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敬奎,戴路明,方利洲,張 劍,馮家鋼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云南 昆明 650031)
?
替加環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臨床療效觀察①
舒敬奎,戴路明,方利洲,張 劍,馮家鋼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云南 昆明 650031)
目的:探討替加環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52例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按照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試驗組,每組各2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3g+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注,每8h1次;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替加環素首次劑量替加環素100mg+0.9%氯化鈉溶液100mL,之后維持用藥50mg,每日2次。兩組患者以7d為一個周期,共治療2個周期。治療結束后對比分析2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以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替加環素結合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的臨床療效顯著,改善機體炎癥反應,安全性較高。
替加環素; 舒巴坦;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
本實驗就替加環素結合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進行研究。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來我院呼吸內科病房就診的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52.36±7.63)歲。采用簡單隨機分組分配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6例,試驗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59~80歲,平均年齡(72.44±7.43)歲;對照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8.496±7.25)歲,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和性別比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1]關于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診斷標準,研究經我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本人均同意參與本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對實驗中應用藥物具有過敏史;②無混合其他感染、肺結核、風濕性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③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
1.4 方 法
1.4.1 治療方法:參考《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對照組患者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3g+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脈滴注,每8h1次;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替加環素首次劑量替加環素100mg+0.9%氯化鈉溶液100mL,之后維持用藥50mg,每日2次。2組患者以7d為一個周期,共治療2個周期。
1.4.2 觀察指標:療效評判標準:參考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療效評定標準如下:痊愈為經所有治療后患者實驗室和病原菌檢查水平全部恢復正常,病原菌均消失,胸部X片證實病灶吸收,患者發熱、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為病原菌檢查轉陰,超過2種病原菌消失,患者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有效為病原菌檢查轉陰,超過1種病原菌消失,患者臨床癥狀部分緩解;無效為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加重,分離出新病原菌,存在感染癥狀及體征。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于治療前后檢測采清晨8點~9點空腹左肘靜脈血5mL,放入抗凝劑靜置15min,并以2500r/min離心10min,分離上層清液,置于-70℃冰箱保存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白細胞計數(WBC)水平進行檢測,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和質控;應用酶標儀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漿C反應蛋白(CRP)以及降鈣素原(PCT)水平,上述試劑盒均由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1 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84.62%(22/26)相比,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57.69%(15/26)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指標以及白細胞計數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安全性評價:試驗組患者出現2例惡心嘔吐,2例谷丙轉氨酶升高,1例腹瀉,1例皮疹,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08%(6/26),對照組出現3例惡心嘔吐,2例血肌酸酐輕度上升,1例胃腸脹氣,1例皮疹,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92%(7/26),兩組不良反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指標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有強大耐藥性以及克隆傳播能力的致病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包括抗假單胞菌頭孢菌素、抗假單胞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以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入院監護、侵入性操作以及嚴重基礎疾病等是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主要感染危險因素,此感染發生的同時常伴有其他細菌以及真菌感染,使死亡率增高。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耐藥機制較為復雜,通過產生抗菌藥物滅活酶β-內酰胺酶以及碳青酶烯酶,進而致使菌體外膜通透性降低;藥物作用的靶位變化以及靶位數量降低,臨床治療存在諸多困擾。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因此醫院獲得性肺炎(HAP)的發病率極高,尤其是呼吸機相關肺炎(VAP)。
哌拉西林舒巴坦(Piperacillin Sodium and Sulbactam Sodium)是一種復方制劑,臨床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導致的呼吸系統或泌尿系統感染。能夠顯著殺滅不動桿菌,通過陽離子-四環素類復合物的形式進入細胞質,結合核糖體30s亞基從而阻礙肽鏈的延長,提高藥物通透性。替加環素是一種甘氨酰還素類抗菌藥,屬于四環素類藥物米諾環素的衍生物。有研究顯示,替加環素結合舒巴坦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兩種藥物聯合應用能夠避免單獨用藥所致的耐藥。我們研究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84.62%相比,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57.69%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替加環素結合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提高細菌清除率。兩組不良反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以胃腸道反應為主,但癥狀相對較輕,經停藥癥狀緩解。
降鈣素原(PCT)是由甲狀腺、神經內分泌細胞、肺以及肝臟分泌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曾有文獻證實,PCT在肺炎早期診斷中陽性檢出率高[4],對本病的診斷有指導作用。白細胞增多常見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具有合成迅速、半衰期短的特點,能夠調節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以降解外來細菌和異物,肺炎患者體內CRP水平劇增與肺炎的進展呈正相關。我們研究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漿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水平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替加環素結合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能夠緩解炎癥反應,抑制感染發展。
[1] 陳佰義,何禮賢,胡必杰,等.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J].中國醫藥科學,2012,92(8):3~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13(2):65~6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4(9):13~16.
[4] 馬勇,王磊.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小兒重癥肺炎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5):2275~2277.
① 【基金項目】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01C0052M)
1006-6233(2016)12-2005-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