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的大局。加大玉米種植技術推廣力度,普及玉米常見病蟲害識別和防治知識,有利于進一步保證我國玉米產量和質量。其中玉米病蟲害問題是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切實做好玉米病蟲害識別和防治工作十分必要。本文總結了玉米常見病蟲害的識別和防治,僅供廣大農戶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識別;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68
玉米病蟲害問題是困擾農戶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旦玉米發生病蟲害,不但給農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所以建議農戶首先要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基礎之上,積極學習玉米常見病蟲害識別方法和防治技術,做到發病準確識別,確定病情合理防治。
1玉米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1.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東北地區主要玉米病害之一,除了東北地區以外,該病在華北地區也時有發生。玉米大斑病一般發生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大多數威脅玉米葉片,部分也為害玉米葉鞘。遭受侵害的玉米葉片逐漸出現水漬狀斑點,斑點一般呈青灰色,慢慢的葉片逐漸枯萎,嚴重時還會為害玉米的植株,導致植株矮小,發育不良,如果防治不夠及時,就會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
預防該病應盡量減少種子帶菌,選擇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為主。同時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證田間通透性,田間溫度和濕度過高都有利于該病的蔓延。藥劑防治建議選擇:15克無碘增產靈,用熱水溶解,混合矮壯素,加水75公斤噴霧,控制效果好。
1.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也是玉米常見病害之一,和玉米大斑病統稱為玉米葉斑病,溫度高更利于此病發展。該病主要為害玉米的苞葉、葉片和葉鞘,同時對玉米莖稈和玉米穗也有一定威脅,一旦發病對于果穗和莖稈的為害甚至比大斑病還大,該病一旦發生極容易造成玉米果穗發生腐爛,也極容易出現莖稈折斷現象,直接造成玉米減產。一般來講,玉米大斑病比小斑病發病早,發病初期也是在玉米葉片上形成病斑,但不同于大斑病,小斑病的病斑呈半透明的水漬狀,斑點一般為褐色,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的邊緣顏色還會加深。該病如果遇到陰雨潮濕天氣還容易在病斑上分生出孢子盤,一種黑色的霉狀物,嚴重時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
預防該病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其次注意田間濕度,注意田間管理工作。如果田間發生該病,要及時摘除病葉,并將病葉帶出田間集中處理。藥劑防治建議選擇噴灑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等。
1.3玉米圓斑病
吉林省是玉米黃金帶,玉米產量高且質量好,但是玉米時常發生圓斑病,該病發生的主要地區就是吉林省、遼寧省以及河北省。病害主要發生于玉米生長的中后期,主要為害玉米葉片、葉鞘和果穗等。
預防該病也要注意避免種子帶病,因為種子一旦帶菌,就會在土壤中腐爛,導致玉米植株受到侵害。同時預防該病應注意選擇抗病強的品種為主,其次要選擇生命力旺盛的玉米品種。藥劑防治建議選擇70%代森錳鋅WP 400~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次。
2玉米常見害蟲識別與防治
2.1玉米螟
玉米螟是我省主要害蟲之一,同時該害蟲也多發于河北省以及河南省等地。玉米螟主要為害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對于植株各個部位都會發生為害,影響玉米植株發育,導致玉米減產。
預防該害蟲要選擇抗蟲品種,并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增強植株抗逆性。對第一代玉米螟進行撒顆粒劑防治。可用Bt乳劑制成顆粒劑或用白僵菌顆粒劑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殺死初孵幼蟲。
2.2地老虎
地老虎屬于多食性作物害蟲,成蟲口器特別發達,主要為害玉米幼苗,一旦發生可咬食玉米根莖,導致玉米幼苗死亡,如果防治不及時,很容易造成玉米減產。
防治該病可用90%敵百蟲500克加少許熱水化開,加水5公斤均勻噴到50公斤炒香的麥麩或餅糝上,充分拌勻,傍晚順垅撒到玉米根際,每畝撒5公斤左右,防蟲效果也很好。
2.3玉米燈蛾(紅緣燈蛾)
紅緣燈蛾,燈蛾科,幼蟲體長40毫米左右,頭黃褐色,胴部深褐或黑色,全身密披紅褐色或黑色長毛。蛹長,黑褐色,具臀刺。成蟲翅展46~64毫米,體、翅白色,前翅前緣及頸板端部紅色,腹部背面除基節及肛毛簇外橙黃色,具黑色橫帶,側面具黑縱帶,亞側面一列黑點,腹面白色。觸角線狀黑色。前翅中室上角常具黑點,后翅橫脈紋常為黑色新月形紋。幼蟲食害葉片,主要為害玉米、棉花、大豆等植物。
在7月下旬開始調查100株玉米上的卵數和幼蟲數量,當發現500株玉米有2塊卵,或被咬粒的果穗達15%以上時,立即進行防治。燈蛾初孵幼蟲有集中危害的習性,在玉米吐絲后幼蟲較多,可組織人工捉蟲或噴藥防治。
3結語
本文分別總結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圓斑病、玉米螟、地老虎以及玉米燈蛾的識別與防治。相關部門應積極普及玉米常見病蟲害的識別和防治技術,讓更多的農戶受益,同時也有利于保證玉米產量和質量,為我國農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閆聚財,周俊杰.淺議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 農民致富之友, 2014,(14).
[2] 杜明輝,陳煥容,劉麗敏.常見玉米病蟲害及防治[J].現代化農業,2012,(07).
[3] 李宏.玉米病蟲害發生特點、原因及應對措施[J].種業導刊,2012,(05).
[4] 張玉恒.玉米幾種病害的發生及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 2016,(03).
[5] 劉葒蕖.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J].北京農業,2015,(36).
[6] 高建勇.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種類、發生及防治[J].現代農村科技,2016,(08).
作者簡介:王宇新,中專學歷,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泉眼鎮人民政府,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