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利
北新村小學是張家口市一所環境優雅、設施一流、管理規范、質量優秀的示范性學校。近年來學校在“一切為了師生的發展”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以培育學校文化為突破口,創新性開展創建書香校園活動,進而大幅度提升了學校核心競爭力和管理水平,學校煥發出勃勃生機,先后榮獲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聯系點、“優秀少先大隊”,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導型實驗學校”、“青少年科技示范校”、“現代教育技術示范校”,張家口市“文明單位”、“素質教育先進單位”“五星級學校”等稱號,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贊譽。
一、“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的思考背景
1、學校發展的需要。北新村小學是一所有著五十多年的建校史的學校。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二十一世紀初期在市區已小有名氣。怎樣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在學習眾多名校發展經驗中我們深深認識到:學校要發展,文化需先行。豐厚學校內涵,辦有品味教育,是學校再提升的重要基石。所以啟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是文化立校的重要途徑。因為閱讀具有思想重構的作用,它對于學校管理理念、辦學理念、校風、學風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必將對凸顯辦學特色,體現優質教育,形成教育品牌,產生積極的影響。
2、學生發展的需要。我校的學生大多數是普通工人、農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生身上既有樸實、聽話和愛勞動等特點,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文明素養偏低,學習目的不明等問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帶著不同家庭印記的形形色色問題,逐漸明顯、放大,不僅成為學校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也必將嚴重制約孩子今后的發展。正是帶著這樣一種責任與思考,我校確立了引領學生走上幸福的讀書之路,讓孩子們在讀書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美好的情操,養成良好習慣,樹立遠大理想,奠定堅實人生基礎的指導思路。把閱讀教育提升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把閱讀文化升華為校園核心文化之一,于2006年全面啟動了“創建書香校園”活動。
二、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的目標原則
我們的目標可以說非常通俗,即:使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養成以書為友,與書同行的終身習慣,形成“優雅、博學、健康”的人格基調。
好讀書:重點在于“好”,即喜好、興趣。其實,孩提時代讀書的動機,如同小孩子喜歡游樂場一樣,只想尋找一種能讓自己沉浸其中的快感。但在尋找書中之樂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所以,激發和保持孩子們與生俱來的讀書興趣,使之越來越熾熱,進而形成終身習慣,是我們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
讀好書:學生閱讀需要引導。那么小學生應該讀什么樣的書呢?經過我們多次研討,深入思考,特別是和名家接觸,總結出閱讀指導的方針:一個標準,兩個優先。一個標準:愉快是閱讀的基本標準。兩個優先:一是為學生精神上“打底子”的書優先讀;二是對學生語言發展、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指導意義的書優先讀。據此方針,我們制訂了各年級閱讀書目,通過各種方式推薦給學生,使北小的孩子們在充滿好奇、探索、發現與體驗好書的閱讀中,接受到潛移默化的、無窮無盡的滋養,體悟到什么是美,什么是愛、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氣……聞到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特有的香氣”。
會讀書: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雖然也顧及到“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但在閱讀上的要求還是比較淺顯的。我們培養和要求教師在兒童的閱讀中擔當起“點燈”的責任,不僅僅把一本本有趣也耐人尋思的書,帶到孩子們面前,而且要點起一盞明燈,指點他們閱讀的方法,指導他們興致勃勃地通過各種途徑走入書籍這一美妙的世界,學會吮吸養分,使豐富自己的本領。
