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芬
摘要:會計專業的“四崗三段式”實戰訓練教學,就是在進行會計實訓的過程中,創設職業環境,利用信息技術,融入會計的理論知識,模擬會計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崗位,進行了解訓練、擬真訓練、綜合訓練的三段式實戰訓練。這種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一定的職業情景里,擁有會計的職業心理,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全盤賬務的處理能力,從而把學生塑造成具有更高技能素質的職業人。
關鍵詞:職業情境;實訓;有效性
會計專業已經是中職院校里較為普遍的專業,要在短短的學習時間里,為企業、為社會輸送一定量的綜合性會計人才,就要求學校不僅要系統的傳授會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賬務操作能力進行實戰訓練,讓學生在模擬的職業情景里訓練會計職業心理,深刻理解會計知識,畢業后更好的為企業服務。為了深入探究“四崗三段式”的教學模式,我們以填制記賬憑證為例來進行分析。
一、“四崗三段式”教學模式的運用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教學模式,我們要求老師根據企業的財務情況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會計情境,讓學生在了解各個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進行會計的擬真訓練,感受會計的職業環境,具備一定的會計職業心理。
1、教學導入和了解訓練。記賬憑證是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工具。日常業務處理中,填制記賬憑證以及審核憑證是比較重要的賬務處理步驟,所以其教學也是會計專業里的重點部分。為了有效達到企業的會計要求,為企業輸送職業會計人員,我們老師在講解這個點的時候可以采用理論和實戰相結合的方式。為了讓學生對會計的學習更有興趣,激發他們的職業熱情,老師在利用微課或教學課件講解理論知識前可以通過一些職業相關的視頻來導入,用生動的畫面展示會計情境,讓學生在視覺上對會計這個職業有基礎的認識。
視頻導入后,就是老師授課時間。關于記賬憑證,學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有:記賬憑證的類型,各自的格式和填制方法,填制的流程以及涉及的會計崗位等。這個知識點是每個會計專業的學生都必須掌握的關鍵點,所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對于處理記賬憑證的過程中會發生的問題,要給學生再三強調,讓他們先有基本的職業認識,為之后的擬真訓練打好知識基礎。
2、擬真訓練。重點知識講解完畢后,老師要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4人。然后將課堂模擬成企業的環境,讓每個學生同時擔任出納、制單會計、會計主管等多個崗位的會計人員,根據模擬的企業經濟業務,處理會計賬務。
(1)出納。老師的教學內容里提及了出納主要負責企業現金、銀行存款業務的收付以及各類票據的管理。當學生拿到模擬的經濟業務時,將涉及現金的業務先行處理,審核票據是否合規、有無錯誤,根據涉及的業務選擇收款或付款憑證來填制,然后登記現金日記賬或銀行存款日記賬,并每日清點企業的現金。
(2)制單會計。學生完成出納崗位的工作后,對涉及其他科目的經濟業務,繼續進行會計處理。根據對應的科目和審核沒有錯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按日期一筆一筆處理企業的經濟業務,填制完畢后,登記到對應的會計賬簿中。
(3)審核。會計憑證的審核和制單不能是同一人。但是為了讓每個學生能夠了解每個崗位的職責,要求學生先擔任制單會計,然后對自己編制的記賬憑證進行審核。發現處理不當或者金額不對的時候,要及時更正。老師也可以在旁邊進行指導。最后讓學生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企業的利潤表。
(4)會計主管。會計主管主要統籌財務部門的工作,根據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學生完成基本的記賬、對賬、結賬以及編制財務報表后,還要能夠對報表所反映的經濟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提出自己對于企業的建議,扮演好一個會計主管的角色。
3、綜合訓練。完成前面的擬真單項訓練后,將4人一組的學生小組圍成一個圈,再具體安排每一個人擔任出納、制單會計、審核、會計主管等4個崗位中的一個工作人員,模擬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后,一個小組作為一個獨立的財務部門,分工合作完成整個企業經濟業務處理的過程。然后讓老師作為注冊會計師來對企業的財務進行審計,指出學生在會計處理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綜合訓練,不僅強化了每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在特定的環境中,讓學生互相幫助,明白每個財務崗位人員的職責與配合,構建學生的整體職業體系。
二、“四崗三段式”實戰教學訓練的反饋
我們以填制記賬憑證為例,可以直觀的看到“四崗三段式”教學實訓模式對于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積極影響,通過分析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果,我們看到了如下的教學反饋:
1、有效提高了學生基礎職業能力。通過導入教學記賬憑證的填制,對學生進行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后,我們發現學生對于這一關鍵知識點的掌握已經相當到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除了在理論上對學生進行職業培養外,還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實際操作中靈活的掌握會計賬務處理方法,加深學生對于會計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初步具備職業能力,畢業后能夠更快的適應崗位要求。同時,在教學中,我們要求老師采用手工和會計軟件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訓練了學生兩種方向的會計處理能力,以便學生就業后靈活運用自己的能力處理經濟業務。
2、促進老師自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所謂教學相長。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求老師能夠系統的講解理論知識,還要能夠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要求老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體系,在跟學生一起操作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完善自己的講課方式,通過職業化的情境模擬訓練,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基本職業素養的會計人員。
3、開拓學生的會計視野。實訓的目的,就在于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讓學生深刻理解會計知識和會計行業。在“四崗三段式”的實訓教學中,我們對學生進行了分崗訓練和綜合訓練,靈活的運用課堂環境,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認識和感知會計的職業環境,開拓了學生的會計視野,讓學生不局限于課堂理論教學,為他們將來的職業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通過對填制記賬憑證的教學成果分析,我們發現“四崗三段式”實訓教學能夠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認知,讓學生靈活運用會計知識處理會計業務,符合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將“四崗三段式”教學模式運用到中職會計教育的其他理論知識教學中去,為社會輸送職業化的綜合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程芬.高職會計專業“四崗三段式”實訓教學初探——以隨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
[2] 寧月峰.中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重構初探[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4.
[3] 王妍.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內容銜接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