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莉,宋寧,鐘先進
(安徽省立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重癥監護室,安徽 合肥 230031)
?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預防重癥監護病房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護理觀察
凌莉,宋寧,鐘先進
(安徽省立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重癥監護室,安徽 合肥 230031)
目的 探討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常樂康)對于重癥監護病房(ICU)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預防效果。方法 120例ICU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給予鼻飼腸內營養,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同時加用常樂康。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腹瀉的發生率顯著下降(7%vs38%,P<0.001),達到目標供給量的時間顯著縮短(4.2vs8.7 d,P<0.001)。結論 合用常樂康鼻飼可有效預防ICU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發生。
腸內營養;腹瀉;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護理
重癥監護病房(ICU)收治的主要是危重患者,很多患者不能進食,因而腸內營養便成為患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1]。然而,腹瀉是腸內營養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并發癥,使得患者達到目標供給量的時間延長或腸內營養中斷,影響了治療效果[2];部分患者還可能因為嚴重腹瀉導致電解質紊亂,導致病情的惡化[3]。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發生的原因多樣,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患者的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4]。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常樂康)是目前公認最安全的微生態制劑,對各種急慢性腹瀉的治療和預防均有較好的療效[5-7]。近年來,筆者對腸內營養患者同時給予常樂康,有效預防了腹瀉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均來自安徽省腫瘤醫院重癥監護室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間收治的危重病例。納入標準:(1)實施鼻飼腸內營養支持;(2)鼻飼開始前無腹瀉發生。排除標準:(1)采用胃腸道抗生素治療的患者;(2)合并免疫系統缺陷的患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4)精神極其躁動,完全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5)合并重度低蛋白血癥的患者(白蛋白<21 g·L-1);(6)使用胃腸動力藥物、瀉劑、含有山梨醇的藥物以及其它影響胃腸功能藥物的患者。
最后共有120例患者納入實驗,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齡21~84歲,平均(56±18)歲。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經統計學處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腸內營養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鼻飼腸內營養,腸內營養混懸液選用西安力邦臨床營養有限公司生產的立適康營養流食(每瓶500 mL,總熱量1 945 KJ,能量分布:蛋白質17%、脂肪27%、碳水化合物56%)。營養液采用恒溫器維持在37~39 ℃,第1天輸注500 mL,采用輸液泵以20 mL·h-1的速度進行輸注;之后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逐漸提高輸注速度、增加供給量。患者液體和營養不足時,由外周靜脈通道補充。
對照組腸內營養僅給予腸內營養,觀察組在每天腸內營養開始前經鼻胃管(或鼻腸管)給予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常樂康,山東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粒。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腹瀉的發生率。腹瀉采用Hart腹瀉計分法進行判斷(表2),24 h內每次糞便評分值相加即為當天的Hart總分,當其達到12分時診斷患者存在腹瀉。

表2 Hart腹瀉計分法/分
(2)兩組患者達到管飼完全供給量所需的時間和營養支持時間。營養素的供給量按照患者基礎能量消耗的1.6倍(惡性腫瘤)計算,后者則根據Harris-Benedict公式推算。

60例對照組患者中,有23例患者發生腹瀉,腹瀉發生率為38%;60例觀察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發生腹瀉,腹瀉發生率為7%。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發生率明顯下降(χ2=17.252,P<0.001)。
兩組患者的達到管飼完全供給量所需的時間和營養支持時間詳見表3,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達到目標供給量的時間和營養支持時間均顯著縮短。