三、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的做法和步驟
1、精心打造,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如葉圣陶所講:“教育所以可貴,乃在能為兒童特設境遇使他們發生需求,努力學習。”為切實開展好“書香校園”創建活動,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各口負責人參加的領導小組和以圖書館為陣地的創建活動設計、實施中心;學校在人員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從班主任中抽調一名骨干教師擔任圖書館負責人,深入學習各地創建“書香校園”活動的先進經驗,逐步探索適合本校發展的新方法、新途徑,為書香校園活動的扎實展開提供了組織保證;先后擴建圖書館、建立班級小書架,校園環境設計中也充分融入讀書知識,使校園處處洋溢著書卷氣息,還創新性在學校局域網上開辟了“北小繪本樂園”欄目,解決了低年級同學讀繪本的困難。與此同時,向全體家長發出創建“書香家庭”的倡議,呼吁建家庭小書架,和孩子同讀一本書,成功組織了“同讀書,共感悟”、“同讀書,共創作”等一系列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指導孩子汲取書中精華,和孩子一起談體會,悟道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閱讀興趣。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優秀作品在校刊《芳草地》和網站發表。
2、傾力“激趣”,不斷提升讀書活動的品質。我校把激發學生讀書興趣,作為“書香校園”創建的重頭戲,精心謀劃,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校園掀起了讀書熱潮。(1)“以書為友,與書同行,讓書香充溢校園”讀書節活動掀起讀書高潮。從2008年至今,六屆讀書節活動從不同角度引領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推薦各種書籍的精彩場面,師生共讀、父子同臺對經典作品的詮釋,此起彼伏的千人誦讀,師生個人美文誦讀展示,“圖書超市”火熱的購書活動;“閱讀、探索、成長”第五屆讀書節各班制作的一塊塊科普類書籍的推薦展板,第六屆讀書節中對經典美文的演繹……讓北小的學生走過了激情閱讀的歲月。特別是在“親近名家、走進名作”活動中,全國知名作家曹文軒、安武林教授的來訪,給了學生與名家盡情互動交流的機會,不但讓學生看到了北大博士生導師曹文軒教授的大家風采,領略了童話作家安武林的風趣、幽默及天馬行空的神奇想象,更為重要的是高端活動的開展,讓師生的閱讀理念迅速提升,“天堂,就是一座圖書館”,“讀書使人優雅、高貴”。當曹文軒教授的演講在學校上空回蕩時,我們看到了師生熱切的目光,飛揚的神情;更看到讀書的力量——驀然回首,已上一層樓。(3)與市圖書館的密切配合,拓展了學生視野。我們先后帶領學生參加了市圖書館開展的奧運征文、法律知識競賽、“我與圖書館”演講等活動,聯合市圖書館在我校共同舉行了“親近經典”全市小學生誦讀、演講比賽。一次次的外聯活動,為學生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讀書交流平臺。(4)張開讀寫雙翼,品味讀書樂趣。低年級同學在積極閱讀中外兒童故事之后,自編自創的童話妙趣橫生,想象力極為豐富。中高年級的同學視線更為開闊,知識手抄報比賽,經典故事比賽展示了同學們的讀書成果,在即將離開母校的時候,六年級同學把自己的小學生活和對同學、老師的眷戀之情,寫進“我的校園生活”。各年級還引導學生在讀書中積累,“剪貼報”、“彩蝶翩翩”、“百草集”、“感悟集”等學生積累冊集圖文于一體,很富有情趣和創新意識。
3、重視養成,確保閱讀持久發展。激發讀書興趣的目的是使學生養成終身讀書的習慣。因此,我校在推出各種異彩紛呈的讀書活動基礎上,以制度和引領促興趣向習慣的轉化。校本課程讀書指導課的開設在學生自由讀書的基礎上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讀書指導;“好書推薦”、“網上推薦”等引領學生走進質高品優的圖書世界;固定讀書時間,點評讀書情況,納入考評內容則把讀書活動制度化;閱讀特色作業的開發實現了讀寫結合,由閱讀積累的量變到寫作這一質的變化,也讓我們欣喜的窺視到學生的閱讀心路;“書香教師”、“書香班級”、“書迷寶貝”的定期評比,使讀書成為一種榮耀,讓家長、師生都多了幾分儒雅……以上措施促使學生形成每日讀書,經常購書(借書)的好習慣,促使學校形成人人愛書,個個讀書的濃郁氛圍。
讀書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期望通過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養成終身熱愛讀書的習慣,讓書香點染學生生命的底色,讓生命因讀書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