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杰
深圳市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將每年11月定為深圳讀書月。閱讀已經廣泛而深遠地改變著這座城市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而深圳的教育者們在閱讀中也在不斷成長:年輕教師通過導師引領和閱讀體會,明晰未來教育趨勢;特級教師則在閱讀中提升思想品質,通過思想碰撞,不斷向教育家的目標前行。
為了加強溝通互動、分享學習,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建設,11月18日,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在福田區福民小學舉辦“尋教育家之路,走向教育未來”深圳·江蘇名特優教師讀書對話——廣東省名特優教師工作室聯合讀書會暨江蘇省“教海遠航”活動。多位來自粵、蘇兩省的特級教師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驗。
來自深圳市福田區福田中學的特級教師于才分享了《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一書。該書作者李希貴2005年應邀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與那里的教授和紐約市的中小學教師一起,開展了36天的教育教學研究。書中通過對美國中小學課堂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與美國大學教授和中小學教師的坦誠對話交流,展現作者對美國教育的發現和深入思考。于才老師根據自身閱讀體驗,認為該書所有章節都是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發人深省,沒有抽象的理論和晦澀難懂的專業詞語,文筆清新,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其中提到的很多美國教師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鑒,更重要的是會引發教育者對教育教學理念和實踐的反思和改進。
來自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特級教師丁雪飛分享了“參與式語文教師培訓資源叢書”。這套叢書聚焦“新課程實施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一主題,圍繞“教學內容的合宜性”和“教學設計的有效性”這兩個核心問題展開研究。丁雪飛老師認為語文教師是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就是依據專業知識行事的人。培訓的目的,是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而這需要參與培訓的人去明白道理,去探尋學理,去改善自己的學科教學知識,從而改善教學,惠及學生。
來自深圳福田區園嶺實驗小學的特級教師王鎮坤分享的圖書是《教育照亮未來》。該書選取民國時期最具教育影響力的八位教育家的名篇名文匯集而成。王鎮坤老師認為,這八位教育家雖主張不同,卻有共同的思想和精神特質。他們的教育思想穿越時空直逼今天的教育現實,對當代教育仍有著重要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在活動中,深圳福田區福民小學校長項陽還與深圳福田區特色工作室的林建庚老師進行了大語文與繪畫融合課程展示。課堂上融匯了不同的閱讀文本,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文學與藝術有機結合,使學生在繪畫與閱讀中感受“文中有畫,畫中有文”的境界。
廣東省政府督學顧問、廣東省教育廳副巡視員陳健,廣東教育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黃小堅,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副社長沈本領,江蘇省特級教師導師張興華,以及粵、蘇兩省數十位教育工作者和名師工作室團隊成員參加了現場交流與分享。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