2.3.2企業文化層面
從中外成功企業發展經驗來看,其能夠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其原因就在于創新。當然,文化層面創新已經成為企業長期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當前國內外優秀企業來看,創新企業價值觀和創新企業文化機制已經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只有從這兩方面出發,積極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市場資源,注重企業內外的有機協同,在立足于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不斷促進自我發展。
3.結語
項目施工管理屬于一個系統工程,同時也是建設企業經濟目標有效轉變成物質成果的主要場所,對建設項目進行有效的現場管理是工程施工單位的重點管理工作。目前,提高工程建筑工程實際管理水平受到了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以及各個施工單位的重視,所以,一定要合理調整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從而提高項目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