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蘭
【摘要】經濟日漸發展促使社會對于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文秘市場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供需脫節的問題,在買方市場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緩解學生就業矛盾成為了文秘人才培養的關鍵。本文對文秘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提出了文秘人才培養對策,為開拓文秘人才培養新視野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文秘人才;培養;問題;對策
從目前發展來看,各大高校創設文秘專業旨在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文秘人才,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理想。在傳統文秘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關注完整性、理論性以及系統性知識教學,課程教學內容較廣,教學綜合性較強,但是專業特色化并不是非常理想。陳舊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合理的課程設置等等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想脫離,實際的課程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改革傳統文秘教學勢在必行,這就需要結合市場需求,突出文秘專業教學特點,堅持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行業發展需求以及發展特點,完善教學體系,構建高效率教學師資,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文秘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目標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文秘專業的創辦時間并不長,旨在于為黨政工作機關、事業單位等培養文秘人才,在初期出現了文秘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實際的培養目標符合實際發展需求。隨著近些年的日漸發展,我國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都不斷發生變化,文秘人才培養工作卻并沒有發生變化,特別是黨政機關的工作改革使得文秘人才只能通過公務員統一考試來進入到實際工作中,但是陳宮的可能性卻并不高。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經濟日漸發展使得大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學校文秘人才的綜合素質卻無法達到企業實際要求,學校的文秘人才培養目標卻并沒有結合市場發展需求來進行調整,這就使得人才培養工作與市場需求存在著相脫節的現象,在教學方面呈現出創新能力的缺失,文秘人才培養目標存在著不準確的現象。
(二)教師綜合素質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實際上,大多是從事文秘教學的教師大學畢業后直接從事相關工作,這就使得文秘專業教師很少與社會、與市場接觸,這就使得教師知識結構、教學觀念等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大多數文秘專業教師都是相關專業轉過來的,缺乏科研能力,再加上社會實踐方面的缺失使得教師教學與科研相脫節,實際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從目前來看,具備文秘專業教師進修的高校數量非常少,這就使得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接受過非常正規的專業訓練,大多教師是通過自我摸索實現的專業轉型。高職院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也并沒有給予足夠的機會以及經費,使得文秘專業教師缺乏社會實踐機遇,使得文秘專業教師缺乏工作經驗以及理論基礎,實際的教學缺乏有效的支持,職稱評定方面也存在著非常大的障礙。高職院校將文秘專業教師職稱評定工作歸屬在文學專業方面,也就是說,文秘專業教師需要具備文學相關科研成果才能夠具備職稱申請工作,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工作與實際的科研工作相脫節,文秘專業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文學研究方面,并不重視教學工作,這就使得文秘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來看,一部分高職院校希望能夠從企事業單位或者是政府工作部門聘請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工作人員進入高職院校執教,但是由于學術能力、個人學歷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少有人能夠調入高職院校中從事教學工作,這就使得實際的教學連續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三)文秘專業教學內容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從目前高職院校文秘專業教學來看,無論是教學體系,還是教學內容等都無法實現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學生綜合素質并不符合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由于文秘專業應用性非常強,實際課程體系仍然是沿用傳統理論框架,并沒有結合市場發展需求來更新教學內容。在課程設置方面,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學,但是卻并沒有突出教學技能性以及教學實用性,在教學設置方面更加側重漢語言方面的教學,這就使得文秘專業教學特色并不突出,龐大的課程設置使得教學體系缺乏科學性以及嚴謹性,涉及多種學科教學使得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從教學內容以及教材設置的角度分析來看,由于高職院校并不重視與社會相關單位的溝通,這就使得實際的教學內容過于滯后,老化、陳舊的教學內容并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再加上單一化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的工作技術,工作適應能力并不強。隨著社會組織的多元化發展促使其對文秘專業人才的專業素質以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職院校目前并沒有培養出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二、文秘人才培養對策
(一)構建科學課程教學體系。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內容,構建有效的課程體系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優化教學目標,構建模塊化教學體系,革新教學內容,有效整合教學內容,避免出現教學重復或者是脫節等問題,實現課程的協調發展,優化課程教學體系。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成為若干個模塊,在文化素質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加側重法律基礎教學、體育教學、文化課程教學等等,為文秘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升學生文化素質;從秘書職業素質角度分析來看,主要是開展人力資源、文秘學、檔案管理以及禮儀等方面的教學,通過針對性、應用性教學來提升教學效率,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從英語能力角度的分析,作為文秘專業的關鍵性部分,可以開設英語的精讀課程、寫作課程、聽說課程等等,這樣才能夠實現專業術語、公共英語有效結合,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實現連貫性英語教學,培養出高素質的文秘人才。
