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儒沁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思考
■鐘儒沁

審計評價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反映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一面鏡子,是衡量領導干部功過是非的可靠依據,是經濟責任審計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在工作中,科學評價是審計人員的難點,應把握好如下尺度。
對領導干部任期審計的評價,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評價要恰如其分,應區分前任后任的責任界限;區分領導干部個人決策責任和領導班子集體決策的責任界限;區分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的界限。堅持審計評價與審計內容相統一,應在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相關經濟責任進行,與被審計的領導干部不相關的經濟責任不評價;應在審計事項范圍內進行,與審計事項不相關的事項不評價;應依據審計查明的事實進行,證據不充分的事項不評價;應依據重要性原則進行,對一般性的問題可以不評價;應對發現的問題和反映的業績清晰描述,不能相互矛盾。
一是監督履行經濟社會發展責任,評價科學發展能力。檢查是否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是否圍繞黨政預定目標定位要求,因地制宜確定本地方本系統本部門的發展思路和戰略規劃和發展措施;綜合對比分析發展進度和成效,監督發展責任履行好壞程度,評價其科學發展能力。
二是監督履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執行責任,評價依法執政能力。在新常態下要重點檢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宏觀政策的貫徹執行力度、進度和效果,監督“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及經濟法律法規執行情況。
三是監督履行重大經濟決策責任,評價民主決策能力。重點檢查決策議事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決策機制是否科學、高效;決策內容是否合規、合法,過程是否公開、透明,程序是否科學、民主,措施是否有力、有效,結果是否預期,有沒有重大損失浪費。
四是監督履行經濟管理責任,評價創新管理能力。重點檢查財政財務、建設項目、自然資源資產及編制人事管理,是否依法、依規,是否增值、增效,是否與時俱進。
五是監督履行經濟監督責任,評價經濟監督能力。檢查監督機制是否建立,監督責任是否明確,監督管理是否到位。
六是監督履行廉政建設責任,評價廉潔自律能力。重點檢查“兩個責任主體”、“一崗雙責”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情況,所在單位及領導干部個人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情況,核實與被審計領導干部有關的信訪和舉報等事項。
一是結合經濟發展的特點或部門業務特點。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審計,我們可以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總量的規模;工業增長速度,產業結構情況;公共投資能力,重點基礎設施改善;政府性債務增長情況,是否存在債務風險;貧困縣貧困人口規模。
二是結合領導個人述職報告的內容。述職報告中很多內容是審計沒有涉及的,對這些我們要慎重引用,不要因為有亮點就引用,特別是對涉及經濟社會事業的各行各業的數據,除地方公開,不宜過多采用。要用審計語言來描述,不要生搬硬套,保證畫像畫準,像其本人即可。不要追求篇幅,理不要追求華麗,審計涉及到的東西就寫,沒有涉及就不寫。
(作者單位:贛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