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萍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03-02
教學的創新成為了高校改革迫切的要求,實施全面的素質教育亦成為創新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從單純地傳授知識,轉變為既要傳授知識,更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能和發展學生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方法面對這個問題的效果不是很明顯。針對這個矛盾,我們將研究型理論應用到體育院校專業游泳專修課中進行實驗研究,以期克服與解決目前游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沈陽體育學院游泳專修兩個班共計42人,其中實驗班 21人,對照班21人,教學實驗完成后對實驗班進行技術檢測。
1.2研究方法
采用對比實驗法,設立實驗班與對照班,兩組教學內容為蛙泳,進度且一致。實驗班實施研究型教學,對照班實施傳統教學。
2.結果與分析
2.1研究型教學在體育院校游泳技術課教學中開展優勢的分析
研究型教學從實際背景和問題出發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問題-方案-結論的每個環節都是學生在自己的研究中完成的。其注重的是過程、運用、體會。體育院校游泳技術課研究型教學是以教師研究型的“教”促進學生研究型的“學”,注重游泳技術課學習教學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積極地探索如何引導學生以研究型學習方式開展游泳技術課教學活動。通過研究型教學在游泳專修課中的應用,來改變學生被動地接受游泳技術課知識技術傳授的教學方式,挖掘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的能力。
2.2研究型教學應用于游泳技術課教學中的實驗設計
2.2.1實驗班施加的教學方法
分組學習法:4人為一個小組,一起進行蛙泳的技術學習,采用組內合作方式,探討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老師的協同指導下相互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效果。
討論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研究型的課堂,根據教學的需要為學生設立教學主題,學生通過對其相關資料的查詢和了解形成自己的觀點,先在組內進行討論然后過度到全班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學習能力。對比分析法:將教學中在的錯誤及不規范技術動作和規范的技術動作進行比較,然后各小組分析錯誤及不規范動作產生的原因,最后全班學生對其正確技術動作的概念進行明確,糾正錯誤及不規范的技術動作。
2.2.2 實驗控制
為了保證實驗的內部效度,實驗前測數據在實驗前5天內進行,后測數據在實驗后五天內進行。為了確保實驗的有效性,兩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均不知道在做實驗,從而避免實驗班學生的不良心態,確保數據的有效性。
2.3實驗結果與分析
2.3.1實驗前測結果與分析
確保實驗效度的合理,實驗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身體形態、素質、機能等三個方面進行測試(見表1、2、3略)。
將兩組學生所得數據輸入電腦,利用SPSS16.0版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兩組學生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0.05,說明兩組學生實驗前的游泳基礎基本一致,因此,本實驗做到了同質比較,保證了實驗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
2.3.2實驗后側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分組教學后對兩組的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內容包括:50米蛙泳達標、50米蛙泳技術評定、蛙泳理論考試,在50蛙泳達標和技術評定考試中實施教考分離,理論考試以學生自學以及教師上課研究課題的重點為主,以口試的形式考試,客觀題占50%,主觀題占50%。
2.3.2.1游泳課中實施研究型教學對成績的影響
數據表明,實驗組學生的50米計時、技評、理論考試的平均成績均好于對照組,T檢驗結果表明兩組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5。說明經過實驗后,實驗組各項測試成績整體上優于對照組。也充分的說明研究型教學應用于體育院校游泳專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術、理論的水平。
2.3.2.2研究型教學對整體水平的影響
上述表明,無論是實踐、技術、理論的水平兩個班都呈現顯著性差異,表明研究型教學效果要比傳統教學具有優勢。研究型教學的內在精華在于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綜上所述,學生在學習游泳技術動作時不再像傳統教學那樣進行機械式的記憶,而是通過自己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對其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研究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理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結論
3.1.1研究型教學在體育院校游泳教學中應用,有利于結合游泳專項特點較好地提高學生基本技術,發展水中運動能力,增強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1.2 研究型教學應用于游泳技術課教學中,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教學能力。
3.1.3 研究型教學可以應用于體育院校游泳課中。
參考文獻:
[1]劉凡豐.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透視[J].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年第1期
[2]石晶.英國高校能力教育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05年第3期
[3]汪勁松.實施研究型教學推進創新性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