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泉++郭宏浩++戴德民
【摘要】通過開展法律風險環境信息辨析、風險評估、風險應對,使法律風險管理由事后處理變為事先防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法律風險;風險管理;風險評估
風險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企業時時處處面臨各種風險,法律風險無疑是其最終表現形式。因此,企業風險的管理說到底是法律風險的管理。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濮陽供電公司(以下簡稱濮陽公司)實行全方位全過程法律風險管理,該模式具體由“三大模塊”“六大要素”構成。“三大模塊”是指法律風險環境信息辨析、法律風險評估和法律風險應對;“六大要素”是指組織、職能、制度、流程、文化和信息系統。
一、實施法律風險項目化管理
對法律風險分析、控制和評估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根據項目管理原理和方法,成立項目組織機構,包括領導小組、項目組和聯合工作組。項目領導組主要負責推進、指導項目開展,調配項目資源,協調解決重大事項,由公司領導任組長,各部門負責人任成員。項目工作組主要負責整個項目的組織管理和具體實施,由公司法律顧問、外聘律師和咨詢顧問人員組成。聯合工作組負責開展過程中部門間的信息傳遞、溝通工作,由各專業骨干和法務聯絡員組成。
二、明確法律風險環境信息
首先,按照國網公司、省公司對法律工作的要求,制定法律風險評價準則,用以衡量法律風險嚴重程度,充分反映上級單位、“三全五依”法律目標、經營戰略、資源分布和工作計劃執行情況。其次,從內部和外部兩個維度明確法律風險環境信息,外部法律風險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規的出臺和修訂,監管機構、用電客戶、利益相關方等法律主體對企業的法律行為等因素,內部法律風險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職能、制度流程、風險文化、企業領導者、員工的風險偏好、法律素質與風險意識等。再次,采用管理學上的SWOT分析法(又稱動態分析法)進行企業法律風險環境分析,從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四個維度把研究對象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從中得出結論,最終形成企業法律風險環境分析報告,作為評估法律風險的環境參照。
三、開展法律風險評估
第一,首先要做的是進行法律風險辨析。制定法律風險識別指南,構建起完整的企業法律風險識別框架,梳理出各部門的主要管理和業務活動,搜集相關的法律、法規、訴訟案件、投訴材料等,運用法規梳理法、德爾菲法、案例分析法和頭腦風暴法等方法逐一判斷每項業務或管理活動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并確定風險名稱及風險行為,征求部門意見并集中會審后,形成企業法律風險清單。
第二,進行法律風險分析。從資源配置、獎懲機制、職責權限、過程監控、部門內法律審查、執行者能力要求、法律風險意識、專業法律審查八個分析維度,對每個風險行為進行分析,制作企業法律風險分析表,并內置相關計算公式,實現風險的可能性、風險水平數值及損失度的自動計算;組織項目組專家團隊對企業法律風險分析表中各種風險行為的相關分析維度逐一評估;根據部門和專家意見調整分析結果。
第三,進行法律風險評價。利用K-MEAN聚類法功能軟件(SPSS),對全部企業法律風險水平評價數值進行聚類分析,確定法律風險分級標準,劃分為五個風險等級;統計風險類型、風險數量、風險等級等基礎數據,繪制相關表格;分別從部門維度、外部主體維度、部門和外部主體交叉維度以及經營管理流程維度,利用風險疊加圖法、風險等級圖法、風險坐標圖法等,從風險分布特點、風險趨勢、風險成因進行風險評價;進一步對相關風險及風險行為從法律專業角度開展分析,提出法律上的意見建議,納入公司法律風險清單。
四、進行法律風險應對
首先,選擇風險應對策略,根據法律風險類型、風險承受度和風險偏好,選擇規避風險、轉移風險、降低風險、接受風險之一或組合。其次,對法律風險應對現狀開展評估,篩選風險行為及法律風險,制作評估表,由各相關部門對企業法律風險應對現狀開展自評,形成最終企業法律風險應對現狀評估表,撰寫完成企業法律風險應對現狀評估報告。再次,制定實施法律風險應對計劃,從制度、流程、活動等角度提出控制措施,包括制度流程類、資源配置類、標準規范類、培訓類、技術手段類、活動類、信息類等。最后,在風險應對措施的內容調整完成后,確定各項風險應對措施的責任部門、完成標志、配合部門、完成進度等內容,并最終形成整體企業法律風險應對計劃。實施過程中把握“用盡可能少的措施控制盡可能多的風險”原則。
五、實行監督檢查
根據法律風險環境信息的變化,監督、檢查法律風險管理流程運行狀況,有效執行法律風險應對計劃,一旦發現問題,持續改進法律風險管理工作。濮陽公司根據業務需求和資源分布,建立了一整套重大法律風險預警制度,隨時監控內外部法律風險環境變化,及時發布法律風險預警信息,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理的相關組織機構、溝通機制、處理流程、資源的配置保障和應急措施,及時反應突發法律風險事件,把突發法律風險事件控制在企業可控范圍。溝通和記錄工作貫穿法律風險管理和各項活動的始終,創造條件,促使法律風險管理責任部門與企業其他人員溝通順暢,能夠便利地獲取開展工作所需的記錄或檔案材料,與立法、監管機構及司法機構等外部利益相關者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制定適宜、詳盡的記錄要求,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和歸納,為內部管理服務,同時作為管理留痕,滿足外部監管等諸多需要。
濮陽公司全方位全過程法律風險管理創新工作達到了預期效果,法律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經法工作開創新局面,企業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標準化成果收獲豐碩,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法律效益,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