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玲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用創造性的勞動培養更聰明的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用引人入勝的方法呈現教學內容,營造能夠拓寬學生思路的學習環境,設計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活動,創設形象生動的交際情景,使教與學碰撞出創新的火花。本文圍繞設疑置難、鼓勵聯想、合作互動等方法,對中學英語課堂進行創新教學的嘗試。
關鍵詞:英語創新教學;培養創新能力;嘗試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教育,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是我們初中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中學英語創新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創新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聯系社會實際,聯系科技動態設疑質疑,鼓勵學生尋根問底,不輕信結論,不迷信教師。教師講課時不做精加工,不把饅頭嚼爛喂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找規律,概括特點等,自己建立知識結構,建立邏輯關系,提高動手能力,最終讓學生在追尋知識奧秘的過程中形成標新立異,追求卓越的競爭意識和頑強品質。這就要求我們中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及時“點撥”和引導學生,讓他們一步步走進知識的殿堂;特別注重學生思維發展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養成超越自我,勇于創新的品格。
二、現行中學英語教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般來說,創造能力表現在創造過程中是較為復雜的綜合能力,由于創新思維居于創造能力的核心,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已刻不容緩地擺在我們面前。那么,英語教材培養創新思維有哪些獨特優勢呢?
首先,我們從英語教材的特點來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使用循環或編排方法,系統地安排教學內容,不斷復習,多次循環,逐步加深、擴展。教材趨向于生活化,密切結合學生的需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既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又能做到學以致用,對左右腦協調配合極為有利,也十分容易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潛能。
其次,我們從英語教材本身來看,不少課文內容本身就蘊含著創新教育因素,十分有利于教師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多提問題善質疑。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延伸,教師一旦利用教材內含的創新要素,就能得心應手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從而為創造性地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再次,我們從英語學科的思維功能來看,由于語言性質的作用,決定了英語學科具有發揮學生創新思維的功能。學生在學習語言,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進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語言學習又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我們所指的發揮英語學科的思維功能,就是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其核心是創新思維能力。
三、中學英語課堂創新教學的嘗試
1、寬容民主,調動學生的創新勇氣。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其創新人格。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信念。在教學中做到教師和學生地位上是平等的,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的一員,同他們一起討論、一起思維、共同探討,引發他們積極進取和自由探索,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教師的寬容心,就沒有學生的自信心。創新需要自信,自信推動創新。
2、巧設疑問,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一般來說,當我們被疑難困擾時,我們的思維就開始活動了。但當學生感到迫切要解決某種問題時,才會積極思維。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經常不斷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新奇、驚訝的問題中,激發求知欲。如在教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3第一課時,我給出了以下幾個問題:“Do you like doing chores? What chores do you like doing ? ”讓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討論,我在旁邊給予指點。學生興趣盎然,熱情高漲,在討論中人人積極動腦動口。這樣,就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激發了他們的創新靈感。
3、鼓勵聯想,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培養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學習,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善于創造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鼓勵學生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已學的知識,發揮想象能力,去探索、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在教了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3第二課時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Nancys mother?”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了許多結果。
4、合作互動,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英語學習是一個合作互動的學習過程,“互動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以“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為目標的教學結構模式。合作互動教學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和參與分不開,在此,教師不是更清閑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在合作教學中,教師既要精心設計合作的教,又要認真設計合作的學,從分析學生、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估等全程把握。在開展合作互動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合作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現場指導,主動巡視和監控各小組的活動情況并及時予以幫助。
四、結語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通過創新教學的嘗試,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師的指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在師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年
[2] 王志平、王洪才《教育創新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年
[3] 李英、黃艷明《英語新課程教學設計》,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