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堂
(湖南科技學院 團委,湖南 永州 425199)
?
地方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王志堂
(湖南科技學院 團委,湖南 永州 425199)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地方高校應通過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創新與創業教育、豐富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及加強校企合作等途徑來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地方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不同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不一樣的作用,地方院校更多起到的作用是培養應用型基礎研究人才,推進技術創新,提升區域創新能力[1]。由于地理位置、辦學定位和辦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些高校在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已成為地方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有學者認為“實踐創新能力”是一個人提出新思想、新理論或者發明新技術、新產品的能力,是個人職業生涯起步的關鍵,[2]是大學生實踐能力達到高級階段的集中體現。[3]筆者提出,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現實表現,是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創新與創造、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多個概念在新時期高等教育理論上的重構與發展。[4]
當前,實踐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和用人單位的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首先,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使命。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于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培養的任務歸根到底要落在高校的肩上。當前,從高等學校構成比例來看,地方高校約占全國高??倲档?0%,其教學科研、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龐大的有生力量不斷加強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必將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起到助推作用。其次,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之間的競爭也呈白熱化,這就要求各高校在實施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走自己的道路和特色。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全面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創新人才,這是地方高校提高人才質量、尋求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5]再者,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保證。實踐創新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在校的最終素質和能力。[6]地方高校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抓手,注重在課堂教學、實驗實訓和第二課堂中加強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同時,很多企業將創新能力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顯然,實踐創新能力亦將成為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最后,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為地方發展服務,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而創新型城市需要創新型地方高校作為支撐。[5]作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地方高校通過加強校地合作,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不斷探索校地建設相促進的新路。
調查表明,很多地方高校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在實踐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大高校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實踐創新教育的思路和特色。如:浙江科技學院通過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的人才培養經驗,創建了具有特色的“133226”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7]西安文理學院總結出一套切合新建本科院校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3—6—3”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8]蘇州科技學院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導入需求、嵌入課程、植入平臺、介入培養、回歸工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方法。筆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學院原電子工程系也構建了基于“創新實驗室”的“五元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該系工程創新訓練中心獲批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同時,國內其他地方高校也結合自身情況,對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和實踐。包括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課外實踐、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科技競賽、教育管理等,這些研究成果對地方高校實踐創新人才培養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9]1-57
然而,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辦學歷史短,基礎薄弱,經驗不足,在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教育觀念落伍。部分高校未能很好地樹立“理論與實踐并重”、“創新之根在于實踐”的理念,學校教育還未能很好地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轉變。二是實踐教學有待進一步加強。調查發現,地方高?;趯嵺`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范疇有待于進一步拓寬,實踐教學平臺有待于進一步搭建,實踐教學資源有待于進一步整合。三是第二課堂作用發揮不明顯。未能有效地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課外科技創新或者學科競賽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四是缺乏全程培養。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未能通過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貫穿于學生培養全過程、不能很好地保證“四年不斷線”。同時,這些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社會實踐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亦存在短板。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難免造成部分學生缺乏實踐創新的觀念和欲望;有靈感,但缺少實踐創新技能;有實踐創新熱情但實踐創新目標不明確等[10]。因此,地方高校應正確分析現狀,找出不足,從教育理念、培養方案、教師素質、實踐教學、校園文化、評價體系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構建起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筆者提出,地方高校應探索建立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全面打造以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創業基地、創新實驗室、科技創新節、學生創新社團為主體的大學生實踐創新平臺,深入推進以“挑戰杯”競賽、大學生課題、學科競賽、科技創新活動、創新性實驗計劃和社會實踐與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實踐創新項目,科學構建地方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地方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圖
依照該培養體系,地方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在高校的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建立一套有利于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管理機制,全面滲透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校應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改革,建立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創建大學生創新實驗室,設立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注重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圖2為湖南科技學院電子工程系長期探索構建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六元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圖,可資借鑒:

圖2 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之實踐教學體系圖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要造就一個高水平的、能擔當創新人才培養這一戰略任務的師資隊伍。[11]高校要有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鼓勵老師積極學習、進修、培訓和研究,使教師具備崇高的敬業精神、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實驗技術,全面打造“雙師型”教師,設立創新導師制。同時,建立科學的考核辦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并促進他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傊?,學校要創造教師樂于創新的機制,努力打造出一批專業技術過硬、敬業精神強、能激發學生興趣,并樂于幫助學生開展項目的優秀指導老師團隊,加強對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正確指導。
(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地方高校應該以創業指導課為依托,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創新性、創造性、實踐性等特點,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創青春”創業大賽為載體,以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平臺,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同時在課堂教學、學術報告、科技創新、課程設計、專業實習、課外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各個環節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推進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豐富科技創新活動
地方高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或科技競賽活動,努力在學科競賽、“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大學生科研課題、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課外實踐項目等方面為學生搭建實踐創新平臺;建立一套完備的學科競賽體系,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等;群策群力堅持辦好校園“科技創新節”,組織學生廣泛開展項目研究、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等活動;成立以各種專業學科為背景的學生社團,通過技能競賽、創新論壇、社團巡展和主題報告會等形式來開展實踐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五)開展社會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作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必經之路,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地方高校應把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和課內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結合優勢專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整合社會資源,規范大學生實踐基地的建設,建立教育教學實習、科研開發、德育實踐等社會實踐基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科技服務、“三下鄉”、創業實踐、崗位體驗等實踐活動,積極組織、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促進當代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六) 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就業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模式,為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一片春天。地方高校辦學應與市場和企業接軌,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通過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完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建立產學研創新基地、設立企業創新基金、建立科研合作項目、聯合組織學生技能競賽等校企合作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實現學校育人與企業用人的“無縫對接”,為學生就業及企業用人創造良好的條件。要以市場為導向,與企業聯合制定和完善以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線的培養方案,要求學生既要學有所成,還要學以致用。[12]
此外,地方高校還可以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和完善激勵制度及評價體系、創建大學生創新實驗室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新時期,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是一項光榮使命,更是一項艱巨任務。因此,地方高校要科學規劃、準確定位、積極行動,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我國高等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 郭連軍,等.地方高校創新人方的培養體系[J].中國冶金教育,2008,(6)
[2] 余琨.工科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4)
[3] 趙建華.大學生實踐能力的結構分析[J].江蘇高教,2009,(4)
[4] 王志堂,等.實踐創新能力: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4)
[5] 陳曄,等.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6] 蔣侃,等.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探索與思考[J].高教論壇,2007,(4)
[7] 趙東福,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0,(5)
[8] 郝延軍,等.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9,(6)
[9] 王潔.中原工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2
[10] 王永利,等.淺談工科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高等教育,2010,(19)
[11] 顧建國,等.工科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為例[J].科教文匯,2013,(3)
[12] 申天恩,等.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大學生科研訓練模式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8)
(責任編輯:陳勇)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Zhitang
(YouthLeagueCommittee,HunanInstituteofTechnology,Yongzhou,Hunan, 425199,China)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highly qualifie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with strong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fulfill this task,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work hard to establish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 faculty team building,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vide enriched scientific activities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enhan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on; way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XJK014CGD031);2014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專項研究課題(15FDY17)。
王志堂(1984-),男,湖南科技學院團委講師。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07
G641
A
1674-5337(2016)06-0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