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福梅
編號:O1(2016)22-03-01
一、運用直觀法,在逼真的情境中玩轉數學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模仿力強的共性, 其思維具有極強的具體形象性。利用直觀的情境,能將形象的事物和抽象思維相結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玩轉數學。
教師運用直觀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玩樂中學會學習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教學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總的來說,直觀逼真的情境可以烘托教學氣氛,有助于學生在直觀中玩轉數學。
二、運用兒童法,在活潑愉快中玩轉數學
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尤其是對趣味很敏感。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不妨試試用兒童法進行激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玩轉數學。下面介紹兩種兒童法。
1.童謠法。如在低段教學數數時可以運用數青蛙的童謠幫助學生學習數數:
一只青蛙一張嘴,二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張嘴,十只眼睛二十條腿,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學生通過聽、讀、背這些節奏鮮明、配有音樂的童謠,既沒有了上課的約束感,又能很快地記住相關的數學知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2.歌訣法。如學習四則運算順序可以利用此歌訣: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今天不把別的表,四則運算聊一聊,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后加減。遇到括號怎么辦?小括號里算在先,中括號里后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每算一步都檢驗,又對又快喜心間。
教師充分引導學生吟唱該歌訣,再加上優美的手勢,學生們不僅很快會唱而且對
運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已是牢記于心。可見,簡短、有趣的童謠或歌訣能寓學于樂,使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玩轉數學。
三、運用游戲法,在樂學舞臺上玩轉數學
游戲永遠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堂。若能將課堂教學置身于娛樂的天堂中,想必我們也能有份難得的收獲。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游戲是由愉快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根據以上理論,我設計出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如在抽屜原理練習課中,學生遇到一難題:從一副撲克牌中(不含大小兩張王牌)至少抽出多少張才保證其中有張黑桃。同學們在一籌莫展時,我將事先準備好的撲克牌按小組發給學生,并讓同學們用“玩牌”的游戲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同學們饒有興趣地玩起了撲克牌。經過多次嘗試,好幾個小組都得出了理想的結果:先將黑桃牌全部挑出(13張黑桃),剩下39張非黑桃牌,那么最后只要抽到40張撲克牌(39+1),其中必有一張是黑桃。再如,我用擲色子的游戲幫助學生記住質數、合數:兩顆色子擲下去,如果和是奇數或合數就獎勵一顆玻璃球;是偶數和質數就扣掉一個玻璃球。通過玩色子的游戲,學生記住了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從以上幾個例子不難看出,趣味性的游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將我們的課堂教學形式變得不再單一化,呆板化,真正使學生在樂學大舞臺上玩轉了數學。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華新區德風小學 518000)
學習報·教育研究2016年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