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娟
一、精心選題
微課是為滿足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需求,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簡短、相對完整的教學活動,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因此,選擇什么內容作為主題非常重要。
微課視頻時間短,教學內容有限,如何讓學生在“碎片化”的教學內容中對知識進行完整性的認識呢?通過分析,筆者選擇了九年級化學(人教版)第二單元課題一空氣這部分內容。在這部分內容中,空氣組成的測定是教學的核心問題,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設計測定的裝置;如何選擇測定的藥品;如何正確完成實驗操作,這些問題學生看書都難以理解,必須通過實驗、講解、分析才能讓學生對知識生成整體性地理解。于是,筆者選擇了空氣組成的測定作為微課的內容。
二、微課的制作和使用
微課作為針對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補充,同時也是一種短小精煉的目標課程,也需要教師精良的教學設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制作成PPT,再精心制作微視頻。本節微課時長為8 min,由4個環節組成。還包括教學過程、任務單、進階練習等配套資料。教學環節具體見
表1。
微課的后期錄制中,教師要精心做好準備。語速、視頻的播放速度、中間的銜接等環節都要認真處理。微課中教師親切的聲音,精煉的表達,有針對性地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都能有效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滿足感。
如在本節微課中,筆者通過“空”燒杯倒扣的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并引出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問題;通過兩段實拍的實驗操作錯誤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實驗失敗的原因,從而強化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
三、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
1.環節齊全,學習內容重點突出
完整的微課視頻不是教師講課錄像中的一段掐頭去尾,也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傳統完整課堂教學的局部片斷,必須注意其結構的完整性。
微課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和單位;開始時要點明教學目標;結束時要做簡短的總結;教學中要有提問,有講授,有實驗,有練習等。
好的微課能做到以下幾點:(1)重點突出,將章節中最核心的知識和思想呈現出來,引發學生興趣。
(2)針對重難點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課堂上還可以進行深入討論。
(3)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條理性,是對教材內容的整體提升。
2.形式多樣,學生學習自主性增強
與傳統教學相比,一節好的微課,由于畫面動態、美觀,教師的聲音親切、生動,所以更加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自主把握學習的節奏,可反復觀看,學習自主性較強。
在傳統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能發現和定位問題,但解決問題和自我監控方面較薄弱。而微課是一種完整學習鏈的學習過程,利用微課平臺學習,學生在發現問題、定位問題、形成解決方案、方案實驗中都有提升,不僅提高了其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其意志品質。
3.生動展現,提升實驗教學效能
本課題中,探究空氣組成,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是教師演示實驗。在傳統教學中,該演示實驗若不在通風櫥中進行,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在觀察實驗現象時,教室后排的學生由于距離較遠,對教師的操作及現象觀察得不是很清楚。
微課錄制的化學實驗彌補了化學現場實驗的缺失,其便捷、安全、無污染的優勢,使學生身臨其境地觀察物質之間發生的反應及產生的一系列現象。微課錄制的實驗不僅學生可以重復觀看教師的實驗示范操作,
而且資源可以共享,多次重復使用。特別在實驗操作中,在易產生誤差的關鍵步驟和細節上,可以采用近鏡頭“放大”的方式錄制,再配上教師提示性講解,強化學生正確操作的意識,規范操作程序和要領。筆者在空氣組成測定的微課中,
還增加了兩段錯誤的操作視頻,讓學生觀察比較,找出
錯誤的原因。使學生在動手操作時能減少錯誤的概率,
解決了后排學生
看不清操作現象的問題,微課使學生獲取信息的幾率是均等的,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效能。
四、教學反思與建議
好的“微課”是否就能夠代替目前的課堂教學,成為新的教學模式呢?
1.不能完全代替教學的完整性
教學活動應該由師生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了問答、討論、練習和反饋等互動環節,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心理交流的過程,教師講授時的眼神交流會喚起學生情感上共鳴,因此,師生的交流在教學中起著異乎尋常地作用。這種以溝通為目的的教學才是完整性的教學。而“微課”是通過人機單向對話完成教學活動的,展示的僅僅是教師對某一知識和技能的講授。高效的有生命的課堂,應該是以學定教,教師的“教”應該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有生命的課堂是需要師生交互配合,交流溝通,共同完成的,微課在這點上是缺失的。
2.不能體驗實驗的真切感受
“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學生在屏幕上看微課和現場做實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不能代替師生的動手實驗。在課堂里,實驗方案可以改進,可以創新,但是實驗的“真”、“近”無法用其他形式取代。從操作角度來講,教師演示實驗的一舉一動,教師演示實驗的規范、精準、實驗臺上儀器與藥品科學、整潔的擺放等,在微課教學上都無法真切的感受。
教育是科學,教育也是藝術,化學實驗教學也不例外。優秀的化學教師會將實驗的每一個細節都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這些都是課前錄制微課所做不到的。微課的教學模式,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產物,只適合特定內容、特定場合或群體,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
3.受時間、技術、網絡及自我規范等方面的限制
微課的制作與學習都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支持,教師精心設計開發微課,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而且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具有通過網絡進行微課程學習的硬件設施和自我規范。
微課和傳統課堂各有千秋,微課教學可以發揮信息化手段與教育教學互相融合的橋梁作用。微課作為教學的一種方式和資源,也許還無法代替現有的課堂教學,但是,它作為在線教育,可以與現有的課堂教學相互結合,彼此補充。
(收稿日期: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