(二)注重文秘人才教學改革。在文秘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轉變傳統人才培養方式,提升實際的教育質量。傳統文秘教學大多采用“填鴨式”灌輸性教學方式,這就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結合社會發展需求,改革文秘課堂教學。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題地位,通過啟發誘導式教學來不斷開發學生智力,提升學生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合,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參與到訓練和學習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創新,轉變傳統“填鴨式”灌輸性教學方式,注重教學靈活性以及教學多樣性,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靈活應用研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情境教學等等,轉變傳統被動學習狀態,為學生營造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注重教學手段的創新,實現課堂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教學有效結合,提升課堂教學信息量,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更好吸引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提升文秘專業課堂教學效果。總之,文秘人才培養改革工作勢在必行,教師需要轉變傳統閉卷考核方式,實現開卷考核、情境分析以及技能模擬等多項考核方式的有效結合,有效檢查學生實際學習效果,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文秘人才。
(三)創新文秘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目標。從目前教學來看,文秘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旨在于培養符合黨政工作機關以及事業單位所需求的專業性人才,結合實際培養需求來構建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諸如,區域經濟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高職院校可以綜合該地區人才市場對于文秘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轉變傳統服務型以及文書型文秘人才培養方式,明確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提升文秘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來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優化文秘專業教學體系,改革教學實踐環節以及教學實踐內容,為實際文秘專業教學提供有效的保障。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辦公自動化、檔案處理以及文秘實務等方面的實踐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學生職業能力以及人文素質,實現職業特征、社會需求等的有效考核,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考核體系。高職院校還需要結合文秘人才實際需求來構建實訓教學工作基地,通過情境式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際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環節,實現虛擬信息與模擬場景的有效結合,明確學生工作人員,不斷提升學生計算機技術能力以及專業管理知識,通過分角色模擬學習的方式來使得學生明確工作任務,進而構建良好的社會關系、社會角色以及社會環境等等,為學生之后的工作提供方法以及技術指導。總之,在進行文秘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文秘技能來實現強化性教學,同時還需要結合文秘就業需求來培養學生工作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的重要作用,結合數字校園的相關教學資源來有效擴充教學內容,使得現代化教學手段融入到備課環節、授課環節以及輔導環節等等,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給予學生更加直觀、更加有效的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提升文秘專業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構建更加完善的職業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在文秘教學改革過程中,不僅需要改革傳統教學方式,還需要結合實際需求,轉變傳統單一化考核方式,結合學生學習能力、技術能力等等,實現技能考試與常規性考試相結合,提升文秘專業人才評定的科學性,進而構建更加完善的職業評定工作方式,促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在學生獲得專業文憑基礎上來獲得更多相關能力證明證書,諸如,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普通話證書以及機動車駕駛證書等等,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技能以及證書獲取情況等作出更加具體、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對學生的能力給予更加規范、更加全面以及更加科學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給予學生職業能力足夠的認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
三、結語
市場經濟日漸發展促使文秘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轉變傳統人才培養方式,結合文秘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社會需求,樹立現代化教育發展理念,注重現代化課程建設工作,構建高素質教師工作隊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費麗萍.市場細分:高校文秘人才培養新視野[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1(3):106-110.
[2]陳澍.高校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3(6):154-156.
[3]韓艷.淺談高校文秘專業人才培養[J].投資與合作,2014(10):362-362.
[4]何海宴,劉滿讓.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視野——基于蘇北經濟發展和高校生源特征的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2010,12(3):366-369.
[5]董運生,王巖.網絡階層:一個社會分層新視野的實證分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2):45-50.
[6]沈建紅.文秘人才就業能力分析及培養體系的構筑[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27(4):132-135.