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課堂”深入學,促進黨員思想提升。緬懷一次革命先烈,依托平陽豐富的紅色歷史遺跡和文化資源,組織黨員赴閩浙邊干部抗日救亡學校遺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省一大會址等紅色革命根據地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黨性洗禮。編撰一本《看齊故事集》,收錄劉英、葉廷鵬等8位革命先烈的魅力故事編撰成冊,發放到每一個基層黨組織,要求組織全體黨員干部以革命先輩為鏡,學有榜樣、行有示范。聆聽一場紅色黨課,邀請身邊革命老前輩親身講述革命故事,補足精神之“鈣”。如懷溪中心學校88歲的退休老師顏貽村用平陽話激昂地講述了1948年6月15日在懷溪的穹嶺頭伏擊戰,帶領全體黨員回顧黨的革命歷史,讓廣大黨員從中吸取智慧、獲取營養。
“實踐課堂”針對學,突出實際問題解決。“五進五促”一線學。針對黨員領導干部業務工作忙,聯系群眾不夠等問題,組織開展以“排查摸底進基層,破矛盾促和諧;現場辦公進基層,破難題促提速;掛鉤幫扶進基層,破瓶頸促提升;民主決策進基層,破疑解惑促共識;政策落實進基層,破梗阻促民生”為主要內容的“五進五促”強服務專項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坐班問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爭創標兵”對照學。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的實際情況,落實在農村黨支部中,開展“做美麗家園標兵”活動;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支部中,開展“做高效服務標兵”活動;在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中,開展“做擔當有為標兵”活動;在學校黨支部中,開展“做立德樹人標兵”活動;在醫療機構黨支部中,開展“做救死扶傷標兵”活動。
“空中課堂”廣泛學,擴大學習教育范圍。黨員排查全覆蓋。全面開展黨員組織關系排查工作,對在冊46129名黨員進行全面核實,較好解決了一批“口袋黨員”“空掛黨員”“隱身黨員”“失聯黨員”,為空中課堂的開展做好鋪墊。黨課教育全覆蓋。充分利用網站、電視廣播、手機報、微信易信和遠教等平臺,開通“平陽陽光組工”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黨課資源;整合遠程教育資源,除了落實“兩學一做”進遠教基層站點全覆蓋外,還在全縣12個遠教廣場每天不少于6小時播放“兩學一做”相關內容,擴大黨課教育的受眾面。學習對象全覆蓋。建立微信群、QQ群,在學習方式上融入“互聯網+”模式,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