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
摘 要: 生產實習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本文針對地方高校工科專業生產實習存在問題和制約生產實習效果及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梧州學院的現狀對地方高校工科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提升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 生產實習 地方高校 教學質量 工科專業
2014年10月,在第十屆泛珠大會上,粵桂兩省區共同召開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第一次聯席會議,并簽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兩廣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共同行動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5到10年內廣西對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作為桂東地區唯一的二本院校,梧州學院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校外生產實習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各方面影響,正面臨種種質量問題。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強調高等教育要“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生產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生產實習是工科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就業能力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生產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才能保障生產實習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從近幾年來用人單位對工科大學畢業生的反饋意見來看,普遍認為大部分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弱,缺乏綜合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難以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反映了我們工科專業的生產實習教學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
1.目前我校生產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實習基地數量不足。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逐年擴大招生規模,導致學生人數驟增。高校原有的定點實習單位難以接收這么多的學生,因此聯系對口的實習單位成為生產實習中遇到的難題,尤其是一些新增的工科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在實習時只能走過場、混學分,并沒有獲得動手實踐的機會,生產實習也就失去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部分企業由于自動化程度較高,對接收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缺乏積極性,認為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才能培養學生上崗,而學生實習的時間一般在4周左右,難以產生經濟效益,把培訓教育學生視為額外負擔。另一部分企業由于體制改制導致崗位變動或精簡,或由于領導層的變動等原因,解除了跟學校的合作關系,導致學校失去原來的實習點。
1.2實習環境問題較多。
對于效益較好的企業來說,其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解決如何提高產能和效益的問題上,如果大批毫無生產經驗的學生進入生產現場,對生產秩序及生產效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因此這也是效益較好的企業不愿意接收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的原因。而效益較差的企業,本身生產任務就不足,無法在生產實習中提供給學生太多的動手機會,生產實習變成了參觀實習,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如果學生生產實習的時間安排得過于集中,必然會額外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由于企業本身生產任務繁重,無法提供太多技術人員來指導學生實習,導致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產生一些疑惑,無法及時得到解答,達不到生產實習所需要的效果。

1.3實習經費投入不足。
隨著高校規模的增大,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長速度跟不上招生人數的增長速度,投入的實習經費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梧州學院地處廣西東部,與廣東毗鄰,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實習地點多處于珠三角地帶,生產實習所需要的交通費、住宿費都比在本地實習的學生費用要高。而且近年來物價上漲,經費不足,導致學校只能在周邊企業里選擇生產實習單位,這樣就難以保證專業對口,降低生產實習的質量,經費不足已成為制約和影響生產實習的重要因素。
1.4實習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部分地方高校長期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依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想法,導致大部分老師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指導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直接把學生丟給指導的師傅,不去檢查和督促,使得生產實習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大部分企業的生產任務比較繁重,導致沒辦法抽出更多的人手對學生進行指導,而且派去進行指導的師傅怕影響到自己工作的進程,對學生的指導往往流于形式。此外,由于帶隊老師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在學生的紀律和安全等問題上,因此難以分出多余精力來詳細地指導學生進行實習,以上提及的因素都會導致生產實習的質量下降。
2.提高生產實習質量的辦法
2.1調整教學計劃,制訂周密的實習計劃。
我院為了確保實習質量,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將必要的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安排在生產實習前。學生必須在第7學期前修完相關的基礎課及專業課,有些專業甚至會在提前第7學期寒假前安排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答辯工作,空出第8學期進行實習,為學生進行實習奠定一個良好的理論基礎。
在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前,我院會根據生產實習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實習單位所提供實習崗位的特點,制訂出一套周密的生產實習計劃和實習指導說明,作為安排學生生產實習及進行成績考核的依據。
2.2實習內容多樣化。
工科類的實習多以機械加工及裝配為主,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容易滋生厭倦的心理,因此必須制定出多樣化的實習內容。生產實習不僅僅是讓學生實踐本專業的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專業以外的知識,所以在實習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計劃,充分采用多種形式,如車間實習、參觀實習、專題講座等方式。
在實習過程中,加入形式多樣的講座和交流活動,邀請實習單位的高層和技術骨干對就行業的現狀、發展規劃等內容作專題報告,對生產過程中的典型事例進行詳細分析,鼓勵學生刻苦學習,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實習教學的深入及管理。
2.3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
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因此指導老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在實習過程中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培養一支穩定的實習帶隊教師隊伍,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實習教師隊伍應由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及青年教師構成。老教師對企業情況十分了解,熟悉實習的各環節,經驗豐富,可由老教師作為實習隊伍的主干力量,同時加快對年輕教師的培養,鼓勵年輕教師參與生產實習的指導工作,逐步做到師資隊伍老、中、青結合。
(2)加強帶隊教師的業務培訓。實習教師隊伍中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實習經驗較少,水平參差不齊,對專業性較強的生產實習帶隊工作往往力不從心,因此我院會對首次帶隊的青年教師開展必要的崗前培訓,使其對整個實習流程進行詳細了解。同時定期選派實習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或者業務培訓。這樣有利于加強校企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同時促進實習教師隊伍建設。
2.4制定完善的生產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構建一套高效、科學的生產實習管理體系是保證生產實習順利、有序進行的至關重要的一環,是地方高校校外實踐教學工作高質量、高效率開展的重要保證。一套完善的校外生產實習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由組織保障、制度保障、監控保障、評價保障四個方面構建,這四個方面相互影響、互為彌補、共同促進。其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組織保障主要分為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管理小組、實習指導隊伍三個部分。用于保證校外生產實習的順利開展,確保實習教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監督、有人實施、有人評價;有了組織和相關人員,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相關的規章制度加以約束。目前校外生產實習的相關制度很多,主要從生產實習的計劃、組織、實施、效果、考核、評價、激勵機制等多個環節進行明確規定;當配備好相關的組織機構、人員、規章制度時,還需要在運行過程中進行全方位監控和指導,以便及時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哪些問題,然后根據問題的性質、重要性及時給予解決;評價保障包括考核評價、反饋機制及獎懲機制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實習質量進行客觀評價是生產實習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生產實習對啟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自主學習及動手實踐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在生產實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只有改變觀念,主動探索與實踐新的方法與模式,細化管理措施,充分發揮指導教師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提高生產實習質量,使學生在實習中真正獲得技術訓練與工程經驗,增強其職業崗位能力和社會適應性。
參考文獻:
[1]陳澤軍,周正.工科專業生產實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提升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01):142-145.
[2]黃國權.工科生產實習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1(3):43-44.
[3]王本永.創新高校生產實習質量評估指標內容[J].黑龍江教育,2012(4):61-62.
[4]劉影.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J].科教導刊,2015(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