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宇 鄒陽 張珊珊
一、項目背景和基本情況
為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貧困學生提供助學專項資金,是國家、省委、省政府2007年秋季開始推行的重大惠民工程。實施四年來,國家助學金總額逐年增加,受益學生覆蓋面逐步擴大,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為促進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根據省審計廳2011年審計項目計劃要求,2011年2月至6月江西省審計廳組織開展了對江西省屬部分中等職業學校2009~2010年國家助學金專項審計調查。
二、項目實施情況
本次審計調查39所中等職業學校,占全部省屬中等職業學校的52%,審計國家助學金覆蓋面為79.8%。此外,對39所中等職業學校中兼有技校生的14所技工學校所獲國家助學金也在本次審計調查中進行了延伸和追溯。本次審計不僅審計財務數據資料關注助學金資金走向,更多的關注了業務數據資料,其中包括收費系統學生收費數據資料、教務處學生成績數據資料、中職助學金申報數據資料、中技助學金申報數據資料、高職生錄取數據資料、中職錄取數據資料等,通過不同數據的對比發現重大線索,經過進一步的實地核查,發現重大違規問題。
中職和中技的收費系統學生收費等數據牽涉到不相連的各個部門,數據表格超過三百份。如果用傳統的審計手段根本無法完成,通過AO計算機審計,建立各個業務數據表格的關連,發現重大違規問題。
(一)審計的總思路。
對國家助學金的審計主要是核實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的真實性。學生的真實性就是指受助的學生是否真實存在,是否是本校的全日制學生。學校是否有利用虛假的學生信息來騙取、套取國家助學金。虛假的學生信息就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這次審計中我們發現的就有以下的情況:高中生、高職生、企業打工人員、短期培訓生、其他非本校人員。二是是否發放到受助學生本人手中,有的學生信息是真實的,但并沒有實際發放到受助學生本人手中。在這次審計中也發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學校直接管理資助卡用于沖抵學費、學生已經流失,但仍申報領取助學金為學校所用;一年制學生已經畢業,第二年仍申報領取助學金為學校所用;學生提早實習,實習期間仍申報領取助學金為學校所用。
(二)審計查出的問題。
1.利用高中學生、短期培訓學生、打工人員信息注冊了技校生學籍×萬人次騙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2.利用高職學生注冊技校生學籍,虛報學生××××人次套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3.以虛假學生信息注冊中專、技校學籍×××人次套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4.一年制中專學生按兩年制學生申報助學金×××人次套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萬元。
5.重復申報學生×××人次套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6.流失學生和頂崗實習學生××××人次繼續申報國家助學金×××萬元。
(三)審計思路和方法。
1.利用高職學生注冊技校生學籍,虛報學生××××人次套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1)審計思路。
在同時有高職生、中專生、技校生的學校里,需重點審計學校是否有利用高職生注冊技校生或中專生申報騙取國家助學金情況,在學校招就處取得高職生的錄取名單和學工處取得的中技助學金發放名單資料進行對比,是否有高職生申報中技助學金情況。
(2)審計步驟。
第一,高職生錄取學生的明細表和中技助學金的發放名單以身份證號為關聯,找出有相同身份證號的學生明細,有相同身份證號的為同一人即高職生申報套取中技國家助學金。
第二,以審計某學校2008年高職生是否領取2009春中技助學金為例,將2008高職生注冊信息表與2009春中技助學金發放表進行關聯對比,找出同一身份證號碼的學生,即同一人,生成新表“2008高職生領取2009春中技助學金明細表1”。同樣方法,再繼續審計2008年高職生是否領取2009秋、2010春中技助學金,再進行匯總。
第三,生成“2008高職生領取中技助學金明細總表”。
2.利用企業或其他虛假信息套取國家助學金A學校××萬元、B學校××萬元,C學校××萬元、D學校××萬元。
(1)審計思路。
收費系統為學校真實可靠的學生情況數據表,為審計申報助學金學生的真實性,可核實學生在校期間的收費情況。沒有任何收費記錄的卻申報助學金學生為重大疑點,可能為虛假或其他性質人員。
(2)審計步驟。
第一,助學金發放明細與收費系統中各年級的收費表以姓名為關聯,沒有出現在收費系統中的學生即為不在校學生,不在校人員卻申報領取了國家助學金,提供重大疑點和線索,再進一步核實。
第二,以審計某學校2010級技校生在2008、2009、2010級收費數據中沒有出現為例,將2010秋技校發放名單與收費系統2008、2009、2010級學生名單進行關聯對比,找出發放助學金但沒有任何交費記錄的學生姓名。生成新表“2010秋技校發放名單未出現在收費系統”。
第三,經學校核實,有×××人實際沒在學校(為上述審計結果的×××人和同名的××人),全部為企業等單位打工人員。
3.審計發現27所中職或技師學校利用流失學生和頂崗實習學生××××人次繼續申報國家助學金×××萬元。
(1)審計思路。
中職及中技學校學生流動性較大,學生流失、轉學、退學現象比較普遍,需重點審計學校流失或頂崗實習學生繼續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情況。在教務處取得有關學生在校的記錄(比如考試成績情況)整理出流失學生具體離校時間,再和流失后學期的助學金發放表進行對比,是否有流失生繼續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情況。
(2)審計步驟。
第一,整理好的流失學生具體離校時間明細表和助學金發放名單以學生姓名為關聯,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明細,為流失學生繼續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
第二,以審計某學校2009級第一學期流失學生申報2010春領取國家助學金為例,將2009級第一學期流失的學生名單和2010春助學金學生發放名單進行關聯對比,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生成新表“2009級流失生領取中職助學金明細表1”,再繼續審計2009級第一學期流失學生申報2010秋領取國家助學金,同樣方法,審計2009級第二學期流失學生申報2010秋領取國家助學金,生成2009級流失生領取中職助學金明細匯總表。2008級流失生領取國家助學金方法同上。
第三,經學校核實,核減教務處和財務處同一學生不同錄入姓名情況、考試期間請假學生、實習學生、故意不參加各項考試等情況學生,即為流失學生繼續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
第四,在學校舉行座談了解助學金情況。
4.一年制中專學生按兩年制學生申報助學金×××人次套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萬元。
