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玲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得地質檔案工作得到了更多的機遇。利用大數據帶來的效應,可以使如今的地質檔案管理更加先進,更加方便和開放。本文針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地質檔案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背景;檔案;管理;地質
一、地質資料檔案信息化面臨大數據和大變革
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因為網絡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使得數據的含義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深入,數據已經成為社會各個行業關注的重點。所謂的大數據,指的是那些超過一般數據庫系統處理能力的數據,它的含義不局限于數據規模,同時也包含了數據的多元化。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處理分析相關的技術包括了數據搜集技術、數據存取技術、云計算、數據化結構以及非數據化結構等等。在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檔案和資料的管理水平怎樣得到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如何提高,都是資料檔案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因此,必須積極地應對大數據時代,制定和大數據相應的對策,這樣才能提升地質檔案管理的水平和服務能力。
二、當前地質資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地質檔案的信息管理制度不合理。從目前看來,地質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還不夠完善,同時也很不合理。這使得地質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責任無法落實到人頭上,管理十分混亂。因為要對這些檔案進行使用,但是查閱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管理者對地質檔案管理信息化存在不重視的現象。同時,相關部門在信息管理方面投入資金不足,因此無法配置現代化信息化配置,檔案資料不規范保管。不僅如此,人才難以引進,或者檔案信息在交接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產生外泄的現象。
(二)地質檔案的管理效率低。盡管如今的檔案管理已經進步很多,但一些地方仍然延續了之前的傳統方式。舉個例子,一些地區的地質檔案仍然是紙質化的形式,使得檔案難以長期保存,甚至容易損壞和遺漏。此外,紙質檔案查找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就降低了管理和使用的效率,甚至查找的準確性也會有一定局限。一些地方雖然采用了信息化的設備和手段,但是仍然采用了傳統的人工手動操作來進行查閱,這使得檔案的使用手續非常復雜,降低了效率。
(三)信息化人才匱乏。在大數據背景時代,信息人才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檔案管理機構缺乏專業人才,使得檔案管理無法實現完全信息化的程度。此外,管理部門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因為地質檔案管理系統十分龐大,需要大量的技術型專業人才。但是在很多地方,管理人員面臨復雜繁瑣的工作,因此無暇顧及對技術的研究和引進。另外也沒有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因此地質檔案管理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加大對它的投入力度,以切實提高檔案管理的水平。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地質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信息化建設能夠使地質檔案管理更加具有規劃性。對地質檔案資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若是工作人員和業務知識都達到了專業化的程度,那么地質檔案資料就能夠得到很好地保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會方便檢索和查閱,同時相關的工作也會更加方便快捷,并因此提高了各項工作的效率,使得工作更加規范化。同時這樣也能夠更好地為地質工作、找礦工作服務。
(二)信息化、專業化是趨勢。如今科技事業得到了大力的發展,經濟也在不斷進步。每一個行業都在逐漸邁向信息化,辦公的設備更加現代化和先進,管理隊伍也逐漸先進化。由于生產和管理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對生產、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管理不具備現代化的特點,那么就會被淘汰。同樣地質檔案管理也不例外,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業務人員其素質都需要不斷提高。
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措施
(一)建立檔案信息化服務體系。地質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需要長期進行,而且非常復雜。因為地勘企業和其他的機構、企業一樣,也要面臨市場的激烈競爭。為了使地勘企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推動發展,必須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也就是說,檔案部門需要對檔案進行搜集和加工,利用計算機將其轉化為數據,這樣可以使檔案電子化。電子化的檔案方便查找和閱讀。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地質工作的需要,也滿足了管理的要求。另外也要轉變過去的管理模式,將匯編文集、整理、保管的形式進行改變,轉向以開放利用為主的服務形式。而且也要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增加地質資料的利用率方面,使得資料的服務水平有所提高,這樣才能發揮出地質資料、檔案的價值。
除了做好以上管理工作,還要對地質檔案資料進行清理、核查、補缺等。相關部門需要安排一部分資金,對破損的地質資料進行搶救,提高舊資料的使用質量,并且延長檔案資料的使用壽命。這樣才能促使地質資料、檔案更好地服務于地質找礦工作,對經濟的發展帶來有利的影響。
(二)建立專業化的隊伍。對于地質檔案管理而言,專業化的團隊非常重要。相關部門可以招募一部分素質非常高,能力非常強的專業人員,從而對檔案進行管理。(下轉第144頁)(上接第137頁)針對工作人員,還可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獎懲制度。另外也要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學習和培訓,對于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工作,要實施部署。不僅如此,在引進了資料管理信息系統以后,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使得他們能熟練地操作軟件,并且轉變他們的思想和管理理念。這樣一來,工作人員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使用先進的信息化設備,比如影印技術、縮微技術、電腦查詢技術等。這對于地質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非常有利。
(三)完善地質檔案的管理制度。在對地質檔案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管理者需要與時俱進,了解目前最新的技術和方式,從而加強對地質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在進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檔案資料規劃工作。工作人員只有不斷地提高地質資料的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面對新問題。比如,電子文件的大小、信息的容量、檢索的方式,另外,還有篡改原稿導致不能識別,必須依靠軟件和硬件等。
不僅如此,也要建立地質檔案資料的管理制度,構建每一級別的檔案組織,使得檔案管理有章可循。對于已經搜集的圖片、文字以及聲像等,按照數據自身的情況,在方便保管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整理。而且還要設置歸檔類目,遵照原始地質立卷歸檔規則,比如范圍、術語、定義、編號等等,另外還要遵循地質項目的設計檔案、竣工檔案以及施工檔案等。其具體應該根據實際的要求,來制定符合本企業情況的數據文件管理細則,這個細則明確該企業的數據文件的范圍,以及歸檔的要求、內容。總之,地質檔案管理,必須要符合地質檔案的情況,同時也需要遵循檔案管理的規則,這樣才能實現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
五、總結與體會
地質信息資料是進行地質研究的重要依據,而對其的管理也顯得非常重要。在如今這個大數據背景下,必須依靠計算機信息化技術來對檔案進行管理。這不但使得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更加規范合理,資料查閱更加方便,同時對于我國的地質研究也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王琴.石油地質檔案管理的特殊性及管理辦法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69-70.
[2]張麗.石油地質檔案信息網絡建設與應用淺析[J].才智,2012(10):208-209.
[3]梁其華.淺析地質檔案數字信息化建設與發展[J].中國地質調查,2015,2(1):61-64.
[4]陳文珊.地質檔案資料管理工作幾點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2(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