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蓉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77-02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在這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卻存在許多問題,如師資力量有限、課程與實踐脫節、缺少實訓基地、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不完善等,所以如何結合自己學校專業特色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了各個職業院校的當務之急。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我院陶瓷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而陶瓷工程是省級示范性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也是我院的核心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面向陶瓷生產行業從事陶瓷原料制備、成型工藝、坯釉配方、產品檢測與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我們以培養陶瓷工程專業人才為導向,針對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課程進行改革,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試行一套全新的課程設計模式——項目化教學,改變了以往“老師教、學生學”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個課程設計體現少而精的原則,深入淺出,突出中心,嚴格把握必須掌握的基礎概念,以采用“工學結合、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研究,以項目為載體、任務為驅動,以“實驗為主,理論為輔”為教學內容,理論成為實踐的墊腳石,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學生能力實訓,使學生操作技能熟練化、標準化、系統化,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一體化,從而讓其能勝任陶瓷公司的分析崗位的工作,更好的培養陶瓷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現從兩個平行班的教學效果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一、教學目標: 相比教改前偏重理論而言,我們簡化了理論,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實用”為目的而設立教學目標:①使學生認識實驗儀器,了解并熟悉相關儀器的構造及保養;②使學生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原理;③使學生具有能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合理選用實驗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④使學生具有處理實驗數據并能評估實驗數據好壞的能力;⑤使學生具有能解決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常見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驗的比重幾乎為1:1,這樣的目標設立真正做到了工學結合,更符合職業院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教學對象: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化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增強,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師生緊密呼應,課堂教學氣氛良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成績較以前有明顯改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大多數學生能掌握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為后續專業課程提供鋪墊,培養了面向生產過程的學習方法,并能將本課程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后續課程中。
三、教學策略:以實驗為主,理論為輔。 通過“以實驗為主,理論為輔”,以課堂講授與實驗相結合的方式,提出任務,將學生置于實際化學問題研究的環境之中,同時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學生自己去思維去創造去發揮,這樣讓學生從反復的實驗中得到鍛煉提高,對培養學生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是有益的,使學生操作技能熟練化、標準化、系統化。
四、課程考核:徹底改變傳統的以筆試成績為主的考核方式,以實驗實踐考核為主(占50%)+考勤(占30%)+實驗報告(20%)為學生該課程最終成績。
在該課程改革過程中,在實施具體教學時發現以下幾個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1)受課堂時間限制,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銜接不夠,建議連堂集中上課。
(2)學生接觸面窄,與兄弟院校學生之間的學術專業(化學領域)方面交流不多。
(3)實施“項目化”教學,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將重心放在學生實際運用技能培養上,更要具有與專業相關的豐富系統理論知識和很強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熟悉與本課程相關的行業或企業的生產實際,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建議學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引進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對現有教師隊伍進行全面培訓,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
項目化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學術和職業專業能力兩方面的平衡發展,強調一定知識的擁有和職業能力的養成及其相互的均衡,挖掘學生個人潛能和可持續能力,尤其在職業教育上,突出多種通用能力的培養,包括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與人共事相處的能力;溝通、交流和使用通迅技術的能力;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化教學讓多種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中,真正做到了工學結合并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化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馮素香, 李曉坤, 許閩,等. 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 科技創新導報, 2014(17):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