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紅兵,覃繼新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廣西 右江 533000)
?
喉梗阻綜合診治的臨床療效研究①
龍紅兵,覃繼新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廣西 右江 533000)
目的:探討喉梗阻的綜合診治方法及臨床療效。方法:對80例喉梗阻患者進行觀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采用鎮靜、降溫、吸痰、吸氧、抗感染、病因治療等綜合方法治療,對照組單獨采用甲潑尼龍、布地奈德聯合治療。治療3d,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血氧飽和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研究組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喉梗阻患者采用綜合治療措施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喉梗阻; 綜合診治; 異 物
臨床對于輕中度喉梗阻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吸氧等方法治療,重度喉梗阻主要采用氣管切開術治療。本文就喉梗阻的綜合診治方法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用我院住院部200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喉梗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喉梗阻的診斷標準,年齡18~72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治療藥物過敏、已使用影響觀察結果藥物、合并惡性腫瘤或實質性臟器損傷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25~67歲,中位年齡為39.7歲,病程1d~16d。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病程、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甲潑尼龍、布地奈德聯合治療,將1mg布地奈德混懸液中加入3mL生理鹽水,放入霧化器后帶上吸氧面罩,在氧氣的驅動下吸入10min,氧氣流速為6~8L/min。間隔10min吸入一次,連續吸入3~4次。癥狀明顯緩解后減少用藥次數,治療3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治療措施,明確患者的病變原因,進行對癥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給予鎮靜、降溫、抗感染藥物,如慶大霉素、苯巴比妥、布洛芬等。同時,清理咽喉部異物,利用吸痰器進行吸痰,幫助患者排除黏性濃痰,暢通氣道。以1~2L/min的速度持續吸氧,提高機體含氧量。發燒患者給予物理降溫或退燒措施,積極防止并發癥[1]。
1.3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喉X線體層片顯示喉部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喉X線體層片顯示梗阻范圍縮小30%以上;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總有效率: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1中有治愈率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心率、血氧飽和度對比
2.2 心率、血氧飽和度: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相比較無明顯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率都有所下降,血氧飽和度有所升高,但是研究組心率、血氧飽和度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喉梗阻的病因復雜,外傷、手術、炎癥、異物都會引起喉梗阻,發病率較高。咽喉是人體重要的呼吸道,喉部梗阻會影響人體的正常呼吸,使機體缺氧,影響進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吸氣困難、聲音嘶啞、喉鳴音是喉梗阻患者的典型特點,臨床診斷難度小。通過喉鏡、CT、喉X線體層片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可以明確診斷,與肺源性、心源性或中樞性呼吸困難有相似點,臨床應加以鑒別[4]。在臨床治療中,應結合患者的主要病因進行對癥治療,對于有惡性腫瘤、病情危急患者應及時采取氣管切開術治療。但是輕中度喉梗阻患者主要采用非手術治療措施,吸氧可以增加患者的血氧量,改善患者缺氧癥狀。吸痰可以清除喉部異物,暢通喉道,避免因喉部異物、痰液在喉道擁堵,引起喉部炎癥。鎮靜藥物、抗生素、降溫藥物可以抑制細菌,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甲潑尼龍屬于短效糖皮質激素,水溶性強,療效持久。可以調節患者的免疫力,具有強效抗炎作用,抑制炎性因子,控制感染癥狀。同時還具有抗過敏作用,抑制白細胞的吞噬作用,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改善喉部黏膜充血、水腫癥狀,從而有效的緩解喉梗阻癥狀。小劑量使用時一般不良反應較輕,水鈉潴留少,療效安全。布地奈德屬于腎上腺皮質激素,相對于其他糖皮質激素的局部抗炎能力更明顯,可以抑制組胺活性,降低支氣管收縮力,增強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穩定性,抑制機體的免疫反應。與甲潑尼龍聯合使用可以提高抗炎能力,緩解黏膜水腫癥狀,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對喉梗阻患者采取綜合治療方案提高了治療方法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改善患者的缺氧、呼吸困難癥狀,提高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通過不同作用機理使藥物起效迅速,發揮協調作用,幫助患者迅速消除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避免延誤病機進行氣管切開手術,操作簡單,并發癥少,患者的耐受性好,滿意度高。
盡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喉梗阻的主要治療原則,明確喉梗阻原因、性質程度對治療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綜合診治措施可以減少漏診率、誤診率,提高并發癥防治能力,在治病的同時提高患者免疫力,維持酸堿平衡、水電解質平衡。本文結果中研究組總有效率(75.00%)明顯高于對照組(95.00%),且血氧飽和度更高,綜合診治的效果更為突出。同時,在治療期間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減少不良反應。
[1] 周西笛,李穎厲.小兒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不同階段治療效果的臨床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103.
[2] 馬紅紅,馬波江.血漿和肽素NT-proBNP濃度對慢性心衰患者生存狀況的評估效果[J].河北醫學,2015,8:1411~1414.
[3] 王曉雪.新生兒上氣道梗阻診治的新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3,40(1):22~24.
[4] 羅德保.新生兒先天性舌根囊腫致喉梗阻18例診治分析[J].當代醫學,2015,(24):42~42.
①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課題基金,(編號:廣科攻B130108139)
1006-6233(2016)12-2066-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