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陵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人民受教育意識的提高,獎助貸學金管理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此工作對學生的管理和激勵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故此,本文將從中外高校學生獎助貸學金管理的方向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探究我國高校的獎助貸學金管理的現狀以及不足,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管理方面提出先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獎助貸學金 ?中外高校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19-02
目前我國高校管理的制度正在和國際接軌,學生管理工作正在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然而轉變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不足和不徹底。一些西方國家的獎助貸學金在設置、發(fā)放以及管理的過程中體現了此理念,令需要幫助的學生切實的獲得資助。然而反觀當下,目前我國獎助貸學金的體系仍有不少問題,需要的學生往往由于諸多因素不能受到資助現象。本文將借鑒國外的獎助貸學金方式,針對我國的教育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究完善獎助貸學金的體系。
一、高校學生獎助貸學金概念
高校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高等學校,高等教育,我國的《高等教育法》中規(guī)定,高等學校包括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此外,高等職業(yè)學校和承認高等學校。在高等教育中,高效的”獎學“和“助學”是關系著高等教育的兩個重要的核心概念。這里是指獎勵學習和幫助學習,是大學管理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貸款“則是“助學”的一項重要的手段。
二、中外高校學生獎助貸學金管理的比較分析
2.1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獎助貸學金的獲得渠道的對比
當前,獎助貸學金的籌集往往涉及學校和政府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以美國為例,其獎助貸學金的主要來源是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其中一部分是來自個人的贊助和社會團體組織。一方面,從國家和政府的資助方面來看。美國的聯邦政府資助的內容主要含有國家科學與數學天才計劃獎學金 、佩爾獎學金、政府補充教育機會獎學金、學術競爭性獎學金、帕金斯貸款、聯邦勤工助學計劃、家庭教育貸款以及學生直接貸款,共計一類助學金和四類獎學金以及三類貸款。另一方面,是由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提供獎助貸學金。美國的高校通過得到來自社會個人、商業(yè)公司、校友、宗教的組織、建校者、募捐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們的資助的方式,達到獎助貸學金的籌集渠道呈現多樣化。美國學生管理是具有完整的機構設置和專業(yè)的人員以及針對學生的人性化服務。因為學生需求是隨著社會不斷變化的。因此,美國的專項資金到位十分快捷,新法令能夠及時出臺,在高等教育的大學會推出配套的新服務,新部門營運而生,例如集體法律服務部、財政救援部、學術支持部以及新生入學教育部等[1]。財政救援部主要負責學生在經濟上的支持和資助,對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及社會上的資助進行統籌,對學生采用全面的、民主的測評,收集并且分析什么樣的學生最有資格以及什么樣的學生最需要資助等等的相關信息。高校與財政救援部的職責是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并且,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 增強和校友之間的聯絡; 提升校園的文化價值以及公共性質構建,并且得到社會人士和社會組織的認同和支持; 切實的提高科研實力,增加高效和公司以及社會實踐合作。而英國的高等教育則不同,有專門負責貸款的機構—學生貸款公司,服務于全英高校的學生,提供貸款等相關服務。大學生直接向貸款公司提交貸款申請,大學僅僅是負責確認申請資格,貸款公司負責咨詢和發(fā)放以及管理回收等事物[2]。
我國大學的獎助貸學金的來源渠道,主要是國家、省政府和教育基金會以及社會人士、企事業(yè)團體幾個方面構成。由于成本分擔理論,大學正在逐漸形成多渠道寬領域籌集資金的模式,其中獎助貸學金籌集的方式也是如此。然而,我國的高效和社會團體組織、以及個人的溝通渠道沒有全方位的打通,校友捐贈和社會人士以及社會組織團體所捐贈的比例遠遠不如國外。評定獎助貸學金的方式往往簡單和流域形勢,因此發(fā)放并不能真正使最需要的學生獲得。
2.2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獎助貸學金獎金的數額以及分配的對比
獎助貸學金作為高校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合理的制定名額以及獲獎助學金的比例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學合理的設置和嚴謹的發(fā)放才能保證教育的公平公正。據《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美國2009 年,獎助貸學金平均為4109 美元。州政府為高校的全日制學生的撥款占稅收總收入高達百分之六。美國的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及社會組織和成員對學生實行全面的資助,避免學生由于經濟的原因不能夠進入高校進行學習。
