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彥錡
【摘要】作為我國的國粹,京劇藝術無疑是我國戲曲文化中最厚重的歷史傳承,也因為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而成為我國最具有藝術影響力的戲曲品種之一。京劇這種藝術形式,在帶給我們高品質精神欣賞的同時,也將古老而獨有的文化脈絡梳理下來。京劇被納入教課書內容,是對經典國粹的弘揚和傳承,同時也是提升全民素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借助經典文化弘揚現代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國劇藝術特點、舞臺節奏、劇本人物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京劇欣賞和京劇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思路。
【關鍵詞】國劇 ?京劇 ?藝術魅力
【中圖分類號】J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91-02
京劇被納入教課書內容,是對經典國粹的弘揚和傳承,同時也是提升全民素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借助經典文化弘揚現代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在現代大家教育認知和社會普及程度的基礎上,分析國劇京劇獨有的藝術魅力和美學特點,傳遞美學知識,弘揚國粹文化。
一、京劇的藝術亮點概覽
(一)表演形式的集大成者
京劇是藝術形式的集大成者,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包含說、唱、念、做、打等多種表現手法,可謂十分豐富。相同道理,這也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單純沒有感情的表演,遠遠不能滿足京劇這種藝術形式的要求,可以這樣講,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過程,同樣是一個展現京劇藝術生命力,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從人物設定上,生、旦、凈、丑深入人心,而每個大類,下面又包括很多小的分類,從而造就了各式各樣的京劇臉譜。
(二)京劇表演講究方圓規矩
講究規矩,是京劇的另一大特點,也就是表演過程的程序化。演員在舞臺上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看似閑庭信步,其實內在都包含極強的表演邏輯,在遵循規矩的基礎上,演員的這種表現,也給舞臺帶了不一樣的生機和活力。此外,京劇藝術的道具設置也是極為考究的,每個物件、桌椅的擺放,都恰如其分,都有其自然的位置,而不是隨意擺放的,這種道具的“靜”,與演員的“動”相結合,最終造就了精湛的舞臺表演。
(三)演員表演技巧絕倫
在京劇的舞臺上,演繹的經常是歷史上的人物事件,既有歷史蒼涼,也有天馬行空,對于這些虛化出來的場景和時空背景,如何增強觀眾的代入感,這就全靠演員的本領。在折子戲的代表作品《拾玉鐲》,可謂將這種藝術特點進行了精湛絕倫的展現,在舞臺上,演員通過表演,讓一群活潑好動的小雞,在舞臺上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似乎叫聲就響起在觀眾的耳邊。這樣的表現形式,既給了觀眾真實感,也帶給了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
二、人物形象豐滿厚重
各式各樣的經典京劇劇目,早已深入人們心中,這樣的經典劇情,更帶來了經典人物形象的歷史長存,經過時間的錘煉,這些沉淀下來的人物形象,不僅從感官上具有極強的藝術欣賞價值,在故事內容和歷史厚重程度上,也有其獨到之處。
經典劇目《秦香蓮》中,一個鐵面無私、受人尊敬的包青天形象深入人心,不僅在欣賞曲目中可以盡情欣賞,在弘揚社會主旋律的當下,這樣的京劇人物形象,更具有其特有的宣傳和推廣價值。有了這樣經典的形象,更需要表演者精彩的演繹。在舞臺上,表演者極具專業性的表演,讓一個個歷史人物真正活了起來。除此之外,華麗的舞臺服飾,也是欣賞京劇藝術的重頭戲之一,各種不同的服裝,觀眾可以直接分辨出其人物個性及身份地位,通過衣著的細節,觀眾同樣可以體會到別樣的美感。
三、表演節奏張弛有度
京劇唱腔中,快與慢不同板式的結合,無疑也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一大亮點。慢板,一般都作為角色的內心獨白出現,或者是用于一種評判性的表述,如《捉放曹》中的西皮慢板,就是這種慢節奏的表現形式之一。京劇中的慢,是唱法上的慢,并不是節奏上的慢,并不會給觀眾拖沓之感,這樣的唱腔反而更顯動情,讓人沉醉其中。而快的唱腔,也能獨顯其特有的藝術形式,也用于表達特有的劇本情節和人物思想等。
在京劇藝術中,另外同樣具有藝術價值還包括京劇中的舞蹈,各種身段優美的舞蹈動作,同樣是吸引大家的一大亮點。此外,京劇中的伴奏樂器,也是無處不顯示著這項藝術的厚重與凝練,京胡等樂器的使用,更是深入每個聽者的心中,讓大家在走出戲院的同時,還有余音繞梁之感覺。
四、結語
作為國劇,京劇藝術當之無愧,不可否認,當下的京劇藝術在發展上的確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是當我們真正走進這種藝術,才能真正深刻感受到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有必要在全社會再次掀起對京劇藝術的學習、欣賞熱潮,讓這種寶貴的藝術形式,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土地上,再次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楊業勤.臻于完美的京劇藝術魅力[J].戲劇之家,20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