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杰
中圖分類號:G825.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從我國目前教育專業田徑課的教學現狀來看,依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比較大,在教學形式上相對比較單一,學生在課堂上興趣不高。針對于這種情況,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多元化教學無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性和積極性,本文就此教學路徑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促進田徑教學的不斷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 體育教育 田徑教學 多元化
毋庸置疑,田徑在體育教育專業中是最為主要的課程之一,它也是其他體育項目的一個基礎所在。但是,現實情況卻顯示,在高校中,田徑課卻成為了學生最不感興趣的一門課程,選擇的學生少之又少,學生的興趣點都集中在了注入籃球、健美操等一些娛樂性較強的運動上,甚至于有的學校因為選擇田徑課的人過少而不得不被迫停開。田徑課之所以被冷落,究其原因,由學生的喜好問題,同時也與田徑課自身的教學具有直接的關系。多元化的教學無疑是改變田徑課目前現狀的一條有力途徑。
一、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的現狀分析
田徑訓練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為跑、跳、投等各種基本的技能是他們學習其他體育項目的基礎和關鍵。高校對于田徑課也是比較重視的,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田徑課的教學還是以競賽項目來作為核心的,教學內容上缺乏新意,大部分都是以各種田徑項目的訓練作為主要內容,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一些枯燥、乏味的機械性訓練,即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技術要領。在整個課堂上,學生的行為被教師所控制,被動地來接受教師所傳授地知識。教師把學生當成了專業田徑運動員來進行訓練,競技色彩過于濃厚,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各個高校體育專業田徑課的開課率僅僅只有20%左右,這樣的一種現狀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所以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要明確體育教育專業并未培養專業運動員,而是培養具有體育技能的未來的體育教師,因此必須要結合實際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否則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消失殆盡。
二、田徑課的多元化教學
(一)構建教學大綱為主,非教材內容為輔的課程體系
對于各個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田徑教學是其未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所必備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教材中的某一項目來作為最為主要的內容,然后通過其他的一些相應的輔助內容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與未來所從事的工作進行聯系。
多元化教學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熱情能夠被點燃。以短跑教學為例,這是田徑教學大綱要求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其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發展學生的速度方面的素質。但是從客觀而言,速度的訓練是非常艱苦的,而且需要不斷的重復同一個動作,因此又是非常單調的。如果能夠具備良好的速度素質,可以為學生其他的課程奠定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短跑訓練枯燥、單調,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畏難情緒,不能夠吃苦,所以對這門課程有抵觸情緒。針對于學生的這種現狀,在進行短跑教學的過程中,在突出教材內容和相關技術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組織教學,例如捷足先登、勇奪標王等,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點便被調動起來了。與此同時,在課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學生喜歡的項目,例如羽毛球、毽球等等,既能夠幫助他們鍛煉力量,又能夠達到與短跑教學相輔相成的目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非常活躍的,既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練習帶給學生的心理壓力驟然減少,增強了他們短跑訓練的自信心。
(二)構建技術為主,健身內容為輔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中,可以只安排田徑訓練的其中某一個項目來進行,這樣針對性會更強。然后,結合在現實生活之中對人才素質的相關要求,來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更為廣闊的空間來不斷地進行個人能力地自我塑造。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以走、跑、跳等內容所創編的健身跑以及富有音樂動感地健身操等,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地積極性和熱情。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分組進行研究性學習,這種自住性的學習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也更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評價方式的運用。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以及同伴的評價都是非常在意的,因此要通過教師評、同伴評、自評等各種方式相結合,力求給學生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成績,這樣也能夠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中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基本是不存在的,正所謂教無定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針對于目前體育專業田徑課的特點,要想培養學生的技能必須要依靠多元的教學路徑和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才能夠田徑課堂具有趣味性、競爭性,使得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感覺不乏味、不枯燥,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以便能夠使其將來具備使用體育教學的能力,培養出更多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修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教學中的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7).
[2] 董杰,季瀏.體育教育專業籃球教學方法多元化的實驗研究—以石河子大學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04).
[3] 馬軍.基于能力導向的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模式實施路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