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內容摘要:“文學即人學”,戰爭文學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描寫戰爭來闡釋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生存狀態。美國近代戰爭文學的反戰主義主要是通過對戰爭的反省和回顧,揭示戰爭的破壞性和殘酷性,呼吁人們尊重人性、反對戰爭。
關鍵詞:美國 戰爭文學 反戰主義
一.美國近代戰爭文學
戰爭是人類社會政治利益爭斗的產物,文學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戰爭文學將戰爭和文學結合起來,通過人類對于戰爭歷史的回憶,來表達所想闡述的思想主題。一般情況下戰爭文學的主體是戰爭中的人,通過文學描述其生活及生存狀態,揭露其精神世界和人性善惡,即研究戰爭對人精神的影響。除此之外,戰爭文學還需認真探討戰爭本質和對戰爭觀的詮釋,戰爭文學中的審美性研究直接關乎文體價值觀的基本走向,戰爭文學作家的審美把握和審美策略直接影響作品的審美價值。但對于戰爭文學解讀戰爭的真正目的在于關注戰爭中的人的生存狀態和命運,“人才是戰爭文學審美的真正核心?!?/p>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文學創作在審美內容、標準和傾向上發生了巨大變化,每一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審美傾向和內涵。二戰后的美國戰爭文學脫離原來的直接質疑戰爭的正確性,轉而描述戰爭帶來的殘酷性和軍隊內部的專制、殘忍和踐踏民主等事件來表達其審美的傾向和標準的變化。該審美傾向主要是通過描繪軍營中的官兵矛盾和沖突來影射當時社會問題。此外,直接的表達反戰和厭戰的傳統主題的戰爭文學轉向通過描繪人性來反思戰爭。
二.二戰后美國戰爭文學中的反戰主義
美國近代戰爭文學主要通過文學的審美性來表達,通過將戰爭文學修飾成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來反思戰爭。這一過程中,戰爭文學不只是通過簡單機械的文字和對戰爭進行全面的記錄來反映戰爭的慘烈進行,而是以文學藝術的角度透過對戰爭場景的描述揭示當時人的生存環境和命運,在敘述戰爭場景的過程中加入自身對戰爭生活的認識和思考,以創作者自身獨特的審美價值去審視和評判戰爭。
由政治利益沖突帶來的極端化的戰爭形式讓美國文學創作界擁有更加獨特的視角,具有更加鮮明的文學特性,更使得文學界在戰爭背景了解生命的弱小和在戰爭中苦苦掙扎的蕓蕓眾生,文學家們可通過戰爭靜距離觀察人們對生與死、愛與恨、怯懦和勇敢以及背叛和忠誠等心理的復雜變化,從更深層次分析人性的變化。戰爭文學中鮮明的人物性格足以讓讀者對其產生深厚的感情,為其勇于犧牲的忠誠而感動,為其崇高的思想而崇拜,對人性的異化何扭曲而失望,為道德的淪喪和信仰的丟失而悲觀,為美國戰爭文學中的黑色幽默式的敘事手法而贊賞。高尚與卑鄙的人物性格形成強烈反差,強烈的情感和人性對比成為近代美國戰爭文學獨特的風景。
在此基礎上的美國戰爭文學的主要特征則是通過敘述戰爭的殘酷和慘烈,將讀者的審美價值轉移到對人性的掙扎和矛盾上。從人性出發,關注樸素的人道主義,深層次挖掘人類個體生命價值,深切關照個體生命意義,在主觀上表達出一種深刻的反戰思想。
三.海明威及其戰爭文學—以《太陽照常升起》為例
海明威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了深刻的反戰厭戰思想。他先后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經歷使他對戰爭有了深刻的認識。戰后世界傷痕累累的局面使其開始重新思考戰爭的意義和價值。一戰的殘酷和血腥使他對當時美國現存的價值觀和理想的幻滅,其文學作品開始呈現出反戰思想。在表達反戰主義道路上,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最具代表性,文章的主人公在參與戰爭后受傷內心精神空虛理想幻滅,之后放浪行跡后無所事事的人物事件發展表達了海明威的模糊的反戰傾向。
《太陽照常升起》這篇文章含蓄的表達了戰爭后青年的悲傷痛苦的心境,戰爭沖擊了人們此前接受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戰爭中身體的創傷和精神的沖擊使得那一代青年人走向放浪行跡的道路,想借以無止境的追求享樂來擺脫精神的空虛和苦悶。作者通過放蕩不羈的青年表達出內心的迷惘和對現實的失望。血腥和殘酷的戰爭使海明威對戰爭深惡痛絕,然而對戰爭模糊不清的本質的認識使得其在戰爭小說中表達的反戰思想依舊是模糊不清的,盡管殘忍的戰爭粉碎了那一代青年們對美國夢的幻想,他對世界戰爭的起源的原因的認識依舊是模糊陌生的,因此在《太陽照常升起》這篇小說中,海明威并沒有直接了當的描述出血腥的戰爭場面,而是通過對戰爭后放蕩的青年們的生活來側面表達出戰爭在當時人們心中帶來的傷痛和夢想的幻滅,以此表達出其強烈的反戰情緒。
四.結語
美國近代戰爭文學反映出的反戰主義是其對人道主義的傳承,推動著美國的戰爭文學審美體制逐漸走向成熟。戰爭主題逐漸成為美國文學中的長久的主題,美國的戰爭文學創作者在戰爭后開始思考戰爭的意義,以人道主義的角度反思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由此在作品中反對戰爭,通過戰爭小說的審美內容將其反戰主義呈現給讀者,以天下為己任,渴求世界的和平和完美。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