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以“開放”“在線”和“大規(guī)模”的特點,深受當下“碎片化”的生活空間中人際交流、信息分享、表達自我的學習者和研究者的青睞,它引發(fā)了教學理念與方法的重大變革,以最少教師、通過在線形式、為大批學生授課的全新網(wǎng)絡教學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學生之間的協(xié)同學習,同時也在難以完成個性化學習和評估教學效果方面給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使命。寫作前的審題立意指導是作文的起始,準確理解命題意圖、把握題目的限制條件、正確判斷文題所規(guī)定的選材范圍等直接決定了寫作的成敗。基于MOOC環(huán)境下的作文審題立意教學嘗試是打開學生寫作思路、準確審題、巧妙構思和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作文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一種全新探索。基于MOOC環(huán)境,以《準確審題,巧妙立意——以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為例》為課題的這節(jié)課,按照“拋出問題——范例歸因——方法指導——課堂演練——小結課堂——布置作業(yè)”的思路設計,教學目標突出、方法直觀、操作性強、師生在線互動愉悅,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重視教學內容的表達
1. 精準切入,細化教學內容的選擇
作文的審題立意既包括命題、半命題作文,還包括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強調的“一課一得”在MOOC課堂里同樣重要。縱觀近年廣東中考作文的命題,2010 年《那天,我撿到了快樂的鑰匙》;2011年自擬一個包含“前行”這個詞語的標題;2012年自擬一個包含“最美”這個詞語的標題;2013年以“那兒,______”為標題寫一篇文章;2014年《_______是我致勝的魔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都是命題或半命題,因此將本次MOOC作文教學的內容細化為“以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為例”談作文的審題與立意。
2. 重視支持性材料,優(yōu)化目標的生成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一大支柱,目標精準,就能避免教學的盲目性。MOOC教學面對大規(guī)模的學習者是有風險的,如何既精準把握學情又能引起學習者的認知沖突是MOOC有效教學的關鍵。有些學習內容的有效性關涉到語言表達以及學習者對現(xiàn)場體驗與互動的需求,授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信息,同時也有關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更好掌握學習技能。針對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而確立的教學目標,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的自由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滿意度。
由于學習者不固定,學習起點不明確,學習時間又相對集中,為了避免給學習者帶來過重的認知負擔,需提供一系列的學習視頻、閱讀材料、拓展資源以及配套的學習測試討論話題等支持性材料。如這節(jié)課的課前活動即完成課前預習案:
(1)熟悉2010—2014年的廣東省中考作文真題。
(2)熟悉《2015年廣東省初中畢業(yè)生語文學業(yè)考試大綱》作文評分標準。
(3)對本節(jié)課涉及到的命題作文題和半命題作文題進行初步審題和立意。
學習者在學習(1)與(2)兩項支持材料的基礎上,對(3)中本課涉及的兩類作文題目進行嘗試性的審題與立意。
A. 命題類:
《一次不尋常的考試》
《這也是課堂》
《那一刻,我登上了新臺階》
B. 半命題類:
《______________改變了我》
《那兒,______________》
《珍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我致勝的魔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滋味》
《讓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有時,我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者將嘗試性的審題與立意通過留言評論的形式提交反饋。授課教師對學習者的反饋進行分析,找出共性的問題,并由問題生成MOOC課堂教學的目標。從學習者的課前學習反饋中,發(fā)現(xiàn)學習者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審題時無法抓住標題或導語中的中心詞語和修飾性的詞語,或忽略有隱含意義的詞,導致審題和立意不準確,從而導致選材偏題或離題;半命題補題 “有誤,不通順;太實,無美感;太泛,無畫面;太俗,不健康”,欠缺有效的思維引導。