在美國,高校的學生受到獎助貸學金之中,每項資金比例是十分明確的。以聯邦政府提供資助作為例子,貸款的份額占總體資助的數額70%以上,獎學金占總體的20%以上,助學金只占不足10%。不難看出,在美國給學生提供貸款的額度遠遠超過助學金和獎學金。這反映了,第一,美國政府愿意給學生和學生家長提供助學貸款,這與學生的良好信譽和學校的良好貸款的監(jiān)控以及回收管理機制密不可分;第二,學生申請貸款如若提交,則代表教育的成本將由家庭轉移至學生自己的身上,學校也是間接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立性; 第三,盡管聯邦政府所能提供助學金的比例相對較小,但美國的高校提供給學生種類繁多的兼職以及實習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管制能力。
近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特別是獎助貸學金的投入保持著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然而,獎助貸學金覆蓋的范圍和額度上還是難以滿足又需要學生的需求。此外,因為助學貸款回收的過程中因素復雜,困難重重。我國高校學生的貸款制度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故此,尋找一條高質量、多渠道的并且可持續(xù)使用的獎助貸學金的籌集渠道迫在眉睫。監(jiān)管貸款回收和管理的過程,借貸和償還貸款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十分重要的,這同樣是我國需改進之處。
2.3中外高校學生知情度的比較
國外的許多高校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學生對獎助貸學金制度的情況了解普遍較深。以美國為例,高校新生計劃,令新生較快的融入大學的新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令學生了解學校可以使用的各種資源[3]。以英國的劍橋大學為例,會為進入該校學習的新學生,每位新生派一名輔導教師,老師處理事務經驗豐富,除了學術方面職責不負責之外,幫助學生解決私人的福利和經濟上面的問題。與之相似的是,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新生在開學初受到學生協會提供的幫助,令新生較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學生協會具有規(guī)范性,這確保為新生提供更專業(yè)的和更加系統化的幫助。
西方的高校學生往往在“前輩”引導下,對適合自己的獎助貸學金種類和額度以及申請辦法和規(guī)章能夠明確的了解。與此同時,西方高校的評審,有著成熟的規(guī)定和民主的測評,進而確保獎助貸學金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在我國,盡管新生入學是安排入學教育的,但往往是籠統的理論介紹和以校規(guī)校紀的教育為主。高校也為學生配備輔導員老師負責學生日常的相關事務。然而,當前我國輔導員與學生數目的比例是一比二百。這樣的情況,輔導員所管理的學生具體的情況是不可能對每位學生都了解的,然而把獎助貸學金評選工作下放至學生自行選擇,又缺乏科學的監(jiān)控與調查手段,造成學生對獎助貸學金項目和種類缺乏了解進而失去機會。此外,學生自行評選的結果與學生的評選方式的簡單隨意,并不能反映出真實的情況,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得不到獎助貸學金的現象。
三、對未來我國高等教育在獎助貸學金的建議
3.1加強高校的入學教育
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和體驗相融合,延長新生入學的周期,延長新生的入學教育。除了理論的傳授外,安排高年級的在校學生傳授大學生活的經驗,以年齡接近的學生視角與新生交流,能跟狗更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校各年級之間的融合,加強校友之間的聯系。
3.2由管理向服務理念轉變,拓寬獎助貸學金的渠道
拓寬獎助貸學金的來源是根本之路,高校每年都培養(yǎng)大批的學生,校友則成了學校最為寶貴的資源。全方位的培養(yǎng)學生,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文關懷,優(yōu)秀的校友走入社會之后服務于社會。一些事業(yè)有成的校友可以為學校提供大批的資金。與企事業(yè)對接,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加強與企事業(yè)單位的合作,為學生和企業(yè)之間搭建橋梁,從而拓寬獎助貸學金的資金來源渠道。
3.3協調獎助貸學金的分配數額和比例
依照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設計更為合理的獎助貸學金的數額和比例,為困難學生和家庭降低求學成本,科學分配和制定規(guī)則,從而達到激勵學生學習,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
與此同時,完善獎助貸學金的管理制度,科學合理的監(jiān)督,完備助學貸款的收回制度,是資金能夠科學的形成良性循環(huán)。 ? ? ? ? ?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一系列的中外高校的對比發(fā)現,唯有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建立良性的循環(huán)體系,突出管理的人文關懷才是長久之計。
參考文獻:
[1]溫斯頓.學生事務管理者專業(yè)化論[M]儲祖旺,胡志紅,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27.
[2]吳惠,汪慶華.英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考察及啟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50-52.
[3]王國平.同伴導師:美國高校新生計劃的積極參與者和有效促進者[J].教育探索,2010(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