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克羅茲,這位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法醫學者,正在開展一個看起來有些“古怪又惡心”的課題,他通過豬的尸體來監測不同環境下尸體的腐爛速度。然而,這個關于死亡的研究,在自然學者朱爾斯·霍華德的眼中,卻迸發出了“勃勃生機”。
一只新死亡的尸體,就像剛入城的馬戲團,很快招來了很多熱情的生物,各種埋葬甲、酪蠅、圓胖的閻甲、隱翅蟲,以及其他食腐蠅類在豬尸體上瘋狂地竄動,就如同獵豹將小瞪羚拖上高大的樹枝一般,留著慢慢享用。它們還將蟲卵產在尸體中,很快這些蟲卵就會孵化成蛆蟲,將尸體作為最理想的成長環境。
當然,尸體上的“生機”遠不只這些,在尸體的內部還有蜣螂(俗稱屎殼郎),衣蛾、皮蠹;以及準備向蛆蟲下手的寄生性黃蜂和不時來捕食這些昆蟲的盲蛛和蜈蚣等,也可謂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了。一頭死亡的豬顯然已經成為了這些生物的“狂歡之所”,一條條食物鏈也在交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