于是,將“以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為例”談作文的審題與立意的MOOC教學目標確定為:能夠抓住中心語、修辭語和隱義語準確審清命題與半命題作文的主題與立意;能夠“化大為小、化虛為實”補充完成半命題的題目并準確立意。
3. 典型范例的對比,優(yōu)化提問的生成
提問是課堂最重要的教學行為之一。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考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言語表達的能力。在非面對面的師生MOOC課堂互動環(huán)境中,典型范例的對比能成為課堂有效提問的另外一種途徑。如在本課談及命題作文擬題的環(huán)節(jié)時,通過《那兒,見證了我們的友誼》與《那兒,有一塊錢》及《珍藏有你的如歌歲月》與《珍藏幸福》進行比較評價,讓學習者談談好的標題好在哪兒,為什么好;不好的標題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學習者在線討論后基本達成一致見解:不好的擬題空泛、抽象;好的擬題能夠化大為小,借助事物來寄托情感;能夠化虛為實,給人物活動營造生動形象的情景。
在此基礎上,授課教師與學習者一起擬寫出若干值得借鑒的標題供學習者舉一反三:《那兒,有外婆溫暖的小窩》《一個溫暖的擁抱,改變了我》《你的大拇指,改變了我》《珍藏那佝僂的背影》《珍藏你溫馨的評語》《清香的百合是我致勝的魔杖》《身后的目光是我致勝的魔杖》……
學生明白了擬題要化大為小、化虛為實,通過經(jīng)典范例的對比引出擬題方法,使得方法指導生動而立體,使之形成鮮明對比,加深了印象,是優(yōu)化課堂生成的有效途徑。
4. 重視學習任務與活動的設計,優(yōu)化課后評價的生成
MOOC教學中的學習任務是一種生成式課程資源,學習任務設計的來源主要有兩條路徑:教師的設計和學習群體在互動中產生的學習任務,前者的設計發(fā)生在學習活動的準備階段,而后者在學習活動實施階段進行設計。如這節(jié)課里,對作文評分標準的學習就屬于準備階段的學習任務,而在“讓你來試試”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充當評卷老師的角色對兩個作文題進行打分的這一學習任務則屬于活動實施階段;在“讓你過把癮”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設置了一個情境:假如你是語文老師,布置了兩道半命題作文題,面對下面兩組同學的擬題你會如何打分呢?請說說你的給分理由。
學習任務與活動的完成與否取決于教學評價的方式與方法。在網(wǎng)絡課程中,學習活動過程的評價是保證課程資源處于動態(tài)生成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MOOC課程中學習過程的診斷性評價可以包括同伴評、自我評和機器評三個方面。作文屬于語言表達的范疇,從構思到表達到反饋效果,不可能在線上完成,且?guī)熒⑸狈γ鎸γ娴慕涣鳎蚨梢栽O計課后提交的環(huán)節(jié),即布置課后作業(yè)進行網(wǎng)絡后臺的評價。作業(yè)本身并不是為了為難學生,而是為了促進學生回顧、反思、思考、提取、應用所學內容,為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深度互動提供機會。MOOC課程資源的多維性、學習方式的復雜性及評價多元化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要重視學習任務和活動設計,并以此優(yōu)化課后評價的生成。
二、關注細節(jié),完善MOOC教學行為
1. 講稿要反復斟酌
講稿既包括教學設計中教學流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還包括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小結語。MOOC環(huán)境中教學者只是比較準確預測到了大概有多少學習者會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卻過高估計了自己所講內容的趣味性,這對教學者的課堂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語言的表達方式、用詞及語句的準確性都不能太隨意。過渡語和小結語及對學生的評價語應事先撰寫好。
2. ppt的制作及演示環(huán)境
(1)ppt的畫面及背景宜簡潔、清晰、有條理;圖片不可過多給人花哨之感,忌干擾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文字不宜過多,否則易造成視覺上的壓迫之感。
(2)善于使用數(shù)位筆,圈點勾畫,現(xiàn)場感強,使得授課內容重、難點突出,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3)授課環(huán)境光線不可過暗,攝像頭宜和授課老師上半身持平。
(4)授課教師衣著宜正式,顏色不可太雜,亮色為宜。
3. 肢體動作及語速要控制
MOOC授課是現(xiàn)場直播,自由度小、畫面固定,不經(jīng)意的動作或口頭語、表情瑕疵也會影響視頻的質量。此外,語速要保持一定的節(jié)奏,不能過多停頓也不可過快。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