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業
摘要: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我國不斷的建設高層建筑,隨著高層建筑的增多,人們對高層建筑的要求不斷的提升,對高層建筑質量要求更嚴格,這就包括高層建筑主體結構,主體結構不僅關系到整個高層建筑的安全性,還關系到建筑的穩定性,因此,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進行施工時,必須嚴格的控制好每個施工環節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高層建筑的質量,標準高層建筑的安全。本文結合寶信清水灣工程分析了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及質量控制。
關鍵詞: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Z-;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9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3-121-02
引言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直接關乎到建筑的使用性能,關乎到建筑的使用壽命,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隱蔽性工程較多、施mm序復雜,如果施工時不嚴加的進行控制,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時,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控制施工質量,要完善施工環境,以提高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性,提高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
1.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概述
1.1高層建筑主體結構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包括簡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等類型。
1.2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方案
(1)簡體結構施工方案
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的承重結構是簡體結構,其采用現澆工藝,以保證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整體性。簡體結構施工工藝使用組合模板、大模板、滑動模板等三種模板。通常將簡體分為內筒、外筒,且內外筒之間樓板跨度在8-12米范圍內,誤差在2米范圍內。建筑建設單位為了保證主體結構工程的質量通常采用現澆混凝土樓板,或以壓型鋼板、混凝土薄板為現澆疊合樓板,在施工完成后,可將樓板作為永久性模板應用于簡體結構施工中,同時還可以使用預制助梁現澆疊合樓板的方法,以便便捷的進行施工操作。
(2)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一般采用就地澆筑的方法澆筑高層框架結構,尤其是框架結構中的板、梁、柱的混凝土施工使用最廣泛。就地澆筑方法具有整體連貫性好、應用范圍廣、適應性強的特點,然而,就地澆筑不僅會加大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量,還加大了模板使用量,更加大了對鋼筋混凝土加工成型的要求,加大了對現澆混凝土的配制、運輸等方面的要求。框架結構現澆的方法有組合式的鋼模板和膠合板、整裝散拆、滑模施工等三種方法。在設置樓蓋模板時主要采用組合式模板,如果急需使用模板可以采用早拆除模板的方法。
(3)剪力墻結構施工方案
對剪力墻結構現澆時,主要使用以下兩種施工工藝:大模板、滑動模板。大模板工藝具有整體性好、施工速度快、操作簡單便捷、維護工程量少等特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剪力墻結構施工中,而且高層建筑的內承重墻施工也是使用大模板施工工藝進行的。滑動模板具有整體性好、施工速度快的特點,因此,用于剪力墻結構施工中,只是應用沒有大模板工藝廣。
1.3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特點
(1)施工技術的高復雜性
高層建筑結構包括鋼結構、鋼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等三方面的結構,高層建筑最重要的是主體結構,其包括鋼筋、模板、混凝土三方面的施工工程。在高層建筑中,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還不完善、不成熟,相關技術的研究應用還處于初步階段,這就增加了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難度,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包括了方方面面,比如,結構的構建、工程施工的環節等,使得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具有高復雜性。
(2)高空交叉作業,安全性低
高層建筑具有層數多、高度高特色,在對高層家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時,建設單位為了保證施工進度、施工質量,通常采用機械運輸工具運輸建筑所需的材料,采用垂直的機械將建筑材料運輸到每一層建筑工程內,然而,這種方法安全性較低,不注意的話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
(3)施工工程成本高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不僅受到施工技術的影響,還受到施工現場條件的影響,受到環境、天氣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質量,建設單位必須加大技術投入量,加大施工設備的投入量,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1.4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以寶信清水灣工程為例