(1)審計思路。
由于中職錄取時有一年制學生,省資助中心與中招辦學生的學制并沒有聯網,為防止學校利用一年制學生繼續申報領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在中招辦取得中職的錄取數據(含學制情況),篩選出一年制的學生和第二年助學金發放表進行對比,是否有一年制學生申報領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情況。
(2)審計步驟。
第一,從中招辦中職的錄取數據中篩選出被審學校一年制的學生,將此部分學生與第二學年完整的助學金發放名單以學生姓名為關聯,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明細,即為一年制學生申報領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
第二,以審計某學校2009級一年制學生領取第二年助學金為例,先取得中招辦中職錄取表,篩選出某學校一年制學生。生成新表“某校2009級一年制學生”。
第三,將某學校2009級一年制學生與2010秋助學金發放表以學生姓名為關聯,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為一年制學生申報領取第二年國家助學金。生成新表“2009級一年制學生申報兩年助學金明細表”。
5.重復申報學生×××人次套取國家助學金××萬元。
(1)審計思路。
2007年的國家助學金為紙制申報,2008年后為網上電子申報,為防止學校利用未上網的數據(即2007年的申報學生)重復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用2007年申報學生的數據與2008年上網后申報的學生數據對比,是否有重復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情況。
(2)審計步驟。
第一,將2007秋學生助學金發放表與2009秋中職助學金發放表以學生姓名為關聯,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為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領取國家助學金。
第二,以審計某學校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領取2009秋中職助學金為例,將2007秋學生助學金學生發放名單與2009秋助學金學生發放名單關聯對比,找出相同名字的學生,生成新表“某學校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助學金明細表1”。
第三,以相同方法審計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2010春中專、2010秋中專、2009秋中技、2010春中技、2010秋中技,生成某學校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助學金明細匯總表,生成新表“某學校2006、2007級學生重復申報助學金明細匯總表”。
第四,經學校核實,核減不同年級同姓名學生情況等情況,即為重復申報國家助學金。
三、項目取得成果
此次審計查處的違紀金額之大,性質之嚴重已經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部門、學校的震動和其他各界廣泛關注。
(一)此次審計發現的有關助學金重大違紀問題形成綜合報告上報給省政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批示。時任副省長孫剛責成省教育廳、省人保廳一方面督促有關學校抓緊整改,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嚴格程序、加強對接、形成合力,確保中職助學金依法依規發放,提高效益”。
(二)對騙取、套取、冒領國家助學金等重大違法違紀金額高達××××多萬元。審計嚴格執法,對違紀金額堅決收繳。違紀金額××××萬元全部收繳上交省財政。
(三)主管部門教育廳、人保廳不僅多次召開會議,督促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而且促進了多項助學金制度的建立和改善。
(四)將××技師學院和××管理學校兩起審計線索移送其主管部門省人保部門。
(五)該項目獲得2012年全省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
四、存在的不足或進一步改進的思路
審計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2011年,利用AO計算機審計的審計方法在當年可以說是比較先進的,取得的審計成果也是比較顯著的,但是和現行的大數據審計相比,2011年的助學金審計仍然存在著不足:數據的采集整理以單個學校為單位,審計的覆蓋面受到限制,計算機審計人員少、力量弱,審計的問題個體特征明顯。目前,根據大數據審計的要求,我們廳抽調計算機和審計骨干組成數據辦,和信息中心的資源正在對各單位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進行采集,并分別建庫立檔;在項目審計前期,先對被審計單位數據進行分析,生成審計疑點,縮短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效率。
五、相關建議
(一)主管部門要實現信息對接,形成關聯管理合力。
省教育廳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應盡快在技術上實現各自管理的高職生、中職生、技校生學籍信息對接,省教育資助中心、省中招辦、省職成處、省高教處、省教育信息中心等單位之間要密切配合,完善學籍信息管理,加強對享受國家助學金學生名單、身份證等資料電子數據庫的交換與審查,堅決杜絕“雙重學籍”等現象,堵住漏洞,防止重復申報國家助學金。
(二)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并嚴格審核審批程序。
全面推行中職資助卡,減少中間環節,將國家助學金直接發放到學生手里。省教育廳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應嚴格按照國家助學金有關規定審核、審批,防止審核、審批流于形式。嚴格審核、審批聯合辦學的相關資質條件并備案,一旦發現無資質辦學要堅決予以取締。
(三)要強化學籍動態監管,加大查處違規助學力度。
省教育廳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要針對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生異動頻繁、流失率高的情況,實行學生學籍動態監管,及時準確掌握在校學生人數,確保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嚴格按照政策規定進行。對虛報冒領國家助學金的學校要采取通報批評、限制招生、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等措施予以懲處,并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對我廳本次審計調查沒有涉及的中等職業學校和年度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自查自糾,并報告整改情況。
(作者單位:江西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