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英
一、設計特點
《臺階》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說,通過描寫父親終年辛苦,積銖累寸,準備了大半輩子終于建成了一棟有九級臺階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跨了,反映了父輩農民為提高地位、贏得尊重付出巨大的代價。而對于現在學習這篇文章的少年讀者來說,由于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家境的不同,他們對這位父親的經歷和人生難以理解。這篇文章采用連線式教學設計,就是想通過所處新舊時代兩位對親的對比,體會到雖然時代不同了,但父輩們為了后輩們幸福,同樣在辛苦地付出,引導今天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學生,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以回報父輩和回報社會,做有感恩之心的人。
二、設計步驟
(一)導入
前面,我們通過學習《背影》一課,認識了朱自清的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并被他的愛子深情所感動。這一節課,我們再通過《臺階》一文的學習,認識作家李森祥的普普通通的農民父親。好,我們下面進入這篇作品。(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預習檢測:讀準字音
凹( ) 凼( ) 硌 ( ) 涎( )水 揩( ) 嘎 ( )
籌( )劃 黏( ) 撬 ( ) 尷尬 ( ) 過癮( )
唿( )嗒 熬( )住 憋( )住
微不足道:微小而不值一提。大庭廣眾:很多的公開場合。
(三)初識父親
1.房子的臺階高有何好處?(抓文中信息)
2.父親一生的追求是什么?為了這個追求他做了哪些準備?(抓文中信息)
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他今天從地里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里塞角票。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里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
父親就是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塞角票的瓦罐滿了幾次,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終于覺得可以造屋了,便選定一個日子,破土動工。
3.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吃苦耐勞、老實厚道、要強、有志氣、和善謙卑、有長遠的生活目標、有堅忍不拔的毅力的農民。
(四)再識父親
1.試賞析加點字的含義?!昂芷>氲刈谂_階上,把已經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門墻邊?!盤65
2.為什么父親“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P69
3.為什么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
4.父親的準備過程是艱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
(五)回望父親
這位父親,當我知道了您_______________,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___。”
(六)連線父親
聊聊你的父親,請試著感受父親的品格或胸懷。
最難忘的是我的父親_______________的時候,面對著父親,我要說:“_______________。”
(七)小結全文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前進的,正是有了父母的支撐,我們才站得更高。(板書)作者也不例外。這一節課,我們通過學習這篇作品(小說),有三個目的:(1)對咱們的祖輩有一些了解;(2)思考作為新生的一代,我們如何處理好與這一代父親的關系?我覺得在盡情享受父愛的同時,抓好自己的學業,一心向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個讓父母放心的未來,就是最好的回報,你們說是嗎?(3)向咱們的祖輩、向咱們的父輩學習,把他們身上的美德傳承和發揚下去。
(八)獻歌父親
《父親和我》——(騰格爾)。
(九)敬愛父親(任選一)
1、以“家長”的身份,處理家中一切事物,為期兩三天。
2、學唱《懂你》或《父親和我》,然后唱給父母聽。
3、親近親情,與你父親做一次情感交流或為父親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