寶信清水灣工程總建筑面積125556.85m2,屬于框剪結構,地上25層,地下各一層,標準層層高3m。
1.4.1模板工程施工
1.4.1.1模板的安裝
(1)梁模板安裝順序為:復核梁底標高校正軸線位置一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模底板→綁扎梁鋼筋→安裝兩側梁模→穿對拉螺栓→按設計要求起拱→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梁模連接固定。(2)中心筒模板安裝順序為:組裝檢查→安裝就位模板并調整平直→安裝穿墻螺栓→安裝橫楞→調直模板平直→與柱、樓板模板連接。(3)樓板模板安裝順序為:搭設支架及拉桿→安裝縱橫鋼楞→調平柱頂標高→鋪設模板塊→檢查模板平整度并調平樓板模板。
1.4.1.2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拆下的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脫模劑,以備使用。①柱模:先拆除楞、柱箍和對拉螺栓等連接、支撐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②墻模:在拆穿墻螺栓、大小楞和連接件后,從上而下逐步水平拆除。③梁、樓板模板:應先拆梁側模,再拆樓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1.4.2鋼筋工程
鋼筋是砼結構中的主要受力材料之一,是砼結構的骨架,對砼結構的內在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該工程所有鋼筋均在施工現場制作,現場設立了鋼筋加工棚、原材料及成品鋼筋堆場,在施工前,施工人員按照要求對各種構件的鋼筋進行處理,對于盤園鋼筋,用調直機進行調直,并除銹;對于粗鋼筋,采用電動鋼絲刷除銹。用機械式鋼筋切斷機,確保鋼筋的斷面垂直鋼筋軸線,無馬蹄形或翹曲現象,以便于連接或焊接。
1.4.3砼工程
1.4.3.1砼澆筑
進行柱子和剪力墻澆灌砼時,先在柱頭和墻上搭設下料平臺,澆筑過程中,砼在平臺上,接順后使用鐵鍬鏟砼入模,同時保證分層下灰、分層振搗。砼澆灌前,柱和墻根部先澆灌30
50cm厚一層同等級水泥砂漿。對梁板澆筑時,需連續進行并在前層砼凝固之前將后層砼澆灌完畢,以確保砼的密實度及無施工縫出現,確保砼質量。在澆筑前,確定預留縫的位置,其位置設置在結構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4.3.2砼振搗
砼振搗采用平板振動器和插入式振搗器,有斜插和直插兩種方法,同時將撐到的速度控制為快插慢拔的形式。插點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振搗間距低于振動半徑的1.5倍,不碰撞鋼筋和模板。振動20-30秒的時間,當砼表面呈水平不顯著下沉、不出氣泡,說明已搗實。
2.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2.1工程質量檢測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工程質量檢測的結果直接反應出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嚴格的控制檢測工作。檢測標準為距離誤差在0.02%以上、矩形角誤差在2°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檢測的結果,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2.2主體結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1)鋼筋工程
主體結構的梁柱交界處大量的存在鋼筋,使得澆筑時混凝土無法填充完全,因此,施工人員進行鋼筋工程時,應根據實際的情況對鋼筋的位置進行調整,以保證鋼筋工程順利進行。鋼筋工程存在鋼筋下料長度不準箍筋歪斜扭曲、綁扎間距不均、鋼筋貼模板、負筋下塌等問題,施工人員需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繪制每個構件的單根鋼筋簡圖,保證每一構件鋼筋的直徑、幾何尺寸形狀及下料長度的準確,鋼筋焊接是由專業的焊接人員進行焊接,并保證鋼筋制作和綁扎準確無誤,保證預留鋼筋位置的準確。
(2)模板工程
梁模板存在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等方面的通病。柱模板存在炸模、斷面尺寸鼓出、漏漿、混凝土不密實,或蜂窩麻面、偏斜、柱身中間柱模偏位等方面的通病。板模板存在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等方面的通病。因此,施工人員在安裝模板時,要保證柱、梁、板的軸線位置及標高準確無誤,保證幾何尺寸準確性,要做到不漏漿,不沉陷,達到清水砼及鏡面砼標準。
(3)砼工程
砼工程存在蜂窩、露筋、麻面、孔洞、縫隙及夾渣、墻底部缺陷、梁柱結點處(接頭)斷面尺寸偏差過大、樓板表面平整度差、基礎軸線螺孔埋件位移、混凝土表面不規則裂縫、缺棱掉角、鋼筋保護層墊塊脆裂等方面的通病。因此,在砼工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溫度,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其性能指標,符合澆筑時的技術要求。砼工程實施分層澆筑的方法,澆筑厚度以設計時的厚度為準,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此外,為了保證鋼筋不發生移位的現象,需選擇合理的振搗根據進行振搗,且振搗時,振搗工具不能觸碰鋼筋或模板。
3.結語
總而言之,根據施工設計的要求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同時加強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以提高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質量,提高高層建筑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