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成
許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文,對作文課望而生畏,甚至在學生中還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語文課、有兩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近年來學生語文水平漸趨低下、作文交白卷的狀況時有發生。如何激發中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是中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才能“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學為樂,且樂此不疲。否則,教師苦口婆心,耗神耗力;學生愁眉苦臉,怨聲載道。教學結果可概括為“高耗低效”、“少慢差費”。如何消除這種困頓局面?結合自己十幾年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經歷,感覺下列幾點做法實效不錯:
一、巧妙導課,激發興趣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的思維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就告訴我們要想吸引學生,必須有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語,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語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氣氛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作文課,更要重視導語的設計。 在這方面,我經常結合近期學過的課文內容、學校開展的活動、流行歌詞、網絡熱詞等或唱歌、或講故事、或詩歌朗誦、或設置懸念等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記得我校本學期組織了一次感恩勵志主題校會,我就以校園標語入手“感謝祖國,是她給了我們生存的家園;感謝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和一切;感謝老師,是他們帶領我們遨游知識的海洋;感謝朋友,是他們讓我們的人生不孤獨;感謝對手,是他們讓我們一次次挑戰自我……”學生由此打開思維,選定自己感恩的對象和理由。在寫《我讀懂了—》時,我給學生講述自己讀懂父親的親身經歷,講得許多學生淚眼婆娑,深有同感。在講《—也美麗》時,我導入時在“也”字上下功夫,我說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我說“月圓美”“紅花美”“晴空美”“成功美”等,學生就順理成章的接出了下半句,接下來的審題就輕松多了。
二、抓住特點,精心選題
這個世界因為差異而美麗,在教育上我們一再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事實上,各年級學生所表現的心態還是有一定共性的,所以我選擇的作文話題注意了各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作文題目或話題能夠有針對性,抓住他們的心態特點去布置,寫作文就宛似儲滿水的水庫打開了泄洪之閘,作文成為他們舞文弄墨的舞臺、情緒宣泄的場地,真正展現學生的內心世界,喚醒他們作文寫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使他們有說的,說出真情事,說出真心話,打開自己封閉的心靈之窗,從而暢所欲言。
三、聯系實際,精心選材
社會、學校常為學生舉辦各種活動,教師應及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時調整作文題目,使學生寫作更有針對性。例如:學校舉辦勤工儉學—摘辣椒,可布置《摘辣椒散記》,舉辦國慶65周年演講比三,讓學生試寫《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班內召開《克隆技術孰是孰非》的辯論比賽,可布置想象作文《三十年后的克隆技術》……這樣的題目學生對有關內容熟悉,對話題的敏感度高,能充分掀起學生感情的波瀾,效果不錯。
另外季節的變化,天氣的變化,也可以作為作文題目及話題選定的一個依據。這樣的作文易于打開學生的記憶閘門,寫的事件新鮮,,一些新鮮詞,細節,過程學生會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還可以有效防止學生抄襲作文的現象,可謂“一箭雙雕”。這樣的作文學生積極性高,學生有寫的,也愿意寫,更能佳作頻出。
四、減少束縛,自由發揮
葉老說過“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教師在擬定題目時不要過于具體,要有一定的寬度,容許學生有一定的自由選擇空間。假如教師布置寫春,素日寫作學生可以寫夏、秋、冬等;《-------的滋味》,學生可填寫“幸福,快樂,成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 填寫失敗,委屈,青蘋果……允許學生寫順境中的,也可以寫一些逆境中的滋味,倡導學生寫一點自己的真實感受,切實傳達出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盡量少一點學生情感宣泄的羈絆,搭建一個讓他們有足夠的自由發揮的平臺。
五、追求真實,情真意切
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樣的文章。” 《 課程標準》作了同樣的表述:“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余秋雨既感性又理性的定義:“文學是尋找生命的狀態,發現生命結構的工程。他有生命力,是心靈流淌出來的泉水。” 那么引導學生說真話,說實話,不胡編亂造,不做無病只呻吟之文,是激發興趣的好辦法。學生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一些人事,這些學生心理就會有數,寫起來就會如數家珍,游刃有余,在此基礎上才會逐漸地講求技法,進而產生興趣。對于中學生學生來說,做到這一切,首先從內容的真實入手。
當然一味的強調內容的真實,自然是不夠的。對于學生來說,聽聽自己或他人身邊的事跡后才會感知真切,才會有一雙富有選擇性的眼光,篩選生活中能凸現主題的材料,才能真正產生情感的共鳴。做到這一點,教師也要做一個細心人,觀察身邊的事,以下水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例如:布置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時,我先讀了一篇《不起眼的他》和《感動老師的一位學生》。這兩篇作文中的事兒都是我親身經歷的,而且文中的那幾位學生的事有一部分還親眼目睹。這兩件生活中真實的事兒喚起了許多學生的寫作欲望,他們躍躍欲試,信心十足,寫出了各自豐富多彩的感動時刻,批閱時令人賞心悅目,我認為十分成功。
六、精心批閱,拋磚引玉
老師的批語,是作文本發下來后學生最為關心的。所以教師在寫作文批語時要慎之又慎,既要發現學生的亮點,又不回避問題;既指明問題,又不傷害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既能讓學生感覺到被重視,又要讓他覺得你的批語本身就是文化大餐;既能指導寫作,又能提升學生內涵。因為老師的批注、修改能力,直接影響學生作文能力的發展。老師的精彩的批語,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還能使得學生崇拜老師,親其師然后信其道,最后他就在寫作上成了你的鐵桿粉絲了。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自己首先要加強文化修養與提高語言錘煉的能力了。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不僅僅是為著考分而工作,我們肩負著發揚祖國優秀歷史文化的重任。對于作文的教學,我們必須長抓不懈,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最大限度的啟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