表3 兩組患者腸內營養時間的比較
我院是腫瘤專科三甲醫院,收治的絕大部分是腫瘤患者。由于腫瘤的存在,這些患者多存在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這就嚴重阻礙了患者的康復。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病情更為嚴重,大部分患者需要行鼻飼腸內營養的支持,研究也證實腸內營養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增強了患者的免疫力、促進了患者的康復[8]。但是,腹瀉作為腸內營養過程的最常見并發癥,其發生率可高達60%,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3]。因此,如何預防或減少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3.1 ICU患者發生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原因 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發生的原因非常復雜,有患者疾病自身的因素,也有藥物治療方面的因素[9]。其可能的原因主要如下:(1)腸道菌群失調是最主要的原因。腸道正常菌群是腸道的重要生物學屏障,由于疾病的刺激及藥物的使用,腸道菌群的穩定下下降,菌群正常組合轉化為異常組合,導致“菌群失調”,進而引發腹瀉的發生。(2)腫瘤患者存在惡病質,常伴有低蛋白血癥,其腸道黏膜容易發生萎縮,從而出現營養不良性腹瀉。(3)大量廣譜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破壞了腸道的微生態平衡,正常益生菌被抑制,致病菌和耐藥菌株異常繁殖,導致腹瀉。(4)患者心理上創傷以及手術、放療、化療等導致的應激狀態,使得腸黏膜出現缺血、完整性受損,正常定值的菌群隨上皮細胞的壞死而脫落。
3.2 常樂康的作用 常樂康本質上是一種微生態制劑,其內含有酪酸梭狀芽孢桿菌活菌菌粉和嬰兒型雙歧桿菌活菌菌粉兩種成分,兩者存在相互促進生長的作用,均對機體無害。由于常樂康內不含有任何條件致病菌,是目前公認的最安全的微生態制劑,被SFDA批準為唯一可以安全用于哺乳期婦女以及孕婦的益生菌制劑。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患者病情重,所有更加需要選擇安全的藥物。
在臨床實踐中,常樂康對于ICU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預防也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在對照組中,我們雖然采用了各種護理方法試圖降低腹瀉的發生率,但仍有將近40%的患者出現了腹瀉,雖然采用及時的治療,腹瀉得到了控制,但是肯定影響了腸內營養的進行。而在預防性使用常樂康后,僅僅不到10%的患者出現腹瀉,不僅腹瀉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最終達到營養支持供給量的時間也較對照組縮短了4.5 d,營養支持時間縮短了2.4 d。這些結果均表明了常樂康對于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預防的有效性。
3.3 腸內營養的護理要點 無論是否應用常樂康,對于腸內營養采用及時有效的護理是預防腹瀉發生的重要因素[10]。在腸內營養液輸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護理要點:(1)妥善固定鼻腸管,輸注前后用生理鹽水沖洗以保持鼻腸管的暢通;(2)每日行口腔護理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減輕咽部不適,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3)腸內營養液配制及輸注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性腹瀉的發生;(4)保持腸內營養液適宜穩定的輸注溫度,減少過冷或過熱對胃腸道的刺激;(5)從小劑量、低流速開始輸注營養液,以后根據患者難受情況逐漸增加;(6)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大便的次數、性狀,估計其容量,懷疑患者有腹瀉表現時隨即向主管醫師匯報處理。
綜上所述,在腸內營養時合用常樂康鼻飼可有效預防ICU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發生。由于受人力、時間等因素限制,本研究僅僅考慮了患者腹瀉發生率和營養支持情況,未對患者的其它指標進行詳細的調查,今后將進一步考慮常樂康使用對于患者全身狀態的影響。
[1] 強杰,何永清,趙潤平.腸內營養乳劑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1293-1294.
[2] Majid HA,Emery PW,Whelan K.Definitions,attitudes,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relation to diarrhea during enteral nutrition:A survey of patients,nurses,and dietitians[J].Nutr Clin Pract,2012,27(2):252-260.
[3] 李海霞,彭南海.腸內營養并發腹瀉的原因分析、對策及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3):1608-1610.
[4] 曾小紅,鐘靜.益生菌腸內營養對預防ICU患者腹瀉的護理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3):11-12.
[5] Ling Z,Liu X,Cheng Y,et al.Clostridium butyricum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probiotic mixture restores fecal microbiota and attenuates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mice with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J].Biomed Res Int,2015,2015(1):582048.
[6]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劑預防肺炎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研究協作組.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劑預防肺炎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兒科雜志,2012,50(10):732-736.
[7] 李琳,李巖.整腸生聯合常樂康治療伴腸道菌群失調功能性腹瀉的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3):284-289.
[8] 昌震.ICU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的變化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333-6335.
[9] 朱琳,劉可,張利峰.ICU患者腸內營養期間腹瀉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5(1):46-49.
[10] 郜曉紅.ICU危重病人腸內營養的護理[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1(6):1660.
Nursing observation about preventive effect of combin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 on enteral nutrition related diarrhea in ICU patients
LING Li,SONG Ning,ZHONG Xianjin
(ICU,AnhuiTumorHospital,Hefei,Anhui23003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combin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 on enteral nutrition related diarrhea in ICU patients.Methods Sixty ICU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All the patients were infused enteral nutrition through nasointestinal tube.The routine nursing was excuted in control group,while additional combin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 was used in experimental group.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7%vs38%,P<0.001),and the time to reach standard amount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4.2vs8.7 d,P<0.001).Conclusion Combin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 can prevent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lated diarrhea in ICU patients effectively.
Enteral nutrition;Diarrhea;Combine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bifidobacterium;Nursing
10.3969/j.issn.1009-6469.2016.11.053
2016-05-29,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