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錚錚
目前,在促進素質教育不斷前進的浪潮中,高中美術鑒賞課是不容忽視的一門學科。專業美術教師須要苦心鉆研,在教育教學中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出發,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美術鑒賞課作為一門特殊的藝術學科,有它的獨特之處。它通過鑒賞藝術作品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欣賞品味及鑒賞能力,從而開發學生的藝術潛能,把審美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一、傳統藝術,追溯美
我國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顯示出了驚人的創造能力,舊石器時代簡單石器、骨器的產生,新石器時代玉器、陶器的產生以及青銅器時代青銅器的出現,捕捉到人類最初萌生美的跡象。傳統藝術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被逐漸地完善,人們追求美的思想也越來越清晰,成為人類發展史上瑰麗的藝術寶藏,而這些傳統藝術不能被我們遺忘,藝術鑒賞課讓我們重溫那個時代美的點滴。
在講授高中鑒賞課第二課《傳統藝術的根源——玉器、陶器和青銅器藝術》時,我課前搜集了大量的相關圖片以及資料,以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對傳統藝術的認識更全面。首先我由一個有關玉的故事引出此課?!锻觇禋w趙》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過故事展現、圖片資料的展示,讓學生了解距今2 000多年前的古代,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美的創造,提出玉器制作當中有幾種審美追求,玉器在古代就很受人們的喜愛,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說法,可見古代人們對玉的情有獨鐘,然后我將搜集的大量關于玉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從古代到現代有時間順序地播放并講解,讓學生從視覺上得到美的震撼,驚嘆人類對美的創造力。隨后引出陶器、青銅器,講解它們的歷史發展,將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看,如山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網文陶盆這一彩陶的代表作,東漢綠釉狗這一鉛釉陶的代表作,并在講解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歷史典故,結合故事情節理解這些藝術品早期的審美意識和原始藝術美感。
通過本節課的鑒賞,學生對我國傳統藝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呈現了歷史所創造的美,讓學生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追溯歷史、追溯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也讓學生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民間藝術,挖掘美
美在民間,民間的藝術須要我們去挖掘,高中美術鑒賞課幫助學生去深入生活,從民間、從身邊發現那些同樣使人折服的美。有些美其實就在身邊,但你卻忽視了它,有些美需要你的智慧才能開啟,民間的藝術家用它們的智慧創造了不朽之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講授中國美術鑒賞部分第九節《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時,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民間藝術家的相關資料和藝術品圖片,讓學生到黑板前展示這些資料,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因為在課前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情緒高漲,課堂氣氛異?;钴S,在挖掘美的過程中也深深地被美所感染,對民間的藝術肅然起敬。隨后我也將我搜集的資料展示給學生,從楊柳青年畫到泥人張的彩塑,從魏記風箏到民間藝術剪紙,從古至今民間的高手層出不窮,他們用自己智慧的頭腦和靈活的雙手創造了美,將藝術文化推向另一個高度,結合先人聯系自己,能否動手動腦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從我們身邊的事物著手,創造出自己的優秀作品。這一環節,教師先將自己課前創作的作品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如葡萄藤制作的盆景,松樹枝制作的裝飾瓶以及一些泥塑作品等,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民間藝術同樣值得我們去研究,更值得我們去尊重,學生在這節課的鑒賞中不僅了解了民間藝術的豐富,更產生了對民間藝術家的敬佩之情,也激起學生挖掘民間藝術的熱情,并在鑒賞過程中增強了自己的審美能力,開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現代藝術,升華美
人類在不斷的進步,藝術的發展也從沒停下過腳步,縱觀人類藝術發展史,我們發現它無時無刻不在發展,現代藝術已把美升華到一定的高度,我們從美術作品的風格變化中不難發現,藝術的升華是經歷了千錘百煉的過程,是在不斷的追求和磨礪中成長起來的。我們要善于觀察,勤于動腦,挖掘現代作品的藝術之美。
例如在講解中國美術鑒賞部分第七節《時代風采——現代中國畫、油畫》時,我展示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去對比,說出自己的感受,展示現代中國畫和一些外國作品的對比,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談談自己對現代中國畫的理解,教師適時引導,說出現代中國畫的風格特點,并展示優秀國畫大師齊白石的作品《蝦》《蟹》等,展示徐悲鴻代表作《奔馬圖》,讓學生深刻體會中國現代畫的魅力。展示油畫作品,多媒體出示相關的代表作品,讓學生說說對油畫的感覺,教師講解世界油畫代表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及梵高的《向日葵》,讓學生了解油畫的相關知識,學生在不斷的欣賞作品、不斷的對比中,了解現代藝術的魅力所在,感受人類藝術的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追求現代藝術的興趣。教師還在授課過程中展示了自己的兩幅作品,現代中國畫《洛陽牡丹》和油畫《花季少女》,讓學生去評價作品的好與壞,讓學生在具體的美術作品中提升審美能力。
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藝術的提升還有很大的空間,善于發現不足,用勤奮制造進步,把現代藝術推向更高的境界,這需要新一代的力量去完成。通過這節美術鑒賞課讓學生感受現代藝術之美,并培養學生的美術特長,開發潛在的藝術細胞,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美。
四、建筑藝術,創造美
在現代建筑學中,藝術元素的運用已成為一種時尚,藝術美結合到建筑學當中,展示一種文化,表現一種內涵,學生在鑒賞課中欣賞各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建筑,體會設計者的設計理念、思想內涵,在現代建筑中運用高科技手段結合藝術表現手法,巧妙、個性、時尚、科學。藝術與建筑的完美結合,彰顯人類智慧的產物。
在講授外國美術鑒賞部分第九節《藝術和科技的新結合——現代建筑》時,我展示了近些年我國及國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建筑,如我國2008年奧運會代表建筑鳥巢,設計者別出心裁將體育場設計成一個溫馨鳥巢的樣子,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殷切希望,里邊容納10萬個座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間,是藝術與建筑完美結合的代表之作,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讓世界為之嘆服。同時,我還通過多媒體展示了水立方的圖片,并圖文并茂地給學生講解,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外觀設計堪稱完美,利用“水的立方”方案,與鳥巢建筑相互輝映,給人以歷史文化名城的良好印象。再比如埃菲爾鐵塔,世界著名建筑物代表作之一,是法國城市地標性建筑,也是目前巴黎最高的建筑物,它的設計非常具有藝術美,集實用性與藝術性為一體,是人類智慧的又一杰作。
人類用智慧的頭腦創造著世界,建筑藝術的成功離不開人類的智慧,通過這節美術鑒賞課,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靈活了,對美的追求也更迫切了。通過這些建筑作品欣賞,學生對建筑美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對藝術美的追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好好學習,為我國藝術建筑貢獻自己的力量,把科學與建筑、藝術與建筑巧妙地結合起來,為創作出世界級優秀建筑作品而努力。
高中美術鑒賞課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改革中創新,從實踐中尋求新思路,通過鑒賞美術作品結合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美術藝術的殿堂中自由呼吸、發揮想象,用自己的智慧去尋找美術領域的藝術美,也用自己的行動去創造美,善于動腦,勤于動手,把課本知識與身邊的生活緊密聯系,培養學習美術的積極主動性,挖掘美術方面的潛能,通過課堂學習,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正確審美能力的人,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