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晨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有效地壓力應對策略有助于提高運動員對各種壓力的主觀認識和自我調控能力,使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專心投入訓練和比賽。經過壓力應對訓練的運動員能夠較好的對自我情緒進行控制,能有意識的躲避不必要的壓力源。目前相關領域的研究仍然存在方法不全面,個性化策略不成熟等不足之處。
關鍵詞 運動員 壓力 策略
一、文獻綜述
(一)前言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壓力無處不在。伴隨不同項目,不同級別的體育競賽相繼在我國開展,萬眾矚目的運動員們是當今高壓人群中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運動員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因此,近年來如何幫助運動員應對壓力,調整競技狀態的研究屢見不鮮。
(二)研究現狀
1.運動員壓力研究
壓力是現代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也稱應激,這一概念是由塞利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首先提出的。在對壓力進行不斷研究的基礎上,體育方面的相關學者將應用心理學與體育領域的問題進行了巧妙的結合,發現運動員在日常生活,訓練以及參賽過程中也承受著不同類別和程度的壓力。李春曉在對運動員賽前心理壓力的相關研究中提到不同項目運動員賽前心理壓力的表現各不相同,強調運動員賽前心理壓力對比賽結果的影響不可小覷,并根據壓力種類的不同給予相應的應對策略。閆寒在個體壓力應對的自我管理策略中提及到應對不同壓力時要正確分析其緣由,根據個人舒緩壓力的習慣和人格特性進行個性化應對壓力的處理。
2.運動員應對策略研究
關于應對策略的研究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收到學者們最為認可的是哈弗大學著名心理學家Lazarus和Folkman關于應對策略的研究,他們認為“應對不是簡單的思考和行為,個體對于情景是否可以改變的評價適用于應對策略,而且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應對策略要根據不同的情景隨時進行改變”。經查閱相關文獻,宮麗娜在如何在壓力下保持技術水平的發揮中提到壓力的刺激對運動員身體、控制、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無法將其原有的技術水平發揮出來,分析壓力源的不同可有效減少壓力對運動員技術水平發揮的不良影響。
(三)運動員壓力的概述
1.相關概念的界定
壓力也稱為“應激”,是指個體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狀態。本文中的運動員壓力是指當運動員生理和心理方面受到威脅時自身感到不安的緊張狀態。
2.運動員壓力的表現及因素
運動員壓力主要來源于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心理壓力不宜被察覺。心當運動員在面對巨大壓力時會有可能產生一些心理反應,而這些反應往往通過身體特征表現出來,比如:呼吸急促、情緒不穩定、多動、心跳加速、尿頻、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是相互影響,有著密切聯系的,這一點也方便研究者進行全面的分析。
通過對大量文獻的查閱可以對運動員產生壓力的因素進行歸類,大致分為兩種,一是運動員內部因素:包括運動員對自身水平的認可程度、發揮與否的擔憂、曾經比賽的失利對后面比賽的不良影響,運動損傷和疾病的困擾等因素,這些都是在運動員自身內部存在的可能誘發緊張情緒的不穩定因子,但這些是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應對策略予以避免的可控因素。二是運動員外部因素:來自教練、領導、親朋、媒體等方面的影響。在內部壓力沒有得到有效舒緩的同時增加大量外部壓力,對運動員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針對上述問題給予相應的應對策略就變得迫在眉睫。
(四)運動員應對策略的概述
1.相關概念的界定
應對是指個體為了控制其認為負有壓力或超出其自身能力范圍之外的內外刺激而進行的不斷認知和行為努力。
應對策略是指個體在面對挫折和壓力時所采用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又可稱為應對策略和應對機制。它在應激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
2.運動員壓力應對的方法
運動員主動面對壓力,因為主動解決問題可以讓心釋然而逃避只會讓壓力堆積。那么主動面對壓力可以采用直接面對和間接面對的方法。直接面對可通過注意力轉移、音樂調節、自我宣泄等方式達到舒緩壓力,調節情緒的目的;間接面對可通過與心理咨詢師、教練員或隊友的交談,尋求他人的幫助,分析解讀自己產生緊張情緒的原因。對具有不良情緒表現的運動員還可以采用生理反饋調節法。生理反饋調節法有利于幫助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捕捉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興奮點,糾正運動員的不良行為習慣,緩解心理壓力,身體疲勞和賽前焦慮,有效調整運動員的良好情緒狀態,科學合理的幫助運動員舒緩、釋放壓力,從而使其能夠專心進行訓練和比賽。
參考文獻:
[1] 王清菊,遲立忠.優秀射箭運動員競賽壓力認知評估影響因素[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第26卷第2期.
[2] 李春曉.對運動員賽前心理壓力的相關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第27卷第7期.
[3] 徐偉.壓力下運動員應對方式與狀態焦慮及“Choking”關系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4第36卷第1期.
[4] 宮麗娜.如何在壓力下保持技術水平的發揮[J].時代教育.2014.
[5] 葉綠.運動員投入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J].華中師范大學.2014.
[6] 劉璐.國家羽毛球隊運動員比賽壓力源和應對策略的質性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3.
[7] 劉明星.心理壓力、應對策略、健康信念與吸煙行為的關系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
[8] 殷劍.帆板運動員競賽壓力來源與應對策略